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音乐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第2节)教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音乐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第2节)教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音乐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第2节)教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音乐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第2节)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球之旅(4)大洋洲(第2节)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执教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认识交响组曲和钢琴协奏曲不同的音乐体裁和演奏方式。2听辨乐曲的主题、曲式结构及主奏乐器的音色。3感受音乐在表现场景时的艺术效果。教材分析1交响组曲山林之歌 山林之歌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演奏家马思聪于1954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组曲,是我国当代管弦乐作品中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作者以诗人般的敏锐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对山林的形象做出了诗意的描绘。这首乐曲属于标题性音乐,共有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地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 第二乐章:“过山”,快板,行进式的诙谐曲,曲式为a b a1 b1 c b2 a2尾声。 第三乐章:“恋歌”,行板,交替节拍,奏鸣曲式。 第四乐章:“舞曲”,活泼的快板,自由的回旋曲式,是第一乐章的延伸和发展。第五乐章:“夜”,行板,自由交替节拍,单三曲式,是第一乐章的变化再现。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地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乐曲开始由双簧管演奏一段悠长、呼唤性音调。在木管和圆号的陪衬下,音乐描绘了幽深、静谧、神秘的森林景象。作曲家在乐曲的中部借我国古代诗人屈原在抒情诗集九歌中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描写,拟人化地通过想象描绘山林在夜深人静时的凄厉啸声。你听,低音弦乐器沉闷、暗淡的音色有如山鬼的出现。她的呼唤先是由圆号奏出,然后转到小提琴来表现山鬼女性的温柔形象。乐曲进入高潮后,先由长笛演奏再现部,主题与开始完全一样,但音区提高了八度。呼唤的主题依然持续不断,大管回应着山林的音乐,结束在静谧的弱音中,描绘山鬼执着地等待着她的情人到来。第二乐章:“过山”,快板,行进式的诙谐曲。曲式为a b a1 b1 c b2 a2尾声。轻快而富于弹性的节奏,音乐活泼富于生气。2钢琴协奏曲山林 钢琴协奏曲山林由刘敦南创作于1979年,作品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音调为基础,描绘了祖国南方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林的热爱之情。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主题依据苗族“飞歌”的特点而创作。 第一乐章:山林的春天,采用奏鸣曲式写成。 第二乐章:山林的夜话,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第三乐章:山林的节日,采用回旋曲式写成。3北方森林张千一创作的北方森林,采用奏鸣曲式写成。通过对大森林绚丽色彩变化的描绘,表现出祖国北方森林中一天之间的灿烂景色。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伴奏森林之歌,学生演唱歌曲。2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演唱歌曲森林之歌,还欣赏了歌曲大森林的早晨,从音乐中感到了森林的美丽和广袤。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森林之歌。3师:我们学习了歌颂、赞美森林多姿多彩景色的声乐作品。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器乐演绎的山林风采,走进音乐家为我们描绘得茂密的森林。看,这些森林有的秀丽多姿、有的壮丽挺拔,有的还在给我们讲那古老的故事二、欣赏交响曲山林之歌1介绍作曲家马思聪和组曲。2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师:请同学们聆听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在聆听的时候关注和听辨乐曲的意境和主题。作曲家在这一乐章中,通过想象中的山鬼呼唤来表现山林。它是怎样用音乐手段来表现的?学生回答。欣赏乐曲第一乐章第一部分,听辨主题。师:乐曲开始的旋律由什么乐器演奏?力度、速度如何?你想象到什么样的森林景象?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双簧管演奏主题。以轻柔和缓慢、悠长的旋律,描写了静谧幽深的森林景象。请同学们随琴哼唱主题片段。欣赏第一乐章第二部分。师:乐曲第二部分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你想象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低音弦乐器沉闷、暗淡的音色演奏出摇摆、短促的音型,有如山鬼的出现。圆号奏出重复的长音,仿佛山鬼凄厉的呼叫。然后,小提琴演奏一支富有女性形象的旋律。随着音区不断上升,乐队全奏伴随着锣鼓的强奏,重复的呼唤声嘶力竭,渐渐消失。完整欣赏整个第一乐章。3山林之歌第二乐章。师:这个乐章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曲式为a b a1 b1 c b2 a2尾声。乐曲中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俏皮的音调和精巧的模仿进行,及灵活多变的配器,使音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象地描绘出山民们背着背篓、唱着山歌穿行在迂回曲折的山路上的高兴情景。请大家欣赏山林之歌第二乐章,在欣赏时注意听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听辨主部主题。师:请说说这个主题由什么乐器演奏?你想象到什么情景?请学生跟琴哼唱主部主题。听辨副部主题。师:请说说这个主题由什么乐器演奏?你想象到什么情景?请学生跟琴哼唱副部主题。完整欣赏第二乐章,请听听这两个主题分别出现了几次?教师归纳、评价。师:请思考山林之歌第一和第二这两个乐章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评价。三、欣赏钢琴协奏曲山林1介绍协奏曲。2介绍作者刘敦南。 3山林第一乐章。 师:作品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音调为基础,描绘了祖国南方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林的热爱之情。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主题依据苗族“飞歌”的特点而创作。 师:我们着重聆听山林第一乐章:山林的春天,这个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写成。首先由铜管强有力地奏出号召性的动机,然后在钢琴上下起伏的琶音背景下,弦乐齐奏激动人心的序曲主题,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丛生和人们纵情高歌的情景。请同学们在聆听时,注意乐曲的主题和曲式结构,并注意听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及其表现的意境。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哼唱主部主题片段。 学生跟琴哼唱主题片段,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变化音的音准,轻声哼唱。 师:这是一个欢快的“森林圆舞曲”,它不但表现出作者对家乡和自己熟悉的那片森林的热爱,同时也把自己愉快和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四、欣赏管弦乐北方森林师:(播放大兴安岭视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描绘的北方森林。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作曲家。 1介绍作曲家张千一。2聆听管弦乐北方森林。师:作品通过对大森林绚丽色彩的描绘,表现出祖国北方森林一天之间的灿烂景色。作品首先由弦乐在低音区奏出朦胧的伴奏音型,与小提琴轻轻奏出地泛音、持续音交织在一起,描述出大森林黎明前的宁静。接着由双簧管和圆号奏出柔和的“森林主题”。主题由生长在兴安岭上和黄骠马的乳汁两首鄂伦春民歌的音乐素材提炼而成。教师播放北方森林的音频,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1)这首乐曲和前面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 (2)在乐曲中感受到了哪个民族的民歌艺术风格?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哼唱主题片段。 学生跟琴哼唱主题片段,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表现出乐曲的意境和力度的对比。五、对比三首作品的异同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三首表现山林的乐曲,请你从作品表现的意境、形式、风格、曲式结构等方面比较,谈谈这三首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六、音乐活动植树1根据教材的三幅插图自由说故事和谈意境。2根据不同的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3与同学合作,编排有旁白和背景音乐的音乐短剧植树。4. 与同学合作,完成为“为动画配音乐”习题。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