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乒乓球训练日记第5集:反手连续快拉_教学视频摘要:今天的训练内容是反手连续快拉,我们从脚下步法、连续性还原性、转腰发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一、反手拉球要注意脚下调整、步法衔接、还原连续性 反手的连续快拉相对于正手而言,在发力和控制上面难度要更高。正手可以将手臂向右侧打开,而反手却位于身体前方,球过来短了、长了都需要双脚快速地进行调整,否则就很容易错过最佳的击球时机。所以我们在练习反手快拉的时候时刻要调整双脚的位置,保持最佳的击球距离。很多球迷朋友为什么反手拉球技术学不好,最关键的不在于手上,而是在于脚。很多业余爱好者的步法是很差的,反手对步法的要求非常高,前后步法的调整,左右步法的调整,以及脚下重心的微调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球友呢打完一板球就不管下一板球的衔接,所以很难连续起来。那么今天我们看训练视频的时候就要注意提高这个还原的意识以及衔接的意识,要时刻想着准备处理下一板球,动作尽量控制小,不要甩太大,能收住就收住,有很多人拉球时候手臂象正手一样的甩动太大甩完了以后很难还原,所以很难衔接起来。二、正手和反手拉球转腰、脚下蹬转的区别 反手快拉不象正手,腰部可以充分地进行转腰发力,反手的拉球更多的使用的是拧腰,腰部有转动,但是转动幅度不大,转动幅度大了就很难稳定。再一个就是双脚,有很多理解为就是一发力脚就一定要蹬转起来,但反手不可能象正手那样去蹬转,一蹬转重心就没有了,蹬转大了发力也不稳定。所以咱们记住在反手快拉的时候双脚尽量地在地面支撑好,趴稳,它更多的是一个内部的发力,脚下可以蹬转,但是脚掌不要大幅度地转动起来,要将地面趴稳,主要利用髋关节带动腰腹的力量进行发力。大家要体会到使用这个腰腹进行拧腰发力的感觉,我们之前有比喻过,这个发力有点象拧毛巾,有点象系麻袋,有点象扔飞盘、扔纸牌的这个动作。动作幅度小,但是发力要集中,这就是反手和正手的区别。三、反手拉球的连续性 再一个就是要提高反手拉球的连续性,这个连续性体现在几个方面:先保证吃住球击球拍面不要压太死 在处理球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能够吃住球,而不是一开始拉的时候就把拍面压得死死的,拍面先立多一点,保证能够迎到球,能够保证先吃住球,再去谈摩擦和发力。如果你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就把拍面压得死死的,靠胶皮的粘性,靠薄摩擦去蹭过去,那很容易漏球。先上台再提高出手质量是,你可以擦得很转,但你没有连续性。所以在刚开始练的时候,先不要求转,先求上台,你先把球兜上去都行,保证球在中远台。你先能在中远台把它拨上台以后,再来提高手腕的爆发力,再来加入腰腹的力量,脚下的蹬转,提高出手的速度,挥拍的速度。你的挥拍速度、出手质量出来以后自然就有了摩擦,自然就有了旋转。动作幅度控制小保证快速还原我们看一些国手在比赛当中反手快拉的时候,动作很小,没有大幅度地去甩动,但是回击过去的球质量非常高,速度很快,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爆发力好,他的挥拍速度很快,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非常小的动作来完成瞬间发力。因为在近台的时候你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引拍和考虑的,所以出手速度非常重要,湿父的反手也要多进行训练,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呢也是体现在脚下,脚下的移动,有时候球的落点变了,节奏变了,长短变了,可能我就很难去处理,总是手到脚没到,这也是很多球迷朋友存在的问题。全民学乒乓横拍篇第13.4集:反手加转弧圈球速成宝典_乒乓球教学视频摘要:本集我将教大家如何在一分钟内学会反手拉加转弧圈球,我们从四个阶段来逐一体会。第一个阶段体会重心的上下调节,也就是提拉弧圈球的动作;第二个阶段掌握手指手腕配合拧腰发力;第三个阶段学会收腹展腹配合拧腰发力;第四个阶段分清拉上旋和拉下旋动作上的区别。一、体会身体重心的调节发力 首先我们要体会到的是如何用身体重心来调节发力,我们第一步要学会最基本的动作提拉弧圈动作。利用身体重心的上下调整以及我们前臂的发力,把球先向上摩擦过来。这是提拉弧圈球的动作,所以我们提拉的时候,向上用力的比较多,摩擦的比较多。但是向前发力的不是很充分,手腕的发力也不是那么柔软和灵活,所以过去的球质量不太高。二、拧腰手指手腕的发力配合 第二步我们在拉弧圈球的时候,手臂放松,向下引拍多一点。然后多向我们的右前方发力,同时我们的拍面向前压,大拇指加点力把球拍顶下来。