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二周 诗词鉴赏 天天限时小练(9)(1).doc_第1页
【南方凤凰台】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二周 诗词鉴赏 天天限时小练(9)(1).doc_第2页
【南方凤凰台】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二周 诗词鉴赏 天天限时小练(9)(1).doc_第3页
【南方凤凰台】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二周 诗词鉴赏 天天限时小练(9)(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天限时小练(四)一、 语知语用天天练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清澈/掣肘 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b. 箴言/斟酌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c. 联袂/抉择拂拭/逝世 辍学/风姿绰约d. 徘徊/脚踝戏谑/琐屑 惬意/锲而不舍2. 下列成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 惟妙惟肖激浊扬清克勤克俭驾轻就熟b. 余勇可贾劳苦功高口碑载道家喻户晓c. 语焉不详开诚相见扣人心弦密而不宣d. 云蒸霞蔚康庄大道坚壁清野岌岌可危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大陆八项惠台新政不仅是对目前台湾经济的“雪中送炭”,更把两岸投资关系由原来的台湾对大陆的单向格局转变为“你中我、我中你”的互动局面。b. 西班牙、英国及美国最近就全球最大沉船宝藏的归属权不可开交地闹起来。西班牙认为沉船所在地直布罗陀海峡为本国海域,宝藏应为本国所有。c. 那些日子,我经常会看见母亲把手置于腰际,暗暗地使劲揉,她每揉一下,我就好像芒刺在背。d. 作为中国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包某某,不但国家省市领导人去看望,而且在医院治疗期间,媒体在医院进行整日采访报道,其盛况让这位患者简直有些踌躇满志。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毫无疑问,6 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认为那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b. 通过这次参观,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该国的教育水平和民众的教育观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感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性。c.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奖评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为此获得了此项殊荣。d. 老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年刚刚上任,他就主动参与各项防洪抢险工作、排忧解难、安定人民生活的责任。5. 按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仿写一个句子(正面反面立意都可以)。 示例: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将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注入生命。仿写: 6. 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啃老族”的四种类型。 据调查,“啃老族”中的许多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对于自己的现实工作要求有理想,非要达到理想才能满足自己所需,因此一直在寻找工作。其中部分人赋闲在家,仅因一两次的工作经历失败,对以后就业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击,不敢再面对就业。据统计,“啃老族”年龄大都在2330岁之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与社会接触少,与社会环境隔阂深,不敢融入社会。他们中大部分人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认真读书只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拥有高学历却不懂为自己的将来打算,遂形成“米虫”的心态。 ?二、 诗词鉴赏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宋欧阳修去时海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1) 上阕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 (2) 下阕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 试分析下阕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 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1) 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词的下阕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 雪 曲唐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注: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1) 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 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 过 山 村唐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1) 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 “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三、 名句名篇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2)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3) 句读之不知, , ,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4)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5) 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6)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天天限时小练(四)1. b2. c3. a4. a5. 示例一:孤芳自赏是一杯浓酒,它麻痹着我们的灵魂,将自负与狂妄的酒精植入身体。示例二:故步自封是一根锁链,它窒息着我们的思想,将保守与落后的铁锈嵌进肌肤。(也可从正面立意,只要符合题干要求即可)6. 追求梦想型; 丧失自信型; 自闭依赖型(家庭溺爱型); 迷失自我型。7. (1) 通过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达时序变迁。突出等候之久,为下文抒发惆怅之情作铺垫。(2) 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3) 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8. (1) “欲”。它巧妙地写出了黄昏时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刹那之间的景象。(2) 用典。下阕用了三个典故: 诸葛亮指挥战斗的形象。借此暗示自己当年抗击金兵时潇洒风度,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楚辞中的招魂篇。借此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举难以实现的满腹哀怨与牢骚。 杜甫诗中“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现对议和派的强烈控诉,以及自己一身落魄蹉跎的痛苦心境。9. (1) 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2) 比喻。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 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雪景的美丽反衬战况的惨烈。(3) 对边关将士的同情; 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10. (1) 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动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山村人烟稀少,突出静。(2) 暗写山村没有遭受战争,表达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3) 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表现出诗人暮过山村时的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11. (1) 吾尝终日而思矣(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 惑之不解或师焉(4) 戍卒叫函谷举(5)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6)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二轮专题集训(四)1. (1) 稀疏的柳影和南飞的大雁。(2) 颔联写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表达闲适自得的心情;颈联写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3) 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意。 2. (1) “疑”即“怀疑”,表面是对春天未能到来的失望和春天究竟能不能到来的疑虑,实际体现了诗人被贬时的期待和失望之情。(2) 被贬官的压抑和落寞;谪居偏远之地不能沐浴皇恩的失意;客居他乡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疾病困扰带来的痛苦和感伤;回顾往事而产生的自解和自慰。3. (1) 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 “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2) 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的景象,也写出了作者的凄伤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4. (1) 交代登山时的情境,并点明题意; 点出登山时间,重阳在即; 引发情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2) 通过满城的风雨、苍茫的大江、薄暮的潮声等自然景观和老眼昏花、孤独登高等个人境况表现了诗人的“断肠”之感。(3) 由身世飘零的悲凉,年华已逝的叹惜,理想抱负的执着,到壮志未酬的感慨,宿命相怜的嗟伤。5. (1)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的怅惘、孤独的情感。(2) “山鸟”喻指那些只求一时的欢乐和和平,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井梧”喻指那些看到暂时繁荣背后隐伏着危机的、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3) 一般古人写悲秋大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情,写别恨,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个人得失不萦于怀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6. (1) 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2)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视觉:“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听觉:“番腔”“戏鼓”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3) “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海上心情”是自己志之所向,指自己忠贞不改的民族气节。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