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1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1-12是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选对部分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错选了不得分。共26分。)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2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3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实、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4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5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7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9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休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休积v210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c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11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1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相同状态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二、填空题(13-20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小明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小明是的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15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视眼16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答出一个即可)17一瓶标有“555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kg/m318某地区道路如图所示,歹徒在a处作案后沿ab以5m/s的速度逃跑,到达b时停留1s,接着沿bc以6m/s的速度逃亡在歹徒经过ab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小明立即从a出发,沿ac拦截歹徒,结果警方和小明恰好在c处将歹徒抓获,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捕获共历时s,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m/s19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去码头游玩,在途中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有撞到它,如图是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开始紧急刹车发生在时刻,匀速行驶了min20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如图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写出其中的两条:(1);(2)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1题2分,22题3分,23题8分,24题6分,25题5分,共24分)2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22如图所示,已画出两条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24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军做了以下实验(1)他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将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移到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接下来,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g将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酒精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ml又测得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0g,则酒精的密度为kg/m325小光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以上测量可知,矿石样品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2)小红想:如果不用量筒,能否测出矿石样品的体积?她找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图丙),测出了矿石样品的体积请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四、创新应用与计算题(25、26、27题各8分,共24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结果的不能得分)26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600g,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多大?27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5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石块的质量是多少?(石块的密度是2.8103kg/m3)28我国有4亿多人佩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1.31032.51036.0103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腐蚀耐腐蚀(1)求一块体积为4105m3的树脂片的质量(2)如图是副钛合金镜架,其质量为9102kg若以铜合金代替钛合金,求这副镜架的质量(3)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眼的措施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1-12是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选对部分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错选了不得分。共26分。)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小婷坐在电动自行车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婷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2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光源【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靠反射别的物体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c、“金光闪闪”说明金子能够反射光线,而它自身不会发光,因此不是光源,故c错误;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音,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和光的基础知识,内容较简单3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实、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色散;紫外线【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c、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和物体据平面镜的远近无关;d、紫外线有消毒作用,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解答】解: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叙述正确;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叙述正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人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像和人永远是等大的,故c叙述错误;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故d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色散及紫外线,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4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编折,而鱼在远离法线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a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而鱼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所以照不到,故b错误;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正好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能照到,故c正确;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不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d错误故选:c【点评】应理解好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并且在实际解题中能够灵活运用5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在图2中,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比较其质量大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v=得出体积关系,进而确定三个杯子各装的是哪种液体【解答】解:(1)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可知甲乙丙;(2)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甲乙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物质的mv图象得出三液体的密度关系是本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7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交谈时应轻声细语,这里的“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大声”和“轻声”都是指的响度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分,理解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正确判断的关键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分析各图即可【解答】解:由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即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运动图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一定要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9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休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休积v2【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解答】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则石块的密度为=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测量量筒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b无用故选b【点评】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10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c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解答】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照相机中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摄像头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c错误;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结合其应用做出判断11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三个实心体的mv的图象,求出三种物质的密度,比较大小,确定abc选项的正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质量、体积无关【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va=2.5cm3,ma=4.5g,则a=1.8g/cm3;当vb=4.5cm3,mb=4.5g,则b=1g/cm3;当vc=5cm3,mc=2.5g,则c=0.5g/cm3;可见:c物质的密度最小,故a错,a:c=1.8g/cm3:0.5g/cm3=3.6:1,即a物质的密度是c的3.6倍,故