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志鸿优化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志鸿优化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志鸿优化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画出“线段图”找相等关系2会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教学难点:借助画“线段图”寻找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学情分析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熟悉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前几节课又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些运用方程模型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演示追赶过程,更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方程的作用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已能利用线段图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并且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中,已初步感受到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究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气氛较浓教学目标1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2能充分利用行程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4培养学生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转换的能力教学方法教材首先由一个实际实例“追赶小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画“线段图”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时是让学生根据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互相启迪、合作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设计说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追赶小明”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便于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 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钟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以180米/分钟的速度去追小明问题1:爸爸能追上小明吗?问题2: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问题3: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请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解决这些疑惑教学说明出示主题故事时,问题1、2、3事先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先问学生听到这个故事后想知道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关注爸爸能不能追上小明、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在距离学校多远的地方追上小明等等根据学生关注点提供质疑的时机,唤起学生“主角”意识,同时提供广阔的思维和探究平台二、探究学习设计说明列方程解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分析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明白了数形结合的好处,教学中可以适当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加以渗透,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对三种语言进行转换的能力1亲身演示,自主探索师:这是行程问题中的追赶问题,我们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明和爸爸来演示一下追赶的过程2语言描述师:根据刚才的演示,你发现了哪些等量关系?(1)爸爸要追上小明,爸爸的速度与小明的速度关系怎样?(2)爸爸从家出发到追上小明时,两人所用的时间有何关系?(3)两人所行的总路程有何关系?3图形语言师:如下图,你能用简单的“线段图”表示演示的追赶过程吗?4建立方程模型,得出结论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呢?“线段图”反映了怎样的等量关系?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根据题意,得80580x180x.解得x4.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钟(2)因为1804720(米),1 000720280(米)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教学说明在学生亲身体验追赶过程的基础上,比较容易画出“线段图”,可以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适当帮助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充分利用生活实践自己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考空间,亲身体会数学变式问题的趣味性,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三种语言的转换在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过程中自然渗透、自然转换,让学生体会各种表达方式的优越性另外,求爸爸追上小明时离学校还有多远,由于学生的思路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法就不同,有“总路程减去小明走过的路程剩余路程”,即1 00080(45)280(米),也有“总路程减去爸爸走过的路程剩余路程”,即1 0001804280(米),出现这些不同的见解,教师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拓宽学生思路三、思维拓展设计说明改变引例情境,学生通过展开讨论,动手画出线段图,在进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中,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不同的思路就会出现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列出不同的式子两个拓展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凸显“线段图”的直观演示,是建立方程的有利工具拓展1:如果爸爸要赶在小明进校门之前把书送到,那么小明爸爸的速度最少应为多少?拓展2:若当小明到校后发现忘带英语书,打电话通知爸爸送来爸爸立即以180米/分钟的速度从家出发,同时小明以100米/分钟的速度从学校返回,两人几分钟后相遇?答案:拓展1:解:如上图,设小明爸爸的速度最少应为x米/分钟根据题意,得x1 000.化简,得7.5x1 000.x.因此,小明爸爸的速度最少应为米/分钟拓展2:解:如上图,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根据题意,得180x100x1 000.化简,得280x1 000.x.因此,两人分钟后相遇教学说明(1)学生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建议教师让学生板演“线段图”,通过展示不同学生的“线段图”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让学生去体会怎样画“线段图”等量关系表示的更清楚,同时,提示学生体会提出的问题,边解决问题,边在图上标注一些相关的点,为了说明方便,也可借助字母表示点,这样经过再次补充,充实自己的线段图,结合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同时丰富了画“线段图”的体验及画图技巧(2)拓展2的情境由追击变成了相遇,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一下找不着思路教学时让学生亲身体验相遇过程,同时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边引导边提问,逐一解决,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出思路,解决问题(3)及时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对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进行总结 四、总结反思学生们思考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与方法两方面去概括知识方面:1向学生们进一步指出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2列方程解应用题设、列、解、答四步骤要齐全方法方面:1要借助“线段图”分析,寻找数量关系2注意抓住其中不变的量3对于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分析,借助“线段图”比较容易理解,借助方程更易求解同时,要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评价与反思1教师是教材的主导者和创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方法是教学的主线本节充分利用教材引例资源,让学生运用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动手画图、合理表达等手段进行知识探究在此基础上,改变实际问题情境进行变式思维训练,丰富学生画“线段图”的体验及画图技巧,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2本节采用了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有所不同,这里需要教师灵活引导,先解决易解决的问题,先易后难,教师适时点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解答之后可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此时学生也能得到成功的喜悦3这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结合的魅力,能感受到列方程解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常常需要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译转换4本节课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