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0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新人教版 (1).doc_第1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0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新人教版 (1).doc_第2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0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新人教版 (1).doc_第3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0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新人教版 (1).doc_第4页
【步步高】(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30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广东高考调研题组含必背要语)新人教版 (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概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来内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洋务思潮兴起,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资产阶级改良和共和国道路的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旨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历经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考纲要求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考点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一、“师夷长技”的主张派别抵抗派(林、魏)洋务派背景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活动编译书籍,介绍西方创办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影响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轻巧识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昏睡百年,睁开双眼。学习西方,抛弃旧观。师夷长技,则徐魏源。寻求真理,资政新篇。介绍世界,瀛环志略。举办洋务,为解忧患。中体西用,制度不变。自强求富,企业创办。筹划海防,南(洋)北(洋)福建。甲午战败,洋务破产。二、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2 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1)代表(2)影响: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归纳提升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1)继承: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二者都主张变法,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2)发展: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康梁维新思想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而且,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发展成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一、“师夷长技”思想史料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多年出使外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考察和学习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张树声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解读史料充分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即遭到了一批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它实在不是一条富国强兵之路。史论1“开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史论2“中体西用”的含义及其实质(1)含义:“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2)实质: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二、维新变法思想史料一“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解读郑观应曾是洋务派代表,后来思想发生了变化。他认识到洋务派的不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所以,史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史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解读史料表明了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手段,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思想。史论比较19世纪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的不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领导地主阶级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重点先进科技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西学,兴民权,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2013天津高考)“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批评者具有国民意识,通晓世界形势,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应是维新派;而被批评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即先进技术,应是洋务派。2(2009广东高考)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答案d解析联系题目中材料所述的“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信息可知,梁启超谈论的是政治方面的内容,据所学知识,梁启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综合上述分析,正确答案应为d项。3(2012广东高考,节选)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解析材料中“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反映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思想文化的变化,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4“(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一时期,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并开始结合,使僵化的封建文化出现新景象。这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述。“中体西用”思想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故选b项。a项与中西文化结合不符,c、d两项晚于b项。5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a中体西用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主张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严复认为,自秦以来,国君从人民手中窃取了权力;国家本来是人民的公有财产,王侯将相,本来是国家的公仆而已。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反映了人民主权的主张。故选b项。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曾在广州兴办“万木草堂”,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也是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考点二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2兴起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轻巧识记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条主线:学习西方,救亡图存。两个转变: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由“制度”变革到“思想”变革。三个派别: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四股思潮:变法维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五大旗手: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史料一“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本大总统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1914年袁世凯祭孔令解读史料说明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他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史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解读史料表明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以民主反对专制,以科学反对迷信与蒙昧,启发民智。史料三“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五四”前的进步社团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湖南的“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后一年中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以及各地建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解读史料表明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史论1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及原因(1)态度: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原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史论2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5)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1(2013江苏高考)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提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使“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因此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为d项。2(2011天津高考)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是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答案a解析特定的词汇是时代发展的反映。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却真实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利用民主与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3(2010广东高考)“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辛亥革命后,“民国共和”只是一个名词,百姓对于民主共和没有深层次的认识,说明辛亥革命不彻底,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彻底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因此,资产阶级要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续。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而不是国民革命。4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思想解放 b学习西方c文化转型 d提倡科学答案c5“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这段话反映的应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变法,大兴民权b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c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呼吁国民思想解放d无产阶级政党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料信息中实现“自主自由之人格”,“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等信息可知,该思想主张实现民主自由,摆脱奴隶之羁绊,实现思想解放。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呼吁国民思想解放。故选c项。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 背景(1)国内(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 表现(1)五四运动前(2)五四运动后3 影响归纳提升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方面争论史料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劳动界解读史料反映了中国工人思想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发生了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史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热衷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苦寻找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2)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科学性,它在指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1(2011浙江高考)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 b c d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中提到了马克思,但是并没有表明“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由此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2(2009广东高考)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新的高潮,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开始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据上述知识判断正确答案为a项马克思主义。b、c两项为辛亥革命前后发生的重大变化。d项为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2013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3)庶民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第(3)问,结合材料中的“庶民”及所学知识可知是庶民的胜利。结合时间“1918年”和“资本主义的失败”可知“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使先进的中国人向苏俄学习,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4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答案a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学堂,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项是错误的,洋务运动在办学堂之前就揭开了序幕。c、d两项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5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随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建立民主共和b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实行君主立宪d向德、俄学习 答案c解析1903年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统治之下,材料主张制定宪法,可以得知是实行君主立宪制。1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完全相同。错误。两派都属于地主阶级的政治派别,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一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的方式,顽固派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