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8.3 明治维新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8.3 明治维新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8.3 明治维新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8.3 明治维新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8.3 明治维新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3 明治维新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a. b. c. d.2.(2012青岛高二检测)根据下图,选择与此相关的明治维新的内容( )a.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b.废藩置县、承认土地私有c.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d.奉还版籍、殖产兴业3.(2011上海单科)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4.(2012广州模拟)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5.(2012信阳高二检测)马克思说:“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 )a.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措施b.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措施c.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措施d.明治政府的“近代天皇”制度6.明治政府为推行“邑无所不学之户,家无所不学之人”的“国民皆学”的教育政策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成立文部省以管理全国的教育b.建立完备的教育教学体制c.把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d.全面清除封建忠君的思想7.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8.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改进军事装备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a. b.c. d.9.和英美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建立的军队的最大不同是( )a.军队由军部指挥b.军部不受内阁干预c.所有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d.军人必须效忠天皇10.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力量的构成 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c.改革的直接目的 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遗留的封建俸禄制度给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1876年政府发给每个有俸禄的武士一份金禄公债证书,将每个人年俸禄以公债形式一次支付10倍,今后不再支给现金俸禄。所发的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从第6年起,每年以抽签方式偿还,在30年内偿清。日本通史材料二 1876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国家银行法,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三年内日本国立银行暴涨到153家。同时,银行开设特殊的贴现窗口,直接对重点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货币战争(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治政府发行金禄公债的目的是什么?有俸禄的武士阶层在发行金禄公债举措中有何得失?(2)根据材料二,概括金禄公债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12.(2012南昌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了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教育敕语说:“尔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和、朋友信、恭俭律己。时守国法,一旦危机,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之皇运。”福泽谕吉第十卷日本岩波书店出版(1)据材料指出,教育敕语所说的“教育之渊源”指什么?并概括其主要目的。(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13.(2012济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赫尔岑是俄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由于政见的原因,他多次被政府逮捕,被流放。1847年,他又被沙皇尼古拉一世放逐国外,在伦敦,他创办了俄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民主主义报纸。据说亚历山大二世即是该报忠实的读者。因为他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官方报告中无从得知的消息。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代的报纸,大多与统治阶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是不同派别政论交锋的舞台。原日本朝日新闻总编中马清福曾经说过:“日本任何报社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编辑部门里以政治部为顶点建立等级结构。”换言之,政治部是日本各报社的核心部分。日本报界一直保持着对国内政局变动和政治斗争异乎寻常的兴趣和敏感,许多专职记者毕生奉行着对政治家“紧密跟随”、“早晚坚守”的采访手段。(1)赫尔岑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报纸对亚历山大二世有哪些影响?他又是如何利用报纸推进改革的?(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明治维新对日本报纸有什么影响。这一时期日本报纸有何特点?答案解析1.【解析】选c。明治政府成立之前,为改造日本的封建旧体制,在政治上推出了两大举措,即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但这一时期日本在废除幕藩体制的同时,却建立了天皇专制制度,而且“四民平等”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平等,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因而与史实不符。2.【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地契由县颁发,体现了废藩置县,而“地契”的颁发反映了土地制度的改革。3.【解析】选b。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俄国十月革命后,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国家强弱取决于“财产之多寡”,为了增加社会财富,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故选d。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题意:日本在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了工业的近代化,而日本实现工业近代化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手段来实现,具体体现就是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措施。故选b项。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主要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d项不符合史实。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7.【解析】选c。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建厂和建设近代交通业,促使其工厂和蒸汽机的数量大大增加。8.【解析】选d。明治政府在军事上的改革包括:1873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特权建立常备军,改革军事装备,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等。故选d项。9.【解析】选b。英美近代军队是置于行政权的领导之下,议会又对其有一定牵制作用,但由于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军队的地位比较特殊,直接听命于天皇,不受内阁的干预。至于指挥军队机构的名称、军人受到的教育和军人的信仰,则是由各国具体情况而决定的。10.【解析】选d。俄国改革由农奴主阶级领导,旨在巩固其统治,改革前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战争的失败使其国际地位下降,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明治维新则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在天皇的名义下领导进行的,其目的是改变日本现状,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改革前日本遭到西方列强侵略,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出现了严重危机。虽然两国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都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类题拓展】比较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比较型选择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二、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三、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四、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11.【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第(1)题的第一问,结合材料中根据“公债”发行的目的和“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回答,应是减轻政府负担。第二问,根据材料中“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分析利息收入的得失;第(2)题根据材料中“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和“直接对重点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回答。答案:(1)目的:减轻明治政府的财政负担。得失:得到了远期的高额高利息的公债收入;失去了当时的现金俸禄收入。(2)影响:大量金禄公债转化为银行资本,大大促进了日本金融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财政和金融业有力量给企业发展以支持。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分析思想教育的核心是忠孝观念;第(2)题这种思想给国民进行灌输,形成了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答案:(1)“教育之渊源”:传统的“忠”“孝”思想。主要目的:维护日本天皇制。(2)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在东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向日本人民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将日本教育纳入军国主义政策的轨道;为日本培养了一支具有武士道精神的“皇军”,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民众基础。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第(1)题中第一问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知识即可作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即是该报忠实的读者”回答。第三问依据教材即可作答。第(2)题第一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根据资本主义制度民主自由原则和报刊业发展组织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明治维新时代的报纸,大多与统治阶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得出明治维新时代的报纸,大多与统治阶层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关注政治,是不同派别政论交锋的舞台。答案:(1)主张:反对沙皇专制统治,要求废除农奴制度,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