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省 农产品物 流 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 *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1.1.3 建设地点 * 1.1.4 报告编制单位 1.2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 ;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2- 能力若干 政策的意见( 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 ;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 ;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 7、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 8、 商务部关于印发 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 的通知 商建发 2004 267 号 ; 9、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 10、 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 ; 11、 *省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 ; 12、 *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 13、 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4、 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2.2 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 国家对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 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了可 -3- 靠的论证。 1.3 报告内容概要 1.3.1 建设的必要性 农产品 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产业,被看作是新的利润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但农产品物流与制造业物流发展相比,发展相对 滞缓, 农产品物流特别是 粮食 物流, 是一种大宗特殊商品 , 流通过程中数量大 、 流通范围广 、 费用高,在整个物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将有利于整个物流业的均衡发展,使整个社会物流总成本降低和总效益全面提高。 因此,建设 *省 农产品 物 流 配送中心 对促进 *乃至 *省 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1.3.2 项目建设 内容与 规模 根据选址方案及规划用地范围,本项目总征地面积为 20 公顷(折合 300 亩)。 根据中心功能定位,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仓储设施、交易设施、分拣与分拨配送车间、商务用房、生活用房及停车场用地等。主要经营品类包括:粮油、副食品、肉制品、水产品,水果蔬菜在内的多种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同时开设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平台和商务服务等。形成仓储区、交易区、分拨配送中心、分拣中心、运输服务中心、商务中心、生活服务 中心等功能区及配套基础设施等。物流中心根据统一规划,逐步配套完善。 -4-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各功能区建设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总建筑及站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备注 1 仓储区 3.73 2.00 1.47 2 交易区 4.90 2.65 2.21 3 分拨配送中心 1.91 0.88 0.68 4 分拣中心 1.53 0.88 0.44 5 运输服务中心 1.32 0.13 0.09 6 综合服务中心 1.84 0.60 0.08 7 生活服 务中心 1.47 1.03 0.35 8 预留发展用地 1.22 9 公共通道用地 2.08 合计 20 8.18 5.32 1.3.3 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 根据本项目的机构设置和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劳动定员为 150人,其中管理人员 25 人,一般技术人员 20 人 ,其它人员 105 人 。项目所需人员从公司内部 调配。 1.3.4 项目组织与实施 项目承办单位为 *有限公司 , 项目承办单位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直接对主管领导负责,确保按实施进度 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 项目建设周期 为一年。 1.3.5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 工程 总投资 63000 万元, 资金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 21500万元,其余 41500 万元拟 申请 银行贷款解决 。 1.4 主要 技术 经济指标 主要 技术 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5- I 技术指标 1 用地规模 亩 300 2 建设规模 81700 2.1 标准仓库 m2 10000 2.2 高温冷库 m2 5000 2.3 低温冷库 m2 5000 2.4 交易大棚 m2 20000 2.5 经营用房 m2 6500 2.6 分拨配送中心和分拣中心 m2 17600 2.7 运输服务中心 m2 1300 2.8 综合服务中心 m2 6000 2.9 生活服务中心 m2 10300 II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 万元 63000 其中:建设期利息 万元 1260 2 资金筹措 万元 63000 其中:自有资金 万元 21500 银行借款 万元 41500 3 经营收入 万元 14190 年平均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329 年平均 5 利润总额 万元 8081 年平均 6 税金及附加 万元 780 年平均 7 所得税 万元 2020 年平均 8 净利润(税后利润) 万元 6061 年平均 III 财务评价指标 1 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1.1 所得税前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16.51% IC=9% 1.2 所得税前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 年 6.46 1.3 所得税前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27123 1.4 所得税后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12.33% IC=9% 1.5 所得税后全部投资投资回收 期 年 7.75 1.6 所得税后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11642 2 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2.1 所得税后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 15.83% IC=10% 2.2 总投资收益率 % 13.77% 2.3 资本金净利润率 % 28.19% 3 偿债能力分析 3.1 利息备付率 1189 偿还期年平均 3.2 偿债备付率 131 偿还期年平均 3.3 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 年 6.53 3.4 资产负债率 15.78 年平均 4 财务生存能 力分析 4.1 累计盈余资金 万元 80471 5 盈亏平衡点( BEP) % 37.12% 1.5 结论及建议 该农产品物流中心拟选址于 *,由 *有限公司 投资兴 -6- 建,占地 300 亩 。 建成集农产品加工、销售、交易、流通一条龙的服务中心,并经营信息发布、农产品检测检验及相关配套服务。该中心将建设成为 *省 大规模的一级农产品交易市场,营销网络辐射到省内外,并作为流通行业与农产品交易、加工紧密结合的综合物流中心,实现现代流通方式与传统产业的有效对接。