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 岳麓版必修2问题导引学习感悟【使用说明】1、用20分钟时间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尤其是勾划课本中的图片、小字及结论语,梳理基础知识,对背景、主要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性质、影响进行记忆。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b层完成“”a层完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点。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影响;知道皇帝制度的由来和特点,认识郡县制的演变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获取历史信息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深远影响。【学习重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学习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1)约 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2)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从夏开始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即 制(它取代了原始社会的传贤的禅让制)2.商朝:(1)大约公元前 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2) 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3)政治特点:商王控制着内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与其他各附属国形成 配的关系;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二、封邦建国1.西周的建立与巩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 。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使政局稳定下来。2.西周实行分封制:(1)含义:分封制又称 ,是指周王在保证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2)内容: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地区由 直接统治;王畿以外地区,分封 、 、 、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是分封的主体。受封诸侯必须对周王尽义务, 较商朝更为明确,由此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3)影响:西周的 不断扩大;西周各封国与王室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以此确立了 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形成了 “ ”的等级序列。三、宗法制度1含义与目的:宗法制是周人把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制度,其目的是巩固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 上的矛盾。2内容:以 为核心;规定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的; 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3作用和影响: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防止 ,强化了王权。四、维护工具:制定了各种 ,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标准。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四、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一)背景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1)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2)兼并争霸战争不断,大量诸侯国被吞并。2战国:公元前 475 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国国君改号称“王”,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二)统一1条件: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强大。2统一: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建立: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 1皇帝制度(1)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自称“皇帝”,总揽国家的立法、司法、军事和行政大权。(2)皇位世袭制(3)皇位独尊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1)职能: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2)作用: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确立:秦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2)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3)特点: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4选官制度:制定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和颁布秦律(1)特点:十分细密严苛(2)作用: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六、影响1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3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预习自测】一、单选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秦国 d秦朝2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3抛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同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包括 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a、 b、 c、 d、4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5秦统一后设置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知识树】【我的疑惑】【自主合作探究】一、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材料二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2)上述政治制度有何作用?你如何评价它?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一二与西周时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2)柳宗元对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材料四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3)根据材料四,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试比较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当堂达标】1.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2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3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人口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4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法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5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6“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拓展延伸】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其发展历程如何?应如何评价这一制度?(1)形成原因: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农民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政治上:秦的统一是政治前提。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2)发展历程:这一制度在战国时期萌芽,秦朝时期进一步确立,西汉得到巩固,隋唐时得以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强化,清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达到顶峰,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3)评价: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国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如修筑长城、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生产工具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消极作用: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智慧运营管理技术创新研究报告
- 2030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报告:技术创新与人才引进策略
- 新员工入职培训策划方案及教材设计
- 新能源行业2025年人才技能提升与引进规划研究报告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专题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专升本模考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身结构轻量化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计划)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仓储库房租赁合同范本(含合同生效条件)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纳米抛光浆料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近十年中职试卷及答案
- 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7~9)年级
- 商业装修手册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化成熟度测评
- 股票k线图入门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