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仿真提升练习 选修专题突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2013年最新模拟试题,详细解析)1(2013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始皇帝在王翦要求统军60万灭楚时,李信自言只需20万灭楚,始皇帝任用李信;当李信进军楚国受挫时,王翦继续要求出兵60万,秦始皇也是诚恳地回复他“为听将军计耳”。李育华、王向辉浅谈秦始皇的文化开明政策材料四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嬴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 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各国。范双杰试论嬴政的用人之道(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即位前后所面临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斯反对“逐客”的理由。对此,秦始皇的态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品质和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分析。第(2)问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宾客以业诸侯”分析;第二小问,根据“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回答。第(3)问 ,寻找两则材料中的相似点信息;其特点可以从其积极的做法方面归纳。第(4)问,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的论述。答案(1)状况;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不断;秦国强大,渴望统一。(2)理由:逐客会壮大敌国的力量; 态度: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废逐客令。 (3)品质:知错就改。 特点:唯才是举;善于用人;网罗各种类型的人才。 (4)作用:有利于实现全国统一;有利于巩固统治(创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2(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黄宗羲的活动归纳其“变化”。第(2)问,“变化的原因”从政治统治、民族矛盾、康熙帝的政策等方面归纳;“现实意义”从统一角度说明。答案(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评;到不仕清廷;再到托病力辞,派子替之;最后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 (2)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认可。 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2013厦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652年11月他(克伦威尔)发表讲话说,由于在国会议员们之上“没有更高的或者平行的政权来审查和指导他们的行动,因而他们就不可能使自己处在正义、法律和深思熟虑的范围之内。所以,必须建立另外的政权,其权力之大和地位之高,足以克服这些弊端,并把事情管理好。否则我们的失败就是无可挽回的”。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他的权力不象正统君主那样是世袭的、“神授”的,而是靠他在革命中的战功而取得的。因此,这一权力主要依靠他个人的威信来维持,当克伦威尔于1658年死去之后,高级军官们争权夺势,无法建立新政权。共和主义者、平等派的残余力量也重新活动起来,农民运动也再重新掀起。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当时怎样的政局?为此,克伦威尔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掌权的特点。对此,应如何客观评价? 解析第(1)问,考查对克伦威尔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的理解。“政局”可以从共和制面临威胁和权力分歧:克伦威尔和国会关系方面加以分析;“措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散国会,建立个人专制独裁统治“护国主”方面加以归纳。第(2)问,“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概括:军功而非世袭、依靠个人威信;其次对其“评价”可以从积极性和局限性来阐述。答案(1)政局:克伦威尔与国会的矛盾加剧;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措施:解散国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独裁统治。 (2)特点:权力靠战功取得而非世袭或神授;以个人威信维持。 评价: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但具有短暂性和脆弱性,无法维持长久稳定。4(2013苏北四市模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材料二拿破仑严重地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各民族自决的原则、公民平等的原则等。他的称帝可能是出于某种需要,但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欧洲帝国的宫廷一样,则纯属历史的倒退。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梯也尔对拿破仑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史实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综上所述,你认为评价拿破仑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解析第(1)问,根据信息“征服、行政家、立法家”归纳对拿破仑的评价。第(2)问论证观点,从材料中“破坏了”用史实举例说明;评价人物的原则用唯物主义观点即可。答案(1)拿破仑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制定拿破仑法典,并在被征服地区推广;改造法国社会,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拿破仑称帝,实施军事独裁统治,镇压人民运动,严重破坏了人民主权、公民平等的原则,违背了由专制走向民主潮流,是历史的倒退; 拿破仑对外侵略扩张,奴役被侵略国家,违背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3)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一分为二、全面辩证评价。5(2013黄冈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年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材料二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就是学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官应说“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历史昭昭可考。”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护;要民富、国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丧失御侮的力量,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观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2)郑观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郑观应的阶级派别及其思想回答。 第(2)问,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所处时代变化等方面加以归纳。答案(1)认为中国处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学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 (2)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展开。 6(2013连云港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甘地印度自治材料二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止默甘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认为印度实现自治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为实现印度自治采取的斗争对策和形式。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斗争形式和目标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甘地的看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分析,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第二小问,紧接第一小问,根据此时印度的政治状况和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等方面回答。第(2)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北藏族自治州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丽水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粮食政策与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长春市中储粮2025秋招财务资产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榆林市中储粮2025秋招基建工程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宁夏地区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基建工程岗
- 中国移动东莞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中国广电许昌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张掖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国家能源宿迁市2025秋招交通运输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铜陵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交通运输岗位
- 2025年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招聘1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真题
- GB/T 46104-2025电解水制氢系统功率波动适应性测试方法
- 信贷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评估报告
- 2025年会计继续教育网络答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完整答案)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海南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试验检测资金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