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4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李凭箜篌引学习目标1.熟读揣摩;背诵全诗,牢记名句。2.了解李贺及其诗歌,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艺术技巧。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南园十三首(其六)李贺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赏析慨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是这首绝句的命意所在。这首诗比较含蓄深沉,在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首句叙事兼言情,满腹牢骚通过一个“老”字倾吐出来,炼字的功夫极深。次句写景,亦即叙事、言情,它与首句照应,活画出诗人勤奋的书斋生活和苦闷的内心世界。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三、四两句若即若离,似断实续,结构非常精巧;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诗文沦落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一、作者简介李贺(791817),字长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河南福昌,是唐代诗坛上一位天才早逝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长在中唐后期混乱动荡的年代,虽为皇族后裔,但终生穷困潦倒,因避父讳,不得应考进士,只做过三年九品奉礼郎,死时年仅二十七岁,存诗二百三十三首。李贺诗歌无论铸词造句、辟境创调皆独树一帜,不同凡响,力求做到构思奇特、意境奇特、想象奇绝。二、背景简介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颓废(tu)啼叫(t)箜篌(kn)啜泣(chu) 老妪(y) 蛟龙(jio)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吴丝蜀桐张高秋:演奏李凭中国弹箜篌: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昆山玉碎凤凰叫:形容乐音清脆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清丽石破天惊逗秋雨:引4文学文化知识。李贺,字长吉,陇西成纪人。作品有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雁门太守行等,诗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被后人誉为“诗鬼”。一、整体把握1试概括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不超过25字)答:_答案再现了李凭弹箜篌的美妙乐声和感人的艺术效果。二、细部探微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答:_答案都是兼具“以声类声”和“以形类声”两种属性。“玉碎”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凤凰叫”形容哀怨,分别给人以山崩地裂和孤凤哀鸣的形象感。“芙蓉泣露”形容乐声凄凉,“香兰笑”形容乐声欢快愉悦,分别可以唤起露滴残荷与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3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答:_答案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箜篌声具有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艺术效果。一、中心主旨这首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二、写作特色1通过感受描写音乐。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热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至文”,是有道理的。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2想象奇特,瑰奇绚丽。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昆山”两句,从正面写乐声,前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后句以形写声,着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以下八句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沉浸在寒光之中,然后写高处远处:天帝受惊,五彩石破裂,神妪佩服,老鱼腾跃,瘦蛟起舞,吴刚废寝,露湿玉兔。以形写声,选用的物象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并且动静结合,高潮跌宕,惊心动魄,发人联想。下文也是写音乐的名篇,请与本诗比较阅读,看在描写音乐方面有何异同。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龙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地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然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节选自老残游记第2回)比较鉴赏相同点:(1)都描写了欣赏音乐的过程,(2)都运用了瑰丽的词采、大胆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不同点:李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而老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把短暂的生命铸成永恒韩颖李贺,一个短命天才,在本是人生最灿烂的年华撒手人寰;李贺,一个中唐诗鬼,把诗歌看成生命之所系,“呕心”经营,自成一家。李贺的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奇险之中而杂以艳丽,崎岖而进为幽冷哀艳,阴气森森,风格奇特,被世人称为“鬼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显然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作为唐朝皇室的后裔(他的家世可一直追溯到唐高祖李渊的叔父大郑王李亮),他会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感情与唐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也自有一番安史之乱后振兴李唐王朝的雄心壮志;第二,父亲早逝,家境中衰,作为丧失贵族特权的王孙,作为李姓的长子,他需要出来支撑门户,而要重振门户,他就得应举求仕。所以,18岁初入东都的李贺,是带着虔诚的儒家思想,企图积极进取考取功名的;因而他考取功名,为的是获得官爵、奉亲养家、报效祖国。