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后达标检测1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动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b孔雀开屏c花朵鲜艳的色彩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从于云杉种子的丰收情况解析:选c。抗生素是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孔雀开屏是行为信息;松鼠数量的消长是食物等因素引起的,不属于信息传递。2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解析:选c。a错误,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异种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b错误,花的香味是从花中扩散出来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属于化学信息;c正确,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d错误,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4若森林地区持续干旱,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选b。由题干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选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所以d不正确。6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解析:选d。生产者的种类越多,食物链的条数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越不易被破坏。7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知识。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恢复相对稳定的时间短,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8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斗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解析:选d。由题意知,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且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农林害虫大量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9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级群落,顶级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以下对顶极群落的理解有误的是()a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级群落b若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比演替早期时的恢复力稳定性强d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解析:选c。当群落处于顶级群落时,与演替早期相比,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10(2015江西协作体联考)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11(2015北京西城区质检)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选d。由于樟子松防护林生物种类单一,松毛虫缺少天敌,数量增长较快,说明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2(2015南京模拟)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解析:选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生产者与消费者,a项错误。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动力,b项正确。13请回答下列问题:.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组别假设1通过花的气味识别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1)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2)第1组的“模拟花”在颜色、气味和外形上的要求是:_。(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_。(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解析:.“跳舞”是蜜蜂的一种行为,属于行为信息。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花的气味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2)第1组是假设通过花的气味识别,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无特殊的气味,形状与花的形状相同。(3)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4)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的数目。答案:.(1)行为信息(2)捕食和种间互助调节种间关系.(1)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2)将白纸染成花儿的颜色(黄色),无花的特殊气味,且形状与花儿相同(3)“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的数目14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组成为_。(2)图中的食物链为_。(3)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4)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图中曲线的振幅_。答案:(1)衰退型(2)乙丙甲(3)自我调节能力(4)越小15(2015山西太原四校联考)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生态学家分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环境的破坏有密切联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_。(写出两种即可)(2)2014年夏天河南地区的旱灾有人猜测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桉树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据调查,大面积桉树林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_关系,因此桉树林的_稳定性较弱。(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_。相关部门准备引进一些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的营养级是_。解析:(1)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关键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减少二氧化碳的来源,因此可以多种植绿色植物,同时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2)桉树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由于桉树吸水能力强,在与其他植物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导致其他植物死亡。其他植物死亡后,该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相对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弱。(3)由于品种单一的桉树林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容易引发虫灾。由题意可知,青蛙直接捕食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因此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答案:(1)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答案合理即可)(2)生产者竞争抵抗力(3)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第三营养级16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原因是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原因是_。(4)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_;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观察的实验设计。据表格分析可知:(1)乙瓶无光照,藻类因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2)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的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4)总结结论的方法: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造成稳定性降低,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