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自主学习】1、 学习目标2、 知识梳理(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和过程。2.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 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3)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 的运动。3. 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 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 来说没有发生运动,或者说物体在 内没有发生某种特殊的运动。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2)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只承认绝对运动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诡辩论。(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本质的、 、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是 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是 的。(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 ,二不能违背 。人可以在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精讲点拨】1.明确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包括两方面内容(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或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割裂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错误(1)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并且往往把这种运动归结为外力推动的,即把物质运动的原因看中作是物质之外的力量造成的。(2)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把运动看作是精神的运动。3.不能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积极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作用,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生积极作用的条件,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生积极作用,造福人类。但这不能说明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4.规律是客观的,规律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规律是否起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和后果都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有关。正是因为规律的条件性,才决定了人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但绝不是改变规律本身。5.不能认为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人们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却不能改变规律本身,同时规律的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了能否取得积极效果,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了取得积极效果的程度。【合作探究】(要求:分组讨论,互补完善;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探究活动一)情景:1.南朝诗人王籍有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宋朝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问题: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探究活动一)情景:2.地球自身引巨大,但我们的宇航员挥舞着五星红旗在太空漫步;月球离地球有38万千米之遥,我们的“嫦娥二号”依然绕月舒广袖;火星离人类异常遥远,但我国已具备自主火星探测能力,有望在2013年实现火星探测器发射。问题:有人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人们是可以创造和利用规律的。你如何认识这种观点?【归纳小结】(思维导图)【当堂检测】(要求:限定时间8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1.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个观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a b c d.2.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统一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3.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形式4.最高决策层不止一次地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上述“五性”主要说明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物质与运动是统一的c.人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5.如图是题为呵护共同的家园地球的宣传画,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规律 b.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被认识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主观题: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白居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宋 陈与义白居易和陈与义的古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参考答案合作探究题:1. 赞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因为它以动衬静,动中有静,显示了大自然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而“一鸟不鸣山更幽。”只看到事物的静,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探求宇宙的奥秘,并不能表明人们可以创造规律,而是表明人们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当堂训练;选择题:1.c 2.c 3.a 4.d 5.a. 主观题:(1)白居易的诗:说明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