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一 整体把握 鱼我所欲也 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 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 孟子会毅然 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当中的 义 和文章最后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 的 本心 都是指人的 羞恶之心 按现在的通俗理解 可以理解为 廉耻之心 本文行文流畅 论证严密 引譬设喻 生动形象 排比铺陈 气势恢弘 体现了 孟子 一书的文笔特点 二 主题思想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 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 提出了 舍生取义 的中心论点 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 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三 默写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 体现 性本善 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4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 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 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2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祸患 灾难 辟 通 避 躲避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4 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5 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6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 高位厚禄 辩 通 辨 辨别 7 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8 妻妾之奉侍奉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 德 感激 与通 欤 语气词 吗 10 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向 从前 11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放弃 12 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 天良13 故不为苟得 苟且取得 这里指苟且偷生 14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有什么手段不可以用15 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愿接受 三 翻译下列句子1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两者不能同时得到 我将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所以有了灾难我不会躲避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 那么凡是可以保全性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 4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活命 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采用某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 人人都有 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6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 7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给他吃 乞丐也因轻视而不会接受 8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9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 施舍 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10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行为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 天良 1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位俸禄不分辨 是否符合 礼义就接受它 这高位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作用是设喻论证 用鱼和熊掌比喻 生 与 义 用类比引出论点 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 2 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 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 舍生取义 批判了 贪生怕死 见利忘义 3 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过程 文章开头用 舍鱼而取熊掌 为喻 提出了 舍生而取义 的中心论点 接着论证论点 从正反两面说明为什么要 舍生 因为有的东西比生更可贵 有的东西比死更可恶 用事实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 一箪食 一豆羹 虽然关乎生死 但是如果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乞人 都会不屑一顾 对 万钟 的态度又用事实从反面论证了义重于生的观点 对比论证 用 乡 与 今 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 比喻论证 文章一开始就用鱼和熊掌的比喻论对生与死的选择 4 写出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1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南宋朝廷降元后依然坚持抵御外族入侵 失败被俘后 面对敌人名利诱惑和多次劝降毫不动摇 从容就义 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 夏完淳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寂看 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参加抗击清朝统治的斗争 失败被捕后慷慨就义 年仅17岁 3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被捕时 敌人威逼利诱 严刑拷打 但他坚贞不屈 最终被杀害 年仅28岁 5 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 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 珍爱生命 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就删掉了 见义勇为 敢于斗争 的字样 对于这些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 不伸张正义 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 要量力而行 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 对生命的威胁 庄子故事两则 一 整体把握1 庄子 战国时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无为 2 惠子相梁 故事中的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 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主题 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 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 淡薄功名利禄 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坚持认为 出游从容 的鱼儿很快乐 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反映 反映了庄子推崇 自然 反对 人为 的思想 体现庄子推崇自然的思想和浪漫自由的人文情怀 二 解释加点的字 惠子相梁做宰相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京城发于南海起飞非梧桐不止栖息非练实不食竹实 竹子的果实非醴泉不饮甘泉 甜美的泉水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猫头鹰是鱼之乐这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 确定是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怎么固不知子矣固然请循其本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 遵循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恐吓 三 翻译句子1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2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 不是竹子果实不吃 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3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4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5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是可以肯定的 6 请循其本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7 子曰 汝安知鱼之乐 云者译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这类的话 四 问答 1 寓言往往采用比喻手法 在本文中 鹓鶵 鸱 腐鼠各比作什么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 自己 庄子 鸱 惠子 醉心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 宰相之位 功名利禄 既表明了自己清高自守 视功名利禄如 腐鼠 的立场和志趣 又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2 庄子去看望惠子 惠子心态怎样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 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 说明了什么 害怕 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 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 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 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 进而大动干戈 在城里进行大搜捕 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 说明惠子薄情寡义 见利忘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 庄子认为 出游从容 的鱼儿很快乐 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推崇 自然 反对 人为 像鱼儿在水中嬉游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是庄子的理想生活 2 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 性格 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惠子相梁 中 惠子利欲熏心 薄情寡义 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 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 视功名利禄如 腐鼠 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 中 惠子好辩 以寻根究底的态度认识事物 注重科学性 客观性 显得循规蹈矩 理性严谨 像位大学教授 庄子智辩 以欣赏的态度感知事物 更浪漫 富有情趣 有人情味 像位艺术家 3 学习两则故事 初步领略了 庄子 文章的特点 你能说出一 二点吗 庄子 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 想象神奇 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幽默 诙谐 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对比阅读 一 甲 鱼 我所欲也 贤者能勿丧耳 乙 曾子 名参 衣敝衣以耕 普君使人往致邑 给一座城 焉 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 复往 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 人则献之 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 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 不我骄也 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 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 说苑 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 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座城 说 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 曾子坚决不接受 那人回去 又再送来 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 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 是别人献给你的 你为什么不接受 曾子说 我听说 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 给了人家东西的人 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那么 