b错;b物质的密度是1g/cm3=1.0103kg/m3,故c正确;(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定值,质量变大,密度不变,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特性的理解和密度的计算,能从mv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相同状态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重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b错误;(2)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故c、d正确故选:c、d【点评】=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二、填空题(13-20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小明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假定所选的参照物是静止的,则根据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之间的变化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运动【解答】解:以车厢为参照物时,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的小明与车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时,小明与房屋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先选定参照物,参照物选取不同,则所研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15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会聚;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透镜类型的判断以及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16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答出一个即可)【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当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时,物距在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解答】解:由题意知,f=15cm,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17一瓶标有“555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555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纯净水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m=v得到其质量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v=555ml=5.55104m3,由=得,水的质量:m=v=1.0103kg/m35.55104m3=0.555kg=555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剩余半瓶水的密度仍然是1.0103kg/m3故答案为:555;1.0103【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是此题关键18某地区道路如图所示,歹徒在a处作案后沿ab以5m/s的速度逃跑,到达b时停留1s,接着沿bc以6m/s的速度逃亡在歹徒经过ab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小明立即从a出发,沿ac拦截歹徒,结果警方和小明恰好在c处将歹徒抓获,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捕获共历时10s,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5m/s【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几何法【分析】已知ab的长度和歹徒在a处作案后沿ab逃跑的速度,根据公式t=可求歹徒沿ab逃跑所用的时间,还知道bc的长度和歹徒沿bc逃跑的速度,根据公式t=可求歹徒沿bc逃跑所用的时间,再加上歹徒停留的时间就是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捕获所用的时间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捕和小明追捕歹徒的时间相同,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根据公式v=求出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解答】解:(1)在歹徒经过ab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此时歹徒从ab中点跑到b点所用时间t1=4s,到达b时停留1s,t2=1s,歹徒沿bc逃跑所用的时间t3=5s,歹徒从被发现至被捕的时间t=t1+t2+t3=4s+1s+5s=10s(2)由几何知识可知:sac=50m,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捕和小明追捕歹徒的时间相同,则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v=5m/s故答案为:10;5【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所用的时间,停留的时间也应算在总时间内,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19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去码头游玩,在途中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有撞到它,如图是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开始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时刻,匀速行驶了4min【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图是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解: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行驶,则匀速行驶时间为:8:278:23=4min故答案为:8:27; 4【点评】本题考查通过图象的结论,关键是考查我们分析图象的能力,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20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如图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写出其中的两条:(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少数不同物质密度相同【解答】解:由柱形图表可以看出:(1)绝大部分物质的密度都不相同;(2)水和冰虽然是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密度不同;(3)煤油和酒精虽然是不同物质,但密度相同;(4)水银是液体,但密度大于铅、铜、铝等固体故答案为:(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物理意义的理解以图象、图表、表格的形式反映物理规律,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1题2分,22题3分,23题8分,24题6分,25题5分,共24分)2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连接aa,过b点作aa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往的题目都是根据物体作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而此题是根据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总之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灵活运用22如图所示,已画出两条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d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小于物距;(2)当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时,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3)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分析;(4)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解答】解:(1)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d正确;(3)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近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4)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故答案为:(1)照相机;(2)d;(3)近视眼镜;(4)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24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军做了以下实验(1)他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右”或“左”)调(2)接下来,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62g将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酒精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40ml又测得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0g,则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读数之和;确定量筒的分度值,读出酒精的体积;倒入量筒中酒精质量等于两次质量之差;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酒精密度【解答】解:(1)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直至天平平衡发现横梁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由甲图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由乙图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程中酒精的体积v=40ml=40cm3;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m=m总m剩=62g30g=32g,所以酒精的密度:=0.8g/cm3=0.8103kg/m3;故答案为:(1)水平桌面;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右;(2)62;40;0.8103【点评】本题是固体密度测量的基本实验和称重法测密度,要学会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这都是常考内容需要牢固掌握25小光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以上测量可知,矿石样品的质量为63g,体积为20cm3,密度为3.15103kg/m3(2)小红想:如果不用量筒,能否测出矿石样品的体积?她找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图丙),测出了矿石样品的体积请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矿石浸入溢水杯中,用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排开水的质量m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v矿石=【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天平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通过量筒两次的示数之差得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公式=可计算物体的密度;(2)利用溢水杯可测出矿石排开水的质量,求出矿石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矿石的体积【解答】解:(1)读图甲可知,矿石的质量:m=50g+10g+3g=63g;读图乙可知,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矿石的密度:=3.15g/cm3=3.15103kg/m3(2)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可通过溢水杯和天平、空烧杯测量矿石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矿石浸入溢水杯中,用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排开水的质量m矿石样品的体积:v矿石=v排水=故答案为:(1)63;20;3.15103(2)将矿石浸入溢水杯中,用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排开水的质量mv矿石=【点评】在本题的实验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矿石体积的测量,我们可以用量筒,也可以借助溢水杯来完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四、创新应用与计算题(25、26、27题各8分,共24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结果的不能得分)26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600g,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多大?【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