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1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2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3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4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题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c家族观念流行 d散漫自私意识2.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3. 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a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4.“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地政府”这是伏尔泰对中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的评价(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世官制 5.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c.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6.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西汉设立中朝 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 b c d9有学者指出: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以下选项能够体现古典民主“幼稚”的是( )a大国众民型民主b全体成年人的民主c男女平等的民主d直接民主10.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11.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下列事情不可能做到的是( ) a被选举为执政官 b领取工资 c和妻子一道参与讨论城邦的重大事务 d参加立法12.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小国寡民13.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自己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成文的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4. 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b.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c.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d.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15.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16. 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其中“巴厘满”即( )a.内阁 b.首相 c.议会 d.法院17. 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议会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18. 2012年2月美国白人协警齐默尔曼枪杀黑人马丁,未被追究任何责任,佛罗里达州法院在美国民众抗议浪潮中重启此案。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理后,认定齐默尔曼无罪。全美各地再次引发强烈反响和抗议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态:“要是我有一个儿子,一定长得像马丁。”以此来安抚民众情绪。这表明在美国( ) a总统可通过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b民众可通过舆论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c国会可独立修改并通过法律d法院在各方权力冲突时按法律独立审判19.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君主派势力强大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 共和制将被君主制代替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20. 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21.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家元首”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22. 菲利浦约瑟夫在列强对华外交中写道:“它揭开了(英国)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锁国的破产。”它当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23.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 倾销鸦片 b. 传播宗教 c. 输出资本 d. 打开市场24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25. 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26.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d.增辟通商口岸 27.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b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c使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28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 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9.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 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30.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显明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五四运动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31.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 美国“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但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当局或乡镇官员会同治安法官,根据当地的需要,规定本地的社会生活细则,公布有关公共卫生、正常秩序和公民道德的守则。”引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4分)其优点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自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 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材料三 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材料四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请回答:(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6分)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31(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4分)其优点是什么?(2分)32(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6分)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110,adbacdcbda11 20,ccbdacbdbd 21 30,caddbbccda3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削弱地方权利;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每点2分,共4分)(2)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每个朝代2分,共6分)(3)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每点2分,共4分)(4)美国重视加强中央集权,但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地方可以颁布自己的法律、法规、守则。(4分)既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