同时有效地整合了*现有 农产品交易市场资源,把一些占据较好地理位置、地面附着物价值较低的批发市场,由于拆迁损失小,可以很容易改建其他建设项目,实现双赢。因此,该物流中心的创建必将带动 *乃至 *省 的农业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综合效益。 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落实设计及施工单位,尽早开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7-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 承办 单位 概况 2.2 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 高,传统的分散进行的物流活动,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活动的低效率和高成本已经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再生产的制约因素,并被视为 “ 经济的黑暗大陆。 ” 现代物流产业被称之为 “ 第三利润源 ” ,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欧 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总成本如相当与 GDP 的比例降低到 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 2400 亿物流成本,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 2001) 189 号文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 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经济新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充分认识现代物流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目前尚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阶段,所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目前我国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862 个, 2003 年的交易额达到 4219.6 亿元,是农产品商流与物流的 -8- 主要载体。但是目前大部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十分原始,是一种初级市场,所以不少省市在发展“农改超”或“农加超”的经营 模式,这是一种进步,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物流系统极为落后。 如果能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的果蔬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 25至 30,每年的损耗量超过 8000 万吨,而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为 5左右,美国仅为 1至 2。当前,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有三大特点: 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 2003 年,粮食产量 43067万吨,糖料 9670 万吨,棉花 487 万吨,油料 2805 万吨,蔬菜 53960万吨,烤烟 201 万吨,茶叶 78 万吨,水果 14470 万吨,肉类总产量6920 万吨,水产品 4690 万吨。这些商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商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 第二,农产品物流难度大。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 第三,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一是季节性生产要求物流的及时性;二是为保证安全必须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三是要满足一些农产品的特种物流方式,比如粮食的散装运输,水产品的冷冻运输,分割肉的冷藏运输 ,牛奶等制品的恒温运输等等;四是为调剂余缺,形成农产品进出口物流。 2003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 403.6 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出口 214.3 亿美元,增长 18.1,进口 189.3 亿美元, -9- 增长 52.1。粮食出口 2200.4 万吨,进口 208.7 万吨,农产品的进出口物流必须达到国际标准。 新时期农产品流通的三重功能关系着我国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1、 价值实现功能 。 农产品流通的价值实现功能是农民兑现产品收入的保证。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从产品向产品转变的一个基本要求。流通渠道不畅通,或流通信息不灵,流 通主体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流通不力,会导致农产品价值实现不充分或不能实现,表现为价格低迷,积压、卖难等现象,引发农民的不满,降低生产的积极性。 2、 产业经济功能 。 农产品流通产业经济功能是指农产品流通已成为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这也是农村市场发展中诞生的一个基础性新兴产业。流通产业不仅是价值实现的载体,而且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也使得农民参与了流通领域的利益分配。流通产业的发展转移了大批的农业劳动力,吸收了大批的多元化资本,培育了包括农民专业运销队伍、农民经纪人、合 作组织、运销企业、加工企业等一大批市场主体,以批发市场为主要载体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流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3、 平衡供求功能 。 平衡供求功能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市场自身的规律看,农产品流通遵从价值规律,满足需求,引导生产。从保障供给的角度看,农产品市场流通逐步替代传统流通职能,成为供应主体,国家储备调控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居于次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产品流通具有公益性、战略性地位。供求平衡不仅 -10- 是量的平衡,也包括品种、品质结构的平衡和区域性、全局性的平衡,而这些平衡 都是由流通的合理、有序来保证的。 *省 人口多,市场潜力大,第三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 *省 加快发展服务业,改造和提升落后的流通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发民机遇。“发展现代物流业,是 *省 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省 省长李成玉说。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已成为当前 *省 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2005 年, *省 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中心;重点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结点建设,整合重组物流资源,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和物流集团,加 快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加强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利用国债等资金规划建设一批县域综合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乡镇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和网点。