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闻声辩友”的游戏,游戏中小明面向黑板、背对同学,根据声音辨别是哪位同学说的话小明主要判断依据是不同同学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是光的()a反射b折射c散射d色散3秋冬季节,沭河两岸、青峰岭水库周围经常出现浓雾,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4“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从光的角度看是由于光的()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5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他们的速度都相同6关于密度,下面理解正确的有()a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b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7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在莒县三中八年级读书的艾中华同学的质量大约是100千克b在莒县五中八年级读书的毕爱国同学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厘米c在莒县六中八年级读书的袁发展同学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是5秒d在果庄中心初中八年级读书的姚健康同学跑完400米用时大约是5分钟8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黄豆的质量,下列方法中可取的是()a认真称量一次一粒黄豆的质量b认真称量多次一粒黄豆的质量,求平均值c一次称量100粒相同的黄豆的质量,除以100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d分10次称量10粒相同黄豆的质量,得10粒的平均质量后再除以10得一粒黄豆的质量9如图,该球的直径为()a12.9cmb11cmc1.9cmd1.90cm10如图,两条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经过主光轴上离光心10cm处的一点a,在该透镜左侧离光心5cm处的b点发出了两条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表示这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只要有一项选错就不得分)11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12以下单位换算正确的有()a2.5cm=0.025mb2.5l=0.0025m3c2.5g=0.0025mgd2.5s=0.025min13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称量之前,天平已按要求调整完成、某一次的称量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游码位置()a该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2gb甲图左盘中物体的质量为82.4gc杯子中的水变成冰后质量不变d若天平稳定后指针偏左,则测量结果偏大14干冰(二氧化碳固体)在常温下能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舞台上的烟雾效果通常用干冰制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a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是吸热过程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是放热过程c舞台上的烟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舞台上的烟雾是水蒸气15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完全正确的有(其中f表示焦距)()物距(u)像距(v)成像特点应用au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bfu2f2fv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cu=2f不能成像d2fu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aabbccdd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618小题,每空1分,共6分)16物质从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进行,且非常的剧烈,这一汽化现象是17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街道上设置粉尘、噪声检测设备(如图),若某一时候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现场噪声值54.66db”,这个数字的单位的中文称呼是;“0.027mg/m3”中的单位读作18图示的容器名称是,它除了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来测量不规则形状的不溶于水的小物块的体积如图,将水倒入其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再把小物块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面如图所示,则该物块的体积为cm3(已知容器的单位为毫升)四、作图和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921小题,共22分)19作图:如图,池子底部有一个发光点s,人眼在a处观察到的像点在p点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光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到达a处的光路图20某物理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如下表格(已经记录了部分数据):时间/min12345678910温度/762000013状态(1)经过3分钟后,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应为;(2)经过6.5分钟后,物体的状态是: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3)甲同学说,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由于温度不变,因此不吸收热量,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4)乙同学说,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由于温度不变,可以据此判断冰是晶体,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5)请在乙图坐标系中描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21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具体过程如下:(1)取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并在直线一侧标注三个位置,如图;(2)将白纸平整的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直线放好透明玻璃板;(3)找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将其中一支点燃,放在1点,通过玻璃就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一边观察像,一边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置到与像完全重合,然后记下蜡烛的位置,记录点为a;(4)拿走未点燃的蜡烛,并在相同位置放上光屏,不通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5)再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2、3两个位置,重复(3)、(4),记录点分别为b、c,最后获得如图记录;(6)将蜡烛和玻璃板取走,分别连接1a、2b、3c,并测量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7)分析数据,获得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1)小明认为放置玻璃板时,玻璃板与水平面是否垂直,不影响实验结果小明这个说法正确吗?(2)在步骤(4)时,没有观察到光屏上的像,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是像;(3)在步骤(3)(5)时,发现未点燃的蜡烛能与像重合,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且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4)通过测量发现点1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2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b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3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c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物距与像距;(5)连线1a、2b、3c应该都与mn;(6)有位同学提出:如果1、2、3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与mn有交点p,那么a、b、c三点也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mn也交在p点,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答: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223小题,共1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2一个无风的周末,小明一家来到青峰岭水库游玩,看着平静的水面,小明突发奇想,请爸爸帮忙利用手机的秒表测量水波的速度爸爸在岸边用力扔出一块石子,看到石子刚接触水面开始计时,经过0.15秒他们在岸边听到声音,经过160秒第一个水波波纹到岸边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20m/s请计算:(1)石子入水的地方离岸边有多少米(2)水波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23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将瓶内的水倒出,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粒,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000g,再向品种倒满水,瓶、水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410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试计算:(1)瓶子的容积;(2)金属粒的体积;(3)金属粒的密度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闻声辩友”的游戏,游戏中小明面向黑板、背对同学,根据声音辨别是哪位同学说的话小明主要判断依据是不同同学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比较思想;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根据声音辨别是哪位同学说的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是光的()a反射b折射c散射d色散【考点】光的色散【专题】定性思想;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现象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因为这是一种较特殊的光现象,所以通常我们直接称之为色散,以区别于普通的折射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3秋冬季节,沭河两岸、青峰岭水库周围经常出现浓雾,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首先知道雾是液态的,然后看它是由气态还是固态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情况【解答】解:雾是液态的,早晨的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液化要放热故选b【点评】分析物态变化,首先要知道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的,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4“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