国君赏赐了我土地 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 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 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 就说 曾参的话 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一 1 解词 祸患 灾难 通 避 躲避 赏赐 傲视2 译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译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 人人都有 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先生非求于人 人则献之 奚为不受 译 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 城 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 为什么不接受呢 3 甲 文中作者阐述的观点是 舍生取义 乙 文赞扬了曾子 不受别人施舍 廉洁自律的高贵品质 意思对即可 4 结合现实生活 给 甲 文补充两个论据 示例 论据一 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 慷慨就义 论据二 闻一多拍案而起 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 宁可倒下去 不愿屈服论据三 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 以身殉国 论据四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只要是符合 舍生取义 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5 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答案示例 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 要明辨是非 树立重义轻利 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 不贪不沾 观点正确 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 甲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 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 矣 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 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 丹 之所藏者赤 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 芝兰 一种香草 化 同化 鲍鱼 咸鱼 肆 店铺 丹 丹砂 矿物名 红色 译文 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 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 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 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 就像进入了放满臭咸鱼的仓库 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 这也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 朱砂所蕴涵的一定是红色 墨漆所蕴藏的也一定是黑色 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朋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偷生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因此 2 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 译 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 时间久了 也就闻不到香味了 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3 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 关键看你怎样取舍 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 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 表明你的取舍观 金钱是我所需要的 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 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 我将放弃金钱 保全人格 4 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 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文的观点舍生取义 乙文的观点君子慎其所处 共同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三 甲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 鱼我所欲也 乙 景公 之时 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 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 立有间 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 晏子自称 闻古之贤君 饱而知人之饥 温而知人之寒 逸 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 矣 乃令出裘发粟 与饥寒 选自 晏子春秋 注释 景公 齐景公 霁 雨雪停止 天放晴 堂侧陛 堂 朝堂 陛 台阶 逸 安乐 安闲 闻命 齐景公自谦的话 意为听您的话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 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 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 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拜见景公 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 怪啊 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 天气果真不寒冷吗 景公笑了笑 晏子说 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 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 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 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 景公说 说的对 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 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 有什么好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得 通 德 恩惠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公被狐白之裘被 同 披 披着 穿着 乃令出裘发粟裘 皮衣 御寒的衣物2 翻译下列句子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天良 婴闻古之贤君 饱而知人之饥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3 甲 全文主要阐述了 舍生取义 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 你怎样理解这个 义 字 能见义勇为 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做于国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 义 不同 4 文段 甲 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有的人 不辩礼义 地贪求 万钟 这就是失去本心 义 的表现 5 文段 乙 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 关心百姓的疾苦 不可高高在上 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四 甲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曾子 之妻之市 其子随妻而泣 其母曰 汝还 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节选自 韩非子 曾子杀彘 注 辩 有的版本作 辨 曾子 曾参 孔子的学生 彘 zh 猪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 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 他的母亲说 你先回去 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里回来 曾子就抓了只猪准备杀了它 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 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 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 儿子什么都不懂 他们只学习父母的 听从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了他 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 母亲欺骗儿子 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 所以不能用它来教育孩子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呼尔而与之 给 给予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同 德 感激恩德 曾子之妻之市 去 往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止 制止 或阻止 劝阻 劝止 2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万钟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 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 译文 现在你欺骗他 儿子 这是教他欺骗啊 3 古往今来 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 请举出两个人物 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4分 示例 文天祥宁可为民族利益而死 也决不投降元朝做官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共4分 写出人名得1分 写出其事迹 且能体现 舍生取义 得1分 4 从 曾子杀彘 这个故事 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3分 言行一致 或言而有信 或父母对孩子要起到表率 示范作用 3分 意对即可 五 甲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乙文 宋之丁氏 家无井 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注释 选自 吕氏春秋 溉汲 取水 穿井 挖井 使用 这里指劳动力 译文 宋国的丁氏 家里没有井 出去汲水 时常一个人在外面 等到他家凿了口井 对别人说 我凿了一口井 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这句话一传十 十传百 人们传说道 有个姓丁的 挖井挖出了一个人来 全国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连宋国的国君也听说了 国君派人去问丁氏 丁氏说 是家里多了一个人的劳力 并非多了一口人啊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 是鱼之乐也 这 2 子固非鱼也 本来 3 及其家穿井 等到 4 闻之于宋君 使 听到 2 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我说的是挖井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 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4 用原文填空 3分 甲文中的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是因为惠子的一句反问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而挑起的 乙文中是 国人道之 宋君令人问之 都是因为 丁氏穿井得一人 而引发的 5 甲文中 庄子认为鱼儿 出游从容 是很快乐的 这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境 乙文中宋君 令人问之于丁氏 最后知道真相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消防安全知识测试题目
- 2025年美容美发技术实操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七颗钻教学课件
- 中国功夫音乐教学课件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测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中级操作工考试必-备知识点炼油工艺原理及设备结构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解析与练习
- 2025年初级电工电路基础知识和实操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焊接工艺面试通关秘籍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级SOA实施方法论的研究与探讨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交通集团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消费品市场2025年消费者对绿色包装认知及需求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常见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课件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 GB 2519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