这弱,不仅可以提高 *省 服务业的整体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这些交易平台把河南的产品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为加 快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 中提 出: 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 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在重点销区和产区再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物流等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自有 -11- 品牌,促进产销衔接。建设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提高流通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保障市场供应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调控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降低流通成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该 项目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农产品 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产业,被看作是新的利润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但农产品物流与制造业物流发展相比,发展相对 滞缓, 农产品物流特别是 粮食 物流, 是一种大宗特殊商品 , 流通过程中数量大 、 流通范围广 、 费用高,在整个物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构建现 代粮食物流,将有利于整个物流业的均衡发展,使整个社会物流总成本降低和总效益全面提高。 因此,建设 *省 农产品物 流 配送中心 对促进 当地 乃至 *省 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既是对 河南地区 发展机遇的积极响应,又是充分利用 地区 优势资源的有效举措,还是积极克服 地区 发展缺陷的应对方略,具有显著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 符合“三农”政策思路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 -12- 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 平谷区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已牢固确立, 果蔬产 品的市场 流通 体系已显露雏形,农民收入和 城镇居民 消费的实现 与果蔬产品的流通实现了 高度 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优化果蔬产品流通体系,提升流通体系现代化基本举措的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便成为了平谷区解决“ 三农 ”问题的 根本 取向和 推动 平谷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同时,随着果蔬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果蔬产品市场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对果蔬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出更为迫切的发展要求。只有二者协调互动、不断发展,才能促进 农业生产的发展 、 农民生活的便利 、农村风 貌的 转变,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和 谐社会的建立。 二、项目建设 符合产业政策取向 国家发改委在发改经贸 200354 号文关于印发 2003 年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和建立良性投入机制,完善大中城市、主要产区和集散地的现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电子结算系统和储藏、运销和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提升市场的功能与档次;并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卫生、机制健全、信息灵敏的跨区域大型配送中心。” 本项目旨在充分利 用 *在区位、交通、果蔬产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平谷区果蔬产品流通体系现有的良好基础条件,发展规模更大、档次更高、布局更合理、功能更齐备、信息更顺畅、交易更规 -13- 范、流程更科学的 农 产品物流中心。本项目的实施将全面完善 *省 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带动 *省 的农基产业发展,丰富 *省 城乡居民“果篮子”、“菜篮子”,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 项目建设 符合区域发展规划 如前所述,按照 *省 以及 *发展规划, *应当立足 省会 ,面向 *省 乃至 全国 市场,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搞活 农 产品 流通。为此必须逐步完善以物流中心为依托的产地市场和销售网络相结合的现代流通体系,形成总量平衡,物流畅通的运行机制,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良性循环。可见,区域发展规划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目标的最终实现,都要以建立现代化的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作为核心举措。 四、项目建设具备 拓展区域幅射能力 项目所在地平谷区地理位置独特、交通网络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流通设施依托,长期无法形成有效的跨区域辐射能力,优越的果蔬产品资源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市场覆盖力和经济影响力。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下, *要想建立与周边 地区 广泛深入的经济交流,必须要优先发展能借力平谷区产品资源优越市场地位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此为基础开拓市场空间,拓展经济联系,不断提升自身的区域辐射力。 五、项目建设 具备优质资源基础 *具备了发展果蔬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多元化、系列化、标准化和精品化的产品资源,并初步具备了建立中心物流平台的设施资源、物流资源与渠道资源。这些都对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提出了建 -14- 设要求,并对建成后的物流配送中心提供了必要的运营资源和需求保障;同时,建成后的物流配送中心也将利用其高效的质检、分拣、加工、包装、 配送、信息传递能力,为产品优势巩固、设施资源更新、物流资源整合、渠道资源优化提供动力。 六、项目建设可以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的速度,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在农业经济建设特别是农基产业结构调整中,明显表现出了发展速度慢,效益水平低,投资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等不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出现了农基产业体系自身很难自发突破的发展瓶颈 集约化物流平台的匮乏。*省 提出了流通先导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 并将建立 农 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确立为建立 农 产品现代流 通体系的首要任务。由此,本项目成为了担负促进 *省 农业经济发展重大使命的龙头。本项目的建成,对于带动 河南地区 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基产业的结构优化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远景规划, *省 最终将围绕物流中心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升级和发展。 七、项目建设将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建成后的果蔬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将从如下三个方面推动 *省 农业产业化进程: 1、 高精度的流通计划系统将使得农民的分散决策变为企业决策。