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菲薄/斐然 沮丧/狙击手 炽热/改旗易帜b嫉恨/狼藉 唠叨/痨病鬼 旋风/泫然流涕c胸脯/花圃 镣铐/瞭望塔 模糊/顶礼膜拜d笞刑/怠慢 赡养/禅让制 缄默/间不容发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必修四教科书中,我们将看到人生舞台上惊心动魄的灵魂表演和生命的呼喊,去探索人生应恪守的准则。b我梦想,在种族主义者猖獗的阿拉巴马州,有一天黑人男孩女孩,或白人男孩女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c我们并非孤军作战,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人们。d这位大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惶恐,10年后,他总要承担起老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他的父母会是怎样的境遇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陈情表一文流露了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真情,也是其长歌当哭的至性之语,读来感人肺腑,让人为之呜咽。 b“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掷地有声,它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类的礼赞。 c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面对自然悲剧,芸芸众生的反抗则显得孤立无助,然而人们未必就因此倒下。 d当一个人真正懂得了应该为什么而活着,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棘手的问题,相信都会迎刃而解的。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过错) 勒兵下令军中曰(约束)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举起)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栽种)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有能生得购千金(悬赏征求) d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辞别) 视清季有加(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年成不好,荒年)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_。 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 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 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a. b c. d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b.宋词按其作品的风格习惯上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苏轼、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南宋词人柳永和李清照则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c.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温韦”即温庭筠、韦庄。 d.呐喊茶馆子夜雅舍小品翡冷翠山居闲话围城分别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老舍、茅盾、梁实秋、徐志摩、钱钟书的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老子也是赞同以法治国的。不过,他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方略是依据于道的,是与依道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依道治国的方略在汉初和唐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国泰民安局面。不过,汉初和唐初的依道治国只是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精兵简政等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而已,与老子的依道治国所需要的政治基础和确定的目标相距甚远。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7下列关于“无为而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它原则上不同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一种体现着高超政治智慧的治国方略。b“无为而治”也就是“依道治国”,它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道”,这里的“道”体现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遵循着“自然无为”的原则。c“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归结为一点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百姓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 d“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政府不干预。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即依天道治国;同时还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强调了客观公正的理念。b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它以人为本,想百姓之所想;对待百姓一视同仁,对于不公正现象,主张顺其自然。c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统治者守道、无为、好静、无事。为政者自身纯正清净,百姓自然正直,为政者自身无欲,百姓自然朴素。d“无为而治”中的“无为”有两个含义:一是顺应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及愿望,不强制;二是依道对百姓加以引导和辅助,不能横加干涉。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道治国决定或影响着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因为依道治国涉及的是国家全局性问题,而后两者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b依道治国的目的是实现百姓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目的则是要求百姓遵从既定的规矩,从而稳固政权。c依道治国的治国方法是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则是以统治者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d历史实践证明,老子无为而治的方略,可以取得民富国安的大好局面,因此我们当前的政府,也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三、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仲舒为人廉直。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注释】泄庸、种、蠡:均是勾践的臣子。 五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 三王:指古代的贤王。 武夫:即“珷玞”,似玉的石头。 希:观望,看。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治:研究b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 事:奉事c于是下仲舒吏,当死 当:应当d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隆:尊崇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归而有忧色童子莫对,垂头而睡b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仲舒以礼谊匡正 丹不忍以己之私伤长者之意d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使得毕使于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易王向董仲舒求教,董仲舒在回答时提到了柳下惠、五伯等人,目的是告诫易王,遵循仁义,不可施行诡诈之术。b主父偃嫉妒董仲舒,偷出了他的草稿交给皇帝,又因为董仲舒学生的失误,结果导致了董仲舒险些丢掉性命。c公孙弘为了打击报复董仲舒,故意向皇帝推荐董仲舒去相胶西王。董仲舒害怕惹祸上身,就借生病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d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朝廷也非常重视董仲舒,经常派人请教于他。董仲舒死后,他的子孙都做了大官。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3分) (2)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3分)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 四、古诗词鉴赏(10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赵令畤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注释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 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2分)答: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4分)答: (3)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4分)答: 五、名句默写(10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_。(西厢记长亭送别)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定乎内外之分。(逍遥游)3)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_。(庄子)4) ,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5)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蒲松龄)7)诗有之:“ ,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史记孔子世家)8)将顺其美,_,故上下能相亲也。(管仲列传)9)江东子弟今虽在,_?(题叠乌江亭)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6.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生也如跨栏人生也如跨栏。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 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北京奥运会在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这些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 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 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选自哲理2011年第四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b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虽然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但大部分人仍能以宽容、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他。c因伤退赛的刘翔,面对挫折、责难、误解曾经情绪低落,甚至不想参加比赛,这样写更显内容客观、真实,刘翔的形象也更为丰满。d“父亲”的话有理解,有安慰,有疏导,也有期待,正是这番话,解开了刘翔的心结,使他彻底地战胜了自己。e作者采用“卒章显志”的笔法,于结尾处点明了文章主旨: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2)结合传记内容,简要分析刘翔能够在挫折中“跃上辉煌之巅”的原因。(6分)_ (3)刘翔为什么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_ (4)刘翔在挫折中跃起的故事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8分)_ _ 七、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敬畏,本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指恭敬有礼,“畏”指心存忧惧。(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宋吕祖谦)(3)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恢复人对自然的崇敬心理。(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但是如今有些人已经或正在失去敬畏之心,有的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有的失去了对真理的敬畏,有的失去了对人民的敬畏,有的失去了对历史的敬畏,有的失去了对法度的敬畏,有的失去了对道德的敬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感悟及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以“敬畏”为题,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 (b项j,lo,xun。a项fi,j/j,ch/zh;c项p/p,lio,m;d项ch/di,shn,jin)2c (a. 搭配不当,“生命的呼喊”是看不到的。 b. 表意不明。“或”改成“和”。d. 成分残缺。“精神赡养”后加“的责任”。)3a ( 长歌当哭,指用放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之情。)4a(“过”应为“责备”。)5. c (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中心话题是对于“知识”的认识问题。整段文字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前半部分是正面论述,后半部分是反面论证。在论证中,前半部分采用第三人称,后半部分是第一人称。)6. b(柳永是北宋词人)7d(“政府不干预”错,原文是“尽量减少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8b(“主张顺其自然”错,原文是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9d(“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错,原文是:老子并不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国”。)10c(应为“判罪”)11d(d项均为“介词,在”。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接关系;第二个连词,表修饰关系。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是介词,因为。)12c(董仲舒是接受了任命,因为惧祸,不久就辞职了。从下文“凡相两国”也可看出他是做了胶西王的相。)13(1)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尚且还对此感到羞愧,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初中物理教师招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金华义乌稠城中心幼教集团招聘教师、保育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房人工费承包协议
- 2025秋季新疆哈密市伊吾县“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1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专业课程培训及合作合同书
- 2025江西上饶市广丰区科学技术协会驾驶员劳务派遣招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农业种植合作管理协议书
- 2025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北京八十学校招聘4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山东能源集团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技能操作岗位人员招聘(20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招聘名校长、名优教师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商务数据分析与处理》高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专业)继续教育习题及考试答案
- 工程派工管理办法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1.4分数乘法运算律及分数乘法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 校服供货考核管理办法
- 生活物资供应协议合同书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件
- 初中班级管理课件
- 住房公积金稽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