从光的角度看是由于光的()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影子【解答】解: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部分遮挡,就会形成月偏食;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全部遮挡,就会形成月全食,因此会出现“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要解决此题要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其他光现象,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5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他们的速度都相同【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由对速度意义和速度公式v=的理解来解决【解答】解:a、物体的路程s=vt,即距离是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的,不知时间大小,无法比较,故a错误;b、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速度和距离,不能只说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小,故b错误;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运动时刻的速度是相同的,但不能说任何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都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控制变量的思想6关于密度,下面理解正确的有()a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b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体积和质量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a、由密度公式=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故a正确;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与体积无关,故b错误;c、由密度公式=可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故c错误;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与质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7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在莒县三中八年级读书的艾中华同学的质量大约是100千克b在莒县五中八年级读书的毕爱国同学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厘米c在莒县六中八年级读书的袁发展同学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是5秒d在果庄中心初中八年级读书的姚健康同学跑完400米用时大约是5分钟【考点】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中学生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普通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8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1min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跑步的速度在2.5m/s左右,跑完400m的时间在=160s2.6mi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8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黄豆的质量,下列方法中可取的是()a认真称量一次一粒黄豆的质量b认真称量多次一粒黄豆的质量,求平均值c一次称量100粒相同的黄豆的质量,除以100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d分10次称量10粒相同黄豆的质量,得10粒的平均质量后再除以10得一粒黄豆的质量【考点】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专题】累积法;质量及其测量【分析】一粒大黄豆的质量较小,单独测量误差相对较大,可用累积法测出多颗,再除以总数,得到一颗的质量【解答】解:a、由于一粒黄豆的质量较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测量值),所以无法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故a错误;b、由于无法测一粒黄豆的质量,所以认真称量多次一粒黄豆的质量,求平均值,也是无意义的,故b错误;c、可测出100粒相同的黄豆的质量,除以100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运用的是“累积法”,方法可行,符合题意;d、10粒相同黄豆的质量也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测量值),所以无法称量10粒相同黄豆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我们常采用测多算少的办法,即累积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细钢丝的直径、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都可以用到这种方法9如图,该球的直径为()a12.9cmb11cmc1.9cmd1.9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左侧与11.00cm对齐,右侧与12.90cm对齐,所以小球的直径为d=12.90cm11.00cm=1.90cm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0如图,两条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经过主光轴上离光心10cm处的一点a,在该透镜左侧离光心5cm处的b点发出了两条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表示这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的是()abcd【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明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然后根据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然后根据透镜的焦距为10cm,结合条件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1)已知两条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经过主光轴上离光心10cm处的一点a,则透镜的右焦点为a,焦距为10cm;当在该透镜左侧离光心5cm处的b点发出了两条光线时,因为5cm10cm,则左焦点不为b,因此光线不会平行于主光轴,也不会会聚主光轴,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是稍微远离主光轴,则a表示平行主光轴,故a错误;b表示稍微远离主光轴,故b正确;d表示会聚主光轴,故d错误;(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图c表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发散了,故c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解答此题明确两点:一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二是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只要有一项选错就不得分)11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要确立题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解答】解:a、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竹排是静止的,不是在“游”,故a错误;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在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在“游”,故b正确;c、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青山在“走”,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是静止的12以下单位换算正确的有()a2.5cm=0.025mb2.5l=0.0025m3c2.5g=0.0025mgd2.5s=0.025min【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计算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a、2.5cm=2.5102m=0.025m此选项正确;b、2.5l=2.5103m3=0.0025m3此选项正确;c、2.5g=2.5103mg=2500mg此选项错误;d、2.5s=2.5min=min此选项错误故选ab【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3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称量之前,天平已按要求调整完成、某一次的称量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游码位置()a该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2gb甲图左盘中物体的质量为82.4gc杯子中的水变成冰后质量不变d若天平稳定后指针偏左,则测量结果偏大【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应用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1)据图中标尺的示数读出分度值即可;(2)天平中右盘所有砝码的质量和标尺的示数之和等于左盘中待测物体的质量;(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即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4)若天平稳定后指针偏左,则测量结果会偏小【解答】解:a、据图可知,标尺的一个大格是1g,一个小格是0.2g,所以该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2g,故a正确;b、据图可知,标尺的示数是2.4g,即所有砝码的质量是80g,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80g+2.4g=82.4g,故b正确;c、杯子中的水变成冰后,状态改变,但其质量是不变的,故c正确;d、若天平稳定后指针偏左,则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能准确的判断出天平的分度值、天平的读数、质量的特性及天平读数偏大、偏小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14干冰(二氧化碳固体)在常温下能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舞台上的烟雾效果通常用干冰制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a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是吸热过程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是放热过程c舞台上的烟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舞台上的烟雾是水蒸气【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演出时,舞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舞台的气温降低,然后舞台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5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完全正确的有(其中f表示焦距)()物距(u)像距(v)成像特点应用au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bfu2f2fv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cu=2f不能成像d2fu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aabbccd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解答】解:a、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故a正确;b、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故b正确;c、当u=2f,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故c错误;d、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应用是照相机;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属于记忆性的内容,应牢记,并理解应用透镜及其应用必须熟记和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还要记住成实像、虚像的大小调节规律,这一章的内容才有可能学好!