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doc_第1页
【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doc_第2页
【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doc_第3页
【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doc_第4页
【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随堂演练巩固对流层中的上升流会使飞机在飞行中颠簸。导致对流层空气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中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完成12题。 1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 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 0006 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 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 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3 000米以下递减率大约为10 /1 000米,远大于6 /1 000米的垂直递减率,3 0006 000米的递减率约为8 /1 000米,也远高于垂直递减率,故选b项。 【答案】 b 2飞机可在5 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abcd 【解析】 从图可计算出,表示的递减率都大于垂直递减率,则这三处的大气运动显著,而图06 000米温差,只有35 左右,递减率低于6 /1 000米的垂直递减率,对流运动不明显,故飞机在此处5 000米高空可平稳飞行,选d项。 【答案】 d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babdc ccdabdcdba 【解析】 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a处的气压高于b处;近地面的气压分布与高空相反,即d处高于c处;且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故四地气压值的正确排序为dcab。 【答案】 a 4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 向高纬凸出 向低纬凸出 向北凸出 向南凸出 abcd 【解析】 近地面大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即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故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即向北凸出。 【答案】 a课后作业夯基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bc d 解析: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排除;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排除;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选择b项。 答案:b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层顶部b层底部 c层中部d层 解析: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一电离层(海拔大约85千米处),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答案:d 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 时成为露。 答案:d (2012山东德州模拟,34)读图,完成45题。 4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 【解析】 依据题意甲地有下沉气流b,乙地有上升气流d,说明甲地相对较冷,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气流垂直运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低,而丁处气压则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高,故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 5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 a造纸厂b水泥厂 c家具厂d电子厂 【解析】 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b项。 【答案】 b 图1为某城市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显示0米与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气压高于地 b地气压低于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 解析:正常情况下,垂直方向上,大气层中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果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会降低,高空气压会升高,这样近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会缩小;反之,近地面冷却,空气会下沉,近地面0米与高空600米的气压差会增大。图2中甲地0米与600米的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空气下沉,乙地空气上升,故甲地近地面的气压高于乙地,即地的气压高于地。 答案: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下沉气流 cc处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下沉气流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判定b是下沉气流,d是上升气流。 答案:b 8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 b甲地是商业区,乙地是工业区 c甲地是郊区,乙地是城市 d甲地是果园,乙地是菜地 解析:根据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过程,且气流d上升,气流b下沉,可以判定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 答案:c 9读”800米高空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各点气压154 b4点所对应的近地面气温较低 c在800米高空空气如果做水平运动,将由5流向4 d4地气压的形成,是由于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运动的结果 解析:某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则气压高,反之则气压低,图中气压最高的点应是4;4地气压高的原因是由于近地面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所致;由于4点气压比5高,所以水平运动的空气是自4流向5。 答案:d 10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abb cc dd 解析:影响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气压梯度力。从图中看出,两图比例尺相同,a、c两地等压线较密,可排除b、d,两图等压线间的差值乙图比甲图大,故风力最大的为c地。 答案:c 11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数值;而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因此可知a为地转偏向力,从风的偏转方向可看出为北半球。 答案:b 12读下图,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解析:该图表示地面与高空之间的热力环流,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e处气温比h处低;气压高低排列为ghef;地面气流自西向东运动要发生偏转;e处的高度也就是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最高可达1719千米,不会高达120千米。 答案:b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的气压低于c点 ba、e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 ca、c两点之间气流的性质为寒冷干燥 dc、e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 解析:a、e由于是裸地,因此气温低,气压高,而林地空气较为温暖,因此气压较低;水平方向气流由a、e两地流向c,b、d两地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分别成为西北风和东南风。而a、e处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裸地由于干冷,因此其吹向林地的气流寒冷干燥。 答案:c 14下图是上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 解析:a处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地面为高气压,等压面上凸,a处对应的高空为低压,等压面下凹。c处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地面为低压,等压面下凹,c处对应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b、d两地不是高压或低压中心。 答案:c 15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被带入城市 避免城市的污染物被带到郊区 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bcd 解析:城市市区与郊区之间存在热力环流,形成城市风,地面由郊区流向市区,高空由市区流向郊区。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一方面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另一方面阻挡郊区工厂的污染物随城市风的地面部分被带入市区,起到卫生防护带的作用。城市的污染物从高空被带到郊区,地面的生态林不起作用。要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应该在市区绿化,而不是在郊区。 答案:b 二、综合题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 (2)该图主要表示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c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 ,结果是 ,造成的危害是 。 【解析】 从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箭头指向可判断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图中体现大气热量还给地面,因此应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保温作用会增强,可导致全球变暖。 【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保温作用 (3)增强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全球降水及干湿状况变化17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气压名称:甲 ,乙 。 (2)图中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在图中标出a、b两地的风向。 解析:从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看出,甲为低压中心,而乙为高压中心;a处等压线相对较密,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大于b处。由于图示为北半球,故风向向右偏。 答案:(1)低气压 高气压 (2)a a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3)a处为西北风,b处为东南风。 18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完成海陆风示意图。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而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