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朝闻道,夕死可矣道:道理。b子路愠见曰 愠:生气。c老而不死,是为贼 贼:祸害。d小人穷斯滥矣 滥:胡乱。解析滥,过度,没有限制。答案d2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宰予昼寝寝:睡觉。b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令:命令。c以直报怨 直:公正无私。d质胜文则野 质:朴实解析令,美好。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5分)a宰予昼寝 b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c匿怨而友其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a项,“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b项,“耻”,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耻。c项,“友”,名词用作意动词,交朋友。答案d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5分)a不患人之不己知 b君子泰而不骄c何以报德? d其何以行之哉?解析a、c、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应为:不患人之不知己、以何报德、其以何行之哉。答案b5对下面加点虚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5分)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患人之不己知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a中的“之”用法相同,中的“而”用法不同b中的“之”用法不同,中的“而”用法不同c中的“之”用法相同,中的“而”用法相同d中的“之”用法不同,中的“而”用法相同解析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假设。答案a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本选段,分别完成69题。材料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5分)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意思是十岁或者五岁。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出。c三十而立 立:树立信心。d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自然界的命运。解析a项“十有五”意思为“十五岁”,c项“立”意思为“自立”,d项“天命”意思是“自然界的一种必然规律”。答案b7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a在这段文字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b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c孔子看到了人的学习和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各自独立的,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只要做好这一阶段该做的事即可。d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这种融合完全可以通过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去完成。解析b项应是“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c项应是“人的学习和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相互关联的”;d项应是“这种融合不能完全通过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去完成”。答案a8下列句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于予与何诛!意思是:对于宰予这个人,即使杀了能有什么用呢?b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意思是: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c于予与改是。意思是: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d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意思是: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解析a项对主要实词“诛”的理解错误,正确的意思是“责备”。答案a9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a在这段文字里,孔子用“朽木”和“粪土之墙”作比,是为了要说宰予这个人心灵太肮脏。b孔子对人的观察,一直采取不但要听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行为的方法。c看到宰予白天睡觉,孔子恨不得杀了他。d在这段文字里,孔子提出了观察人的正确的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解析a项用“朽木”“粪土之墙”作比,是说宰予这个人已经无可救药了;b项是说孔子对人观察前后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所以应先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是“听其言而观其行”;c项是说孔子看到宰予白天睡觉非常气恼。答案d二、课外拓展阅读论语中的五段文字,完成第1013题。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通“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0下列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含义不同的一项是()(5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临大节而不可夺也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b项、c项、d项都与“气节”即人的品德修养有关,与题干意思相同,a项讲人如何苟且偷生。所以a项错误。答案a11第段文字的大意是_(2分)解析从“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中的“人皆”中可知。回答问题时,不要疏忽“公开”。答案君子要承认过错,公开改正。12从内容上看,上面五段文字可分为两类:_是关于治国的(填入段前的序号);其余三段是关于_的。(4分)解析、中“为政以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可将归为一类。显而易见是论品德修养,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论品德修养,是对“过”的态度的论述,可以将都归为品德修养一类。答案品德修养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分)答:_答案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众多星星都环绕着它。【参考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众多星星都环绕着它。”孔子说:“严寒时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弯起胳膊当枕头睡,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为人不义而能享受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毫不相干)。”季康子就怎样执政的问题问孔子说:“如果杀掉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