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 3.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时提能演练 浙科版必修2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培养噬菌体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 b.c. d.2.(2012丽水模拟)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科学家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b. c. d.3.(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 c.2、3 d.2、44.(2011江苏高考)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ct2噬菌体的dna进入宿主细胞后能合成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6.(易错题)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如下:将无毒的r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的s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c.实验和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菌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菌由r型活菌突变而来7(2012沈阳模拟)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15n( )a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b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dna中c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d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中8.(预测题)如图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a. b.c. d.9.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多少种( )a.8、4、4、8 b.4、4、4、4c.5、4、4、5 d.8、4、5、410.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11.(28分)(预测题)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实验进行研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部分s型菌加热杀死;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均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如图中文字说明部分);c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_、生长因子,并调整ph。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2)埃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为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设计方案:第一步:从s型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将盛有等量培养基的装置分别标号a、b、c;第二步:_;第三步:_;第四步:_。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结论:_。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的新的结论是:_。12.(22分)(探究创新题)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许多研究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研究,下面是某科研小组进行的实验,请你补充完善。实验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是rna。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猪胚、rna酶。(1)实验原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能使活猪胚中产生病毒。rna酶能_。(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等量活猪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第一组活猪胚细胞中注射_,向第二组活猪胚细胞中注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和rna酶。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猪胚中抽取样品,检测_。(3)实验预测分析若第一组活猪胚中产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第二组活猪胚中没有产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则说明_。若_,则说明_。答案解析1.【解析】选c。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的,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标记,然后让其感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进行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发现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2.【解析】选a。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2p标记的部位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不含p;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r基团,其他部位不含s。3.【解析】选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证明了dna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甲的dna和乙的蛋白质组成的杂合噬菌体在甲的dna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合成了甲的蛋白质,即子代的表现型与甲种噬菌体一致;同理乙的dna和甲的蛋白质组成的杂合噬菌体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与乙种噬菌体一致。4.【解析】选c。a项,应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b项,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应进行短时间的保温培养。c项,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说明沉淀物中有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5.【解析】选b。要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时,应将杀死的s型菌的核酸从其他化学成分中分离出来,单独观察其作用。【误区警示】(1)噬菌体是一种专营寄生生活的病毒,必须用活细胞培养病毒,才能生活。(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细胞内,蛋白质没有参与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因此既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其不是遗传物质。6.【解析】选a。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并不能直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7【解题提示】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两种标记方法对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结果是不同的。即如标记细菌,则子代噬菌体一定有放射性;标记噬菌体dna,则部分子代噬菌体也有放射性,但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则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解析】选c。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时,所用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由于大肠杆菌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所以大肠杆菌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含15n 。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15n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之一: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实验过程表明s型细菌的dna分子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其后代是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而把s型细菌的其他化学成分单独的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却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9.【解题指南】(1)题眼:遗传物质的核苷酸。(2)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时应首先分析四种生物的类型,明确其遗传物质,然后分析核苷酸种类。【解析】选b。凡是细胞生物,不论原核或真核生物,细胞中均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真正起遗传作用的只有dna,故细胞生物(人、根瘤菌)的遗传物质有4种脱氧核苷酸;在dna病毒(噬菌体)中dna是遗传物质,所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有4种脱氧核苷酸;在无dna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中,rna才起遗传作用,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有4种核糖核苷酸。10.【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种类、分布和组成等知识。豌豆的遗传物质就是dna,而不能说主要是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的是4种核糖核苷酸。【误区警示】(1)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dna或rna);(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11.【解析】第(1)题微生物生长需要五大营养要素,即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由于r型菌和s型菌都属于异养型细菌,所以培养基中的碳源应为有机碳源。第(2)题是验证实验。欲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的物质是dna,可用dna酶将s型菌dna破坏后,看是否还能实现r型菌向s型菌的转化。解答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中加入提取的s型菌的dna;在对照组中,一组不加任何提取物,另一组加入提取出的s型菌的dna和dna酶。单一变量的控制,即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只有是否加入s型菌dna这一实验变量不同,其余的变量(如接种的细菌种类、数量以及培养条件等)应基本相同。答案:(1)氮源、有机碳源s型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遗传的(2)第二步:a中不加任何提取物,b中加入提取出的s型菌dna,c中加入提取的s型菌dna和dna酶(顺序可变)第三步:在三组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等量的r型菌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a中只有r型菌落;b中出现r型和s型两种菌落;c中只有r型菌落。本实验结果可证明s型菌dna分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na只有在结构保持完整、未被破坏的条件下才具有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功能12.【解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甲型h1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