可以看出,这时的李贺早已深深地打上了儒家哲学的烙印。有诗为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男儿屈穷志不穷”(野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其五),甚至想到“一朝沟垄出,看取拂云飞”(马诗十五),“世上英雄本无主”(浩歌)。其积极入世的态度,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正是传统的儒家哲学所主张和倡导的。生命通过艺术而获得自救当他固执地认为他这个“唐诸王孙”理所当然地应当通身显贵时,现实的反差却把他推入一个深渊。嫉妒他才能的人以“父讳”为由使他失去了科举考试的资格,朱自清李贺年谱记载:或毁贺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辩,然贺卒不就试,归。为了施展抱负,李贺必须走上传统的儒家道路,可是传统的儒家势力却在排斥他,这样,李贺在其求取功名的第一步上就摔了一个大跟头。李贺顿时感到周围空气里的沉重像铅块一样向他侵袭来。与此同时,疾病与贫穷也一刻不停地侵扰着李贺脆弱的神经。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获得自救。”(悲剧的诞生)而李贺生命的欲求在遇到现实的阻碍时,正是通过诗歌这种艺术而获得自救的。在仕途之路宣告失败后,他的许多幽峭孤深的作品正是他的生命情绪的表现,是内在性格的外化。因此李贺诗歌的艺术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色彩感。“写绿,有寒绿、颓绿、凝绿、丝绿、静绿;写红,有笑红、冷红、愁红、老红;写雨,有红雨、香雨写泪,有红泪;写春有古春。”“只留下红红绿绿的色彩和璀璨夺目的散珠。”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诗人思想的炙烈,这种感觉和观摩凡高的画的感觉近乎相同,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难以抵挡。尽管是炙烈的色彩,但给人敬畏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艳”。(2)对音乐描写的淋漓尽致。李贺最为著名的诗歌中不能没有李凭箜篌引。全诗不从正面着力描写李凭的弹奏功力,却从侧面进行大胆的想象,来夸饰李凭音乐艺术的高超。试想,李贺本人如果不是对音乐有很高的理解,又怎么能写出如此著名的篇章。(3)对现实之外的大胆想象。仕途的失败使李贺把生命的理想寄托在梦中:天仙、玉女、苏小小、何麻姑体弱多病使得李贺对死亡异常地敏感,在他的许多诗中描写了幽冥界的种种,他甚至猜测自己死后会不会去一个相当公正的世界。皈依哲学:让短暂的人生成为永恒当一个人生活安定的时候,他自然无暇去考虑有关生命的意义,但当痛苦降临时,人便愈加接近自己生命的存在。李贺便是如此。仅仅把人生不幸、痛苦遭遇诉诸诗歌艺术是不够的,在岁月的流变中逐渐沉淀在人心中的是哲学的思考。诗人已经开始对人生厌恶了,于是他寄情仙界,梦遇仙妹。仙界那种生命的无限性深深地吸引了他,因而他的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了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天上谣里,作者描写了天国乐园的优雅、天庭的美好景象。“这里(天庭)不是无限的时间的持续流逝,而是一种无时间性,一种超时间、超感知的存在。”因此,末两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天界之怡然自乐、天时之凝定不迁与人生流光之促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命有限性在自然与天时之间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李贺荒诞奇诡的想象之外,隐藏着的竟是人类恒久的时间意识。在经历过人生之大不幸后,在这场考仕风波平息后,李贺开始探讨有关生与死的问题,并在生命本能的呼唤下,最终找到了自我的精神家园的归宿在哲学的世界寻求生的永恒。时光的流逝使李贺感到恐惧,诗人很清楚地知道人生命的有限性,但他仍要寻找一种永恒来寄托自己的生命。于是,在李商隐所写的李贺小传里,李贺临死前,曾有一个穿着红衣服的仙人驾着“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云:“当召长吉。”并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颓唐(tu)啼叫(t)缔造(d)挣脱(zhn)b神妪(y) 沤肥(u) 怄气(u) 讴歌(u)c蛟龙(jio) 渐染(jin) 症结(zhn) 毗邻(p)d谄媚(xin) 信笺(jin) 粗犷(kun) 剔除(t)答案b解析a“颓”读tu。c.“渐”读jin。d.“谄”读chn,“犷”读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彩纯粹妍媸毕露言简意赅b琐屑意蕴稗官野史千锤百练c辉煌惶恐道听途说融会贯通d衰落衷情街谈巷语惨酷无情答案c解析a彩采。b.练炼。d.惨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李凭箜篌引引:古代一种诗体标志b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指弹奏的时间c芙蓉泣露香兰笑 芙蓉泣露:形容乐声惨淡d昆山玉碎凤凰叫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凝重答案d解析昆山玉碎:形容乐音清脆。二、文本阅读4阅读本课,完成下面的题目。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答:_答案“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清脆,“凤凰叫”写声音的和缓,“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惨淡,“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清丽,有形神兼备之妙。三、课堂延伸5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驻马听吹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蕴不绝,妙笔!答案ab解析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b.说作者听“戍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2)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答:_答案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6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李贺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注李贺曾以“龙材”自责,希望自己能像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楚辞:代指诗人自己创作的歌诗。(1)诗的第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2)诗的末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1)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