第二个阶段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手指的发力以及大拇指的调节,这一瞬间的压拍很重要,在触球的一瞬间手指发力调整拍面 、向前压,身体的重心由下向右前方发力。不要只往上顶。三、收腹展腹与拧腰的发力配合 腰腹的发力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收腹和展腹,我们体会收腹和展腹的力量时候,动作可以放松一点,只利用我们腹部的力量把球带过去。这时候手臂不加力都可以,靠我们腰部和腹部的力量,去体会腰腹带动手臂发力的感觉,利用腰部和腹部的力量把手臂给弹出去。四、拉上旋球、不转球动作上面的区别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学习一下如何反手去拉不转球或者有点上旋的球的动作。我们看一下反手拉下旋球和拉上旋球的区别。拉下旋球引拍要低一点,一般引拍低于球台的台面,挥拍方向向上多用力摩擦。拉上旋球我们引拍到与球台同高的位置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拉一般的上旋球或者弧线比较高的球,引拍的幅度不用那么低,引拍到与球台同高的位置压着向前去摩擦就可以了。拉这种球的时候,就不一定去拉加转了,你可以加点力拉前冲都可以,14集的视频当中我们会详细讲解反手前冲弧圈球技术。马龙的发球后侧身抢冲步法运用从下图来看,马龙发球之后,对手奥恰洛夫采用了搓长反手大角度的接球方式,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来球,马龙本可用反手拉的技术来应对,但是马龙采用了侧身强攻,这样情况下采用侧身拉冲的抢攻,就需要大范围的步法移动。马龙是如何做到这样大的有效移动的?奥秘就在于他侧身的步法移动方式,这不是一般情况下的简单并步侧身,而是两个并步连接的侧身步。马龙在还原后,立即用一个向左平行移动的并步向左移一步,再接一个略向左前上方移动的并步向左移动,落地后形成左前右后的正手利站位,在第二步移动的同时引拍准备抢冲。切勿在第一步移动时引拍,以免影响到移动的身体协调性和移动的迅捷性。有个高手与我打球,经常发出快速奔球,且带转与不转。请教老师,这种发球如何应对。您好,奔球是发球套路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我以前跟其他网友也解答过类似的问题。由于业余球友在反应、步伐取位等方面具有局限性,所以在比赛时,站位尽量不要过于偏反手位,往中间靠一些,保护好正手。对于奔球,主要是以速度和落点为主,旋转基本是弱上和弱下两种。如果来球向前的速度快,呈跳跃式,那么基本就是弱上奔球,接这种球时动作不要过大,引拍幅度要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外贸合同样本模板
- 2025年城区商业店铺租赁合同
- 公司收购合同协议
- 2025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榆林市吴堡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市皖西北(阜南)粮食产业园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85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京能集团锡林郭勒公司招聘21人(内蒙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跨学科地理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
- 四川省内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 客车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度麻醉科人才培养计划
- 2025-2031年中国电竞俱乐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 (高清版)DB52∕T 1450-2019 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规程
- 2025年中国石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风扇设计》11000字(论文)
- 《kdigo专家共识:补体系统在肾脏疾病的作用》解读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介绍及评估方法分享
- 网络协议优化与适配-洞察分析
- (输血科)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