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618小题,每空1分,共6分)16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进行,且非常的剧烈,这一汽化现象是沸腾【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定性思想;顺推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缓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沸点温度下进行【解答】解:(1)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过程每种液体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达到沸点时,且要继续吸热才会沸腾故答案为:液态变为气态; 沸腾【点评】此题考查了汽化的基础知识,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目17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街道上设置粉尘、噪声检测设备(如图),若某一时候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现场噪声值54.66db”,这个数字的单位的中文称呼是分贝;“0.027mg/m3”中的单位读作毫克每立方米【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mg/m3,表示每立方米的某物体质量是多少毫克【解答】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54.66db”,这个数字的单位的中文称呼是分贝;“0.027mg/m3”中的单位读作毫克每立方米故答案为:分贝;毫克每立方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的了解和物理量复合单位的理解,正确表述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复合单位的物理意义,这类题目,在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都找出来进行系统总结,对比理解、记忆18图示的容器名称是量筒,它除了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来测量不规则形状的不溶于水的小物块的体积如图,将水倒入其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再把小物块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面如图所示,则该物块的体积为5cm3(已知容器的单位为毫升)【考点】量筒的使用【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量筒读数时,要认清分度值再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凹形底面相平【解答】解:图示的容器名称是量筒,用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的工具;使用量筒前,应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则应以凹形底部为准,由图知,水的体积为25ml,由图丙知,水和小物块的总体积为30ml,则金属块的体积v=30ml25ml=5ml=5cm3故答案为:量筒;5【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中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是一道基础题四、作图和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921小题,共22分)19作图:如图,池子底部有一个发光点s,人眼在a处观察到的像点在p点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光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到达a处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先根据p与a(代表人眼)点确定入射光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发光点s在p的下方,确定折射光线的反向和发光点a的位置【解答】解:眼睛观察到的p点在s点的正上方,然后连接ap与界面的交点为折射点o,在图中光由s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a点p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如图所示:【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20某物理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如下表格(已经记录了部分数据):时间/min12345678910温度/762000013状态(1)经过3分钟后,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应为4;(2)经过6.5分钟后,物体的状态是:c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3)甲同学说,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由于温度不变,因此不吸收热量,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4)乙同学说,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由于温度不变,可以据此判断冰是晶体,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5)请在乙图坐标系中描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2)晶体熔化前是固态,晶体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是液态;(3)(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5)用描点法画出冰的熔化图象即可【解答】解:(1)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4;(2)晶体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表中数据所示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第8min后结束,所以第6.5min时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冰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此过程是熔化过程;(4)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5)用描点法画出冰的熔化图象如下:故答案为:(1)4;(2)c;(3)不正确;(4)正确;(5)见上图【点评】本题考查冰的熔化实验,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21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具体过程如下:(1)取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并在直线一侧标注三个位置,如图;(2)将白纸平整的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直线放好透明玻璃板;(3)找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将其中一支点燃,放在1点,通过玻璃就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一边观察像,一边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置到与像完全重合,然后记下蜡烛的位置,记录点为a;(4)拿走未点燃的蜡烛,并在相同位置放上光屏,不通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5)再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2、3两个位置,重复(3)、(4),记录点分别为b、c,最后获得如图记录;(6)将蜡烛和玻璃板取走,分别连接1a、2b、3c,并测量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7)分析数据,获得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1)小明认为放置玻璃板时,玻璃板与水平面是否垂直,不影响实验结果小明这个说法正确吗?(2)在步骤(4)时,没有观察到光屏上的像,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在步骤(3)(5)时,发现未点燃的蜡烛能与像重合,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相等,且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4)通过测量发现点1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2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b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3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c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物距与像距相等;(5)连线1a、2b、3c应该都与mn垂直;(6)有位同学提出:如果1、2、3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与mn有交点p,那么a、b、c三点也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mn也交在p点,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正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玻璃板的摆放角度要能够使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而,所以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只能用眼睛观察;(3)(4)(5)(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分析解答【解答】解:(1)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小明这个说法不正确(2)拿走未点燃的蜡烛,并在相同位置放上光屏,没有观察到光屏上的像,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物大小相等,所以,发现未点燃的蜡烛能与像重合,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相等;(4)通过测量发现点1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2到平面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行业环保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报告001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IPv6技术升级对工业设备维护的影响报告001
- 游艇出租服务合同范本
- 线上康复服务协议合同
- 贴砖人工劳务合同范本
- 酒吧店子转让合同范本
- 民间物品抵押合同范本
- 进厂打工劳动合同范本
- 运输合同供货合同范本
- 电脑租赁补充合同范本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知识专题培训
- DB32-T 3751-2020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高清现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新版(示范文本)(GF—2021—0201)
- 苹果电脑的发展史ppt课件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词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