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秦统一中国》(人教).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秦统一中国》(人教).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秦统一中国》(人教).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秦统一中国》(人教).docx_第4页
【同步练习】《秦统一中国》(人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 选择题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随朝D.清朝3.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4.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B.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D.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5.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7.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交子D.会子8.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如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 秦朝实行丞相制度 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 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A.B.C.D.9.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陵墓。 A.B.C.D.10.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之前已向全世界发布了本届奥运会会徽,它由“京”这个汉字组成。我国最早实现文字的统一是在() A.战国B.秦国C.秦朝D.西汉11.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讲述了人民检察官“反腐倡廉”的精彩故事。而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军机处12.下列选项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北方人民多次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汉朝时,我国四川地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3.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的“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 A.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B.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 C.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D.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14.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5.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 A.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 B.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铜钱 C.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 D.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 综合题问答题16.(1)观察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辽东B、临洮 (2)从图中可知,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秦朝的疆域广大,它的东、西、南、北各到达哪里?简述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8.(1)请在如图方框内填入下列地点的名称。 A秦长城西端的起点B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2)据图指出秦长城的走势。材料题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20.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中李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秦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文化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以什么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吗?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 -李贽史纲评要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材料三: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史记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初并天下”的“王”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并天下”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了哪些措施? (3)写出材料三中“长城”的东西起点。 (4)请写出材料四中秦朝统一后规范使用的货币及文字字体名称。 答案和解析【答案】 1.A2.B3.B4.D5.D6.B7.A8.C9.A10.C11.B12.D13.B14.D15.D16.(1)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的“万里长城”; (2)从图中可知,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匈奴,巩固北方边防。 故答案为: (1) (2)防御匈奴,巩固北方边防。 17.观察图片可知,秦朝的疆域广大,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综合概括即可如: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故答案为: 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作用: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18.(1)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秦长城西端的起点A为临洮;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故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B为都江堰; (2)观察秦朝长城的示意图可知,秦长城的大体走势东西走势。 故答案为: (1) (2)东西走势 19.(1)由材料“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可知翦伯赞认为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 (2)由材料“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可知司马迁认为秦始皇实行暴政,是暴君;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秦朝的赋税劳役沉重,导致了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3)由材料“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可知材料三采用的是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即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故答案为: (1)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 (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3)特点:全面性;一分为二。 20.(1)由材料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可以看出李斯认为造成天下混乱的原因是西周的分封制,应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因此材料中李斯的核心观点是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2)由材料“廷尉议是”可以看出,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3)依据所学,秦始皇在文化推行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故答案为: (1)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2)废分封,立郡县; (3)统一文字;小篆或隶书。 21.(1)由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统一六国。因此材料一中“初并天下”的“王”是指的是嬴政。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2)由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实行的统一度量衡和郡县制的措施; (3)由材料三“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秦朝北击匈奴,修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材料四是秦统一货币和秦统一文字图片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汉还统一文字,把小篆最为全国规范文字。 故答案为: (1)嬴政;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郡县制;度量衡; (3)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圆形方孔钱(或半两钱、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 【解析】 1. 材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反映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选项BCD都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B、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故选A 本题以过秦论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过秦论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末农民战争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故选B 本题以秦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史实。 3. 题干信息“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可知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李斯制定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把握秦统一文字的措施是把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秦朝先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4. 秦朝建立后,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材料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坑儒。 故选D 本题以鲁迅的话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鲁迅的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5. 据材料中“秦始皇”“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ABC均错误。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 故选D 本题以“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因此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郡县制。 故选B 本题以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为切入点,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本题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故选A 本题以胶东郡使用的货币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 因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因此其反映的秦朝的信息,分封制发生在周朝,推恩令发生在西汉,因此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因此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以出土文物“秦印封泥”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修建陵墓给人们带来是深重的灾难。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秦始皇历史功绩的知识; 本题以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0.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我国最早实现文字的统一是在秦朝; 故选C 本题以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会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最早实现文字的统一的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11. 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故选B 本题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2. 据所学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不符合史实的是汉朝时,我国四川地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 据材料文字“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达了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即至高无上的皇权产生的影响,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臣子的抗争精神、对君主的恐惧和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ACD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B 本题以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1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郡县由员央直接任免。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以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为切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