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l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了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史实多,所以就侧重讲“西汉”,“兴衰”就侧重讲“兴”。本课的重点子目是“汉武帝的大一统”。为什么汉武帝在位时能够形成我国第一个鼎盛时代?主要是因为汉初的统治者实施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且汉武帝运用自身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的长处与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这一系列的措施所造就的。汉武帝的大一统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 二、课程标准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l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归纳汉初的统治政策,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上的措施,知道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于方法:通过汉武大帝的主题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认识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l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l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播放视频:汉武大帝的主题歌最后的倾诉教师:歌曲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学生:汉武大帝 教师:是啊,是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是他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使汉朝进入到了鼎盛时期,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穿越时空,驶入汉朝,去了解汉朝的历史,学习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设计意图:通过这首气势恢弘的歌曲来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板书课题,解释“大一统”的含义。一、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展示:“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思考回答: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学生: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牲畜奇缺。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秦的暴政和连年的战乱造成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了解史实。(论从史出)教师:假如你是汉初的皇帝,该怎么办?学生: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税,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展示:图片汉文帝霸陵与秦始皇陵教师:对比以上图片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如何理解文景之治学生:观察图片,对比分析。 启发:成由俭,败由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教师:由于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仁政,重视生产,到了汉景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展示:“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教师: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文景之治时期的怎样的社会状况?学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粮仓丰满,府库的铜钱多的无法计算。教师:正是文景之治使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实,进而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汉朝的大一统创造了有力的条件。那么是谁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让汉朝进入到了鼎盛时期,我们共同走入汉武帝统治下的汉朝,去从中感悟汉武帝的风采。二、宏图伟业汉武帝的大一统展示:教师:说说你所了解的汉武帝的故事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汉武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重视人才的选拔,善于使用人才,在位50多年间,大刀阔斧地整顿内政,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开疆拓土,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实现了大一统,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汉武帝统治前期,由于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令汉武帝烦恼不已,共同去了解一下。展示:汉武大帝诸侯谋反片段教师:通过视频你看到的汉武帝的烦恼是什么?学生:王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设计意图:情景再现,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展示: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 教师:介绍诸侯国问题的由来。教师:组织学生组成“汉武帝智囊团”,出谋划策。学生:组成智囊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展示解决办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展示:削弱诸侯国示意图教师: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诸侯国问题解决后,汉武帝又有了新的烦恼。汉武帝新的烦恼是什么呢?学生:诸子百家说三道四,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展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教师: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学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推行儒学教育。教师:为了推广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并把通晓儒学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条件,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以后2000多年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学生:畅所欲言,分析两种做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讲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三、汉史春秋东汉的统治展示:西汉、东汉朝代更替示意图教师:汉武帝以后,朝政越来越腐败,外戚专权,地主采取各种措施兼并农民的土地,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但很快又被农民起义推翻。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汉朝,他在位期间惩治贪官污吏,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交替专权,东汉的统治开始衰落,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政权瓦解。(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教师:汉初的皇帝“以仁政”治国,提倡节俭,使汉朝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积极讨论发言。教师: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汉的兴衰,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本课的重点。文景之治是汉朝大一统的客观原因,由于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通过“文景之治”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做贡献。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大一统的主观原因。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远征匈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使汉朝进入到了鼎盛时期。汉武帝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大展宏图,敢想前人所未想,敢于创新,成就了一代伟业。从中我们看到,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l 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a汉文帝b汉景帝 c汉武帝d汉高祖2、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开始( )a、战国时期 b、秦始皇时期 c、汉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期3、“国家的仓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这段话描绘的情景发生在( )a、汉高祖后期b、汉文帝后期 c、汉景帝后期 d、汉武帝时期4、哪位皇帝在位时,西汉处于鼎盛时期?()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阅读材料回答:(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l 七、板书设计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休养生息文景之治二、宏图伟业汉武帝的大一统三、汉史春秋东汉的统治l 八、教学反思1本课内容较多,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把握课堂时间。教师要注意安排时间,处理好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2课件中有较多的原始史料和考古资料,对一般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困难,这时教师要适当鼓励,对学生的翻译不要求精准。考古资料的运用时可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现乐趣。3对“大一统”局面的客观看法,还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以后中国历史很长的发展过程中,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关于汉武帝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