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培养禽流感病毒时,应该选用( )a固体培养基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 d牛肉汤解析 禽流感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中生活。答案 c2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解析 在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固氮微生物培养基不需加入氮源,培养基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失水死亡。答案 c3煮沸消毒法与巴氏消毒法的主要区别是( )a温度不同b时间不同c前者适用于固体消毒,后者适用于液体消毒d没有区别解析 煮沸消毒法是指在100 条件下煮沸5 min6 min,而巴氏消毒法则是在7075 条件下煮30 min或在80 条件下煮15 min,二者主要的区别是温度不同。答案 a4在人工培养圆褐固氮菌时,当向无菌培养箱中充入n2时,其固氮量和菌落大小比充入无菌空气时( )a多和大 b多和小c少和大 d少和小解析 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微生物,当充入n2时由于缺少o2而使其生长减慢,固氮量变少。答案 d5采用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等几种方法,可分别杀死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环、吸管、培养基、接种室b吸管、接种环、培养基、接种箱c培养基、接种环、吸管、接种箱d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双手解析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注意灭菌,其中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场所,吸管用干热灭菌法,接种工具采用灼烧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接种箱内安放紫外灯管照射灭菌,而人的双手采用酒精擦拭的方法消毒。答案 b6常作为人们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群体的结构特征 b单个细菌的结构特征c鞭毛、荚膜的有无 d拟核、细胞壁的特征解析 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是菌落的稳定结构特征,包括菌落形态、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菌落是很多同种微生物的集合体。答案 a7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c接种环在平板上的划线位置是随机的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解析 接种环灼烧及接种前后试管口要通过火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将接种环先冷却再接种可以避免高温烫死菌种,因此都是正确的。在平板上划线时,要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划线。答案 c8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有机氮解析 葡萄糖是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但在培养基中不能加入过多,否则,会使细胞无法吸水而死亡;尿素在培养基中可以作为氮源,要适量加入而非越少越好;同时尿素是分解菌的有机氮源,而不是无机氮源,在分解过程中,尿素会被尿素分解菌分解为氨。答案 d9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将是表中的( )选项号试管号试管号试管a加快减慢不变b减慢加快加快c加快减慢减慢d减慢加快减慢解析 通过细菌在试管中分布情况,可以判定号试管中为厌氧菌,通入o2会抑制其生长,为兼性厌氧菌,中为需氧菌,通入o2后会使其生长繁殖速率加快。答案 b10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下列哪一实验来确定( )a发酵产生纤维素酶 b发酵产生纤维素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 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解析 纤维素分解菌因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因此筛选出该菌后还需通过发酵产生纤维素酶来确定是否为所需要的。答案 a11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ac1酶和c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解析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c1酶和cx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而葡萄糖苷酸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答案 a1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平行线与含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 d,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b它对结核杆菌比霍乱菌更有效c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解析 由于物质扩散,链霉素会由链霉素带向四周运动,从图中可看出,结核杆菌对链霉素最敏感,而伤寒菌不受影响,即不能杀死伤寒菌。答案 d13某细菌培养至对数期。当细菌数为105个/ml时,开始计时,90 min后细菌数目为1.6106个/ml,试问再经过多久,细菌数会达到6.4106个/ml( )a30 min b45 minc60 min d90 min解析 按公式ntn02t,则1.61061052tt4,即细菌共繁殖了4代,每代周期为22.5 min,仍由此公式知,由1.6106个/ml6.4106个/ml共繁殖2代,需时222.545 min。答案 b14给无氮培养基接种土壤稀泥浆的方法是( )a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蘸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b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c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d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冷却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解析 接种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故接种环需灭菌,为避免热的接种环杀死菌种,需冷却后再取菌种,同时培养皿不能打开,只能开一条缝隙。答案 d15细菌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培养基分装完毕后把ph调节到5.46.0为宜b分装时不要将培养基粘在管口和试管上段,以免引起污染c培养基高度应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搁置的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一半d试管口加的棉塞要松紧适宜,其长度的2/3塞在试管口内解析 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o2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应在培养基分装前调ph,且不同的微生物所需ph不同。a项错误,b、c、d三项均正确。答案 a二、非选择题(共70分)16(26分)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kh2po4na2hpo4mgso47h2o硝酸铵琼脂1.4 g2.1 g0.2 g1.0 g15.0 g(1)从此培养基的配方来看,最适合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 )a酵母菌 b硝化细菌c纤维素分解菌 d大肠杆菌(2)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和_,两种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_、_和无机盐,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以及氧气的要求。(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将菌液进行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条件足够时,可形成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单个_,因此可用于微生物的_。(4)如果要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的成分是_,验证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是_。(5)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在用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束时,为什么仍需要灼烧接种环?_ _。(6)接种微生物到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哪些事项?_ _解析 该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因此适用于培养自养型生物,微生物培养所用培养基主要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验证尿素分解应用酚红指示剂,如果变红说明尿素被分解。答案 (1)b(2)固体培养基 碳源 氮源 ph 特殊营养物质(3)一系列梯度稀释 菌落 纯化培养(4)尿素 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若变红则说明存在分解尿素的细菌(5)杀死接种环上的细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6)单细胞挑取;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打开皿盖挑取菌落接种,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17(16分)某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做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是_。(2)某同学假设了“造成r细菌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3)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题所作的选择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实验步骤及结论:方法步骤:第一步:_ _。第二步:_ _。第三步:_ _。第四步:_ _。结果:_ _。结论:_ _。解析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r型菌与周围细菌间存在竞争关系,r型菌抑制其他菌的最可能原因是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不利于其他菌的生存。为验证该假设,需根据单因子变量原则设计对照实验:含r产生的某种物质与不含该物质进行对照,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答案 (1)竞争(2)c(3)第一步:甲培养基上接种r细菌 第二步: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r细菌 第三步:乙培养基上不接种r细菌,作对照 第四步:在相同的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甲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能繁殖;乙培养基上细菌能正常生长繁殖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18(12分)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下面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用该方法得到的是_。(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为什么?_ _。(3)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4)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_ _。解析 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的方法叫做稀释涂布平板法。下面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用该方法得到的是d。需要设置(对照组),因为需要判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第(4)小题考查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试管内有气泡生成的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答案 (1)稀释涂布平板法 d(2)需要设置(对照组) 因为需要判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5.6108个(4)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试管内有气泡生成的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19(16分)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环境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的培养基,并在_条件下培养。(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国企项目合伙协议书
- 构建开放平台鼓励知识共享机制
-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第二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卫生社:丝路书香申请表-中国柯尔克孜医药汇编
- 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手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2026届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零售行业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云存储服务安全责任承诺书
- 2025年高级食品检验员面试常见问题集
- 心理健康志愿者招募工作计划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明方向沉心落力干实事
-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规范
- 2025年北京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烟酒行经营合作合同范本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 DGJ08-81-2015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件(共九章)
- 部编新课标培训课件
- 非工作时间行为协议
-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