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 二 历 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第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1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荀子 b墨经c老子 d论语2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 d“无为而治”3右侧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其中,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和发展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c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d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4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5.理学家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主张“致良知”。他们探讨的共同主题是a.净化个人心灵 b.树立独立人格c.解决百姓生计 d.解释世界本源6.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7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当时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雕版印刷风行 a b c d8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9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10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认为,自己的创作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创作中a正面描绘中国商人的形象 b借鬼魅世界写人间好恶c刻画青年男女的叛逆性格 d以山东方言表故国之思11.相对于欧洲的“黑暗时代”,元朝的文化和科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 观点的是a.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简仪b.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加以改进c.将王守仁编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d.元杂剧的代表作有王实甫的西厢记1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图标。图标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13 “明遗民深感家国之痛,以字画寄趣。如八大山人。狂醉之后,挥笔泼墨,涂一帧残山剩水,间或勾一笔白眼向人的鸟,染数尾怒目而视的龟,表示睥睨社会尘垢的心境。”依据这一描述,右图八大山人的孤禽图可归类为a景物素描画 b花鸟工笔画c文人写意画 d社会风俗画14.下图说明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15古希腊的下列哲学家,主张“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16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法律与宗教信仰 b智慧和德行c金钱与权力 d民主与科学17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18.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 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19生活年代相近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莎士比亚1594年创作了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汤显祖1598年创作了反礼教、反理学的牡丹亭。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表现出对传统思想和势力的挑战 b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c都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d都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景20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称:“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 a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b主张打破神学思想的禁锢 c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 d否定圣经的权威21卢梭说:“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能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可以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体现的是 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 c权力制衡 d君权神授22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23. “民主与贵族的国家未必在其性质上就是自由的。政治自由唯有在温和政府中才可以看到。但是,就在温和政府中,也未必经常的可以看到政治自由;唯当权力不致滥用时,才会有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康德24无论是人文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注重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以下的“创新性”体现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提出了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学说 b纯粹理性批判开创对微观世界的新认识 c物种起源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中心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建力学理论体系25“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高 二 历 史 2013.11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第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用钢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第卷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4分。26.(16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1)据材料一,孔子认为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4分)材料二董仲舒朱熹“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天下国家之大莫过于恤民恤民之本,则又在夫君正其心术以立纲纪而已矣。”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董仲舒、朱熹两位思想家在君主统治的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一句话概括他们基本思想的共同点。(6分)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27(20分)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还是一个年轻人时,苏格拉底从自然科学和宇宙哲学转向伦理学和逻辑学。正如3个世纪后西塞罗所宣称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塔纳新西方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对哲学所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6分)材料二 图三图一图二(2)材料二的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最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此类艺术作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8分)28. (14分)古往今来,科技的发展与传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奠基的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也就从根本上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士人。思想的解放,更促成了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学术繁荣。所以,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奠基的年代是顺理成章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奠基时期的原因。(4分)材料二 但是,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着激烈的反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虚黜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和“达尔文主义”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将二者相提并论?(5分)材料三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3)材料三中的“普遍法则” 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第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 2c 3c 4b 5a 6d 7b 8d 9c 10b 11c 12a 13c 14d 15a 16b 17a 18a 19b 20a21a 22c 23b 24d 25d 第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16分)(1)途径:通过自身努力;待人要宽容;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4分,答出两点即可)(2)董仲舒:实践德政,推行教化;(2分)朱熹:“正君心”;(2分)基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2分)(3)主要内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批判宋明理学,要求个性解放。(6分,答出三点即可)27(20分)(1)贡献:关注社会和人生,追求美德。(2分)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对后世人文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2)图一;(2分)图一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展现了人性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2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2分)(3)新发展: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2分)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2分)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28.(14分)(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