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独立性强,生产决策与销售管理分散,导致了分散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是农 产品产销风险出现的最大根源。因此,建成后的物流中心将基于高精度的流通计划系统专业化地完成经 -15- 营决策、信息沟通、技术支持,在经营决策和产销管理方面促进农业生产工业化。 2、 通过贯彻流通体系的标准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物流中心的现代性很重要地体现在对现代技术标准的贯彻上。为提高 *省 农 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构筑 *省 农 产品与 国内 市场的对接平台,建成后的 *省 农 产品物流中心应当前瞻性地引入或制定(如果是制定,则应当要更高于引入标准)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收购、分拣、储存、加工、包装和配送果蔬产 品,促进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在全面执行严格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还可以为自身的优势 农 产品确定一个充分体现原产地优越性和高品质特征的品牌(包括其视觉识别系统),由此将产品内在的高标准演化为外在的卓越品牌形象,为产品形成特定的市场定位和显著的品牌溢价奠定基础。 3、 建立合作共赢的客户资源,使得产业链获得稳定的价值实现途径。建成后的物流中心可以突出对客户的价值转移和附加服务,通过物流加工作业和配送作业向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高价格与更高品质标准、更高新鲜度、更卓越品牌)、更周到便利的配送服务,帮助客 户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结构和更低成本的运作流程,基于双方的共赢巩固长期的合作关系,保障流通体系的经营安全与稳定性,使产业链获得更为稳定的价值实现途径。 八、本项目有利于 保障农民利益实现 从农业自身来看,发展优质粮食产业、调整农业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渠道。但是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或者调整农业结构,都 -16- 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忽视市场需求很容易造成“卖难”问题,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流通变成货币,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小城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相比,扩大农产品流通 是联系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农民劳动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最直接的途径。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逐步打破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初步形成了多渠道经营、多主体竞争的格局。但是,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且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农民增收的障碍。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在当前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若想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首先要解决“卖难”问题。我国农产品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影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为更好地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帮助农民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种 养殖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民增收, 2004 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在全国建立高效率的绿色通道,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的流通环境,多渠道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民增收。 -17- 第三章 市场 分析 与建设规模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 ,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的经济的产物,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1 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物流 市场总量巨大并处于发展初期,潜力可观。 2002 年,中国的 GDP 达到 10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与物流相关的成本占 GDP的比重在 2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是 10%左右。这表明,降低我国物流成本在 GDP 中的比重有很大空间。从总量看,我国物流及相关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另外,根据 专家预测,未来 10 年内,我国内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至少翻一番,达到 2 万亿美元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将翻一番,增加到 2000 美元,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如此之大之快,将会使物流市场空前扩张。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物流市场将会保持以年均 20%的速度增长。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01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 37595 亿 -18- 元,同比增长 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 1000 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 的贡献率不足 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3.2 物流产业发展 前景 分析 3.2.1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各种数据表明, 中国物流业 已 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并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 政府 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开始进入协调发展。入世后过 渡期中国政府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把一部分应该交给行业协会的职能转交;物流企业将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为客户个性化多功能增值服务将成为主流。 2、 国有、民营、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三分天下。经过入世3 年的竞争、发展、磨合,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物流企业都在市场上定了位,各有自己的客户,各有自己的地盘,但由于中国传统制造业物流业务对外开放比较滞后,蛋糕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很大,必然加剧三股势力间的竞争,重组兼并、重新洗牌不可避免。 3、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逐步增大。物流 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推进,将使中国物流走出初级阶段,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靠拢。 -19- 4、 物流业的发展更依赖于 供应 链理论指导,更依赖于高科技支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 21 世纪将进入 电子 商务与供应链时代。 3.2.2 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1、 GDP 与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先决条件的地位,落后的物流系统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物流的发展速度,与 GDP 的发展速度成正比,尤其是与 GDP 中第二、第三产业创造的 GDP 成正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升级,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还要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会快速上升。因此,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会增加对物流的需求。 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 升,幅度明显高于同期 GDP 增幅。 1991-2002年,我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 3 万亿元上升为 23.3 万亿元,增长了6.7 倍,年均增长 20.4,大大高于同期 GDP15.4的年均增速, 2003年为 29.6 万亿元;在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幅度最高, 2003 年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 84.6。 2、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很明显。 以铁路为例,目前我国铁路由国家经营和投资,国家的投资规模直接影响铁路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 3、市场环境 -20- 市场环境变化将影响物流需求,包括国际、国内贸易方式的改变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变化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等。 物流服务于生产和市场销售,物流的具体对象更离不开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因而市场环境的改变将影响物流的物质流向、服务方式、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等。 4、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 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生产、销售行为。进而影响物流的规模、流动方向和作用对象。当一种新的需求产生,就会有企业为满足这种需求,调动必要的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 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 易的增长。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从 1979 年的 293.3 亿美元,增加到 1998 年的 3239.3 亿美元,年均增幅不仅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 3 4 个百分点,而且大大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年均 6% 7%的增幅。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另外,对外开放政策还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外资对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大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5、技术进步 通信和网络技术首先服务于物流的技术升级,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范围。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使经济中物质流动的方式和内容发生 巨大变化。首先媒介和信息产品的流动,由物质流动变为信号传输,减少了物流的部分需求;网络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一个更为广泛和巨大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国际分工合作的发展,使物流的物质流向和流动方式发生变化。正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才使中国在 -21- 国际分工中世界加工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从而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规模急剧扩大。物流需求也自然水涨船高。 6、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制作用。物流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可以通过降低库存 、提高商品周转率等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节约成本就是创造利润。 物流作为成本中心,成为第三个利润源泉是企业毋庸置疑的选择。因而更多的企业,现在趋向于寻求专业物流供应商,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另一方面,低劣的物流服务水平,由于诸如交货迟延、货物破损与丢失、成本高昂等等原因,丧失客户在所难免。目前众多企业越来越倾向选择专业物流供应商,放弃自理物流和小型一般物流供应商,就是出于质量原因。而中国列车提速直接导致了民航的惨淡经营。 3.2.3 物流市场供给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流已经从原 来的 “ 货物配送 ” 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成为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物流费用主要由运输、仓储、包装三个环节产生,约 70%的企业干线运输占物流费用的 40%以上,而有 48.10%的 企业采取铁路的运输方式 ( 如下表 ) 。 物流费用状况及运输方式调查结果 -22- 物流费用 干线运输 仓储 包装 构成比例() 40-60 60-80 80 以上 40-60 60-80 40-60 比重() 32.4 25 11.8 16.2 5.9 7.4 企业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铁路 运输 多式联运 航空运输 水运 比重() 3 48.1 22.8 15.2 5.1 中国产业界正在形成五条物流体系:以五大运输方式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和正在浮现中的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总的来看,各体系的网络化程度不高,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3.2.4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物流总量是与经济总量成正比的。 2004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 13.65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5%,全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39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比上年加快 1 个百分点 ; 全年进出口总额 1154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5.7%。其中,出口 5934 亿美元,增长 35.4%;进口5614 亿美元,增长 36.0%。 经济的迅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空间。摩根 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最近在其中国物流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 2000 亿美元 ( 折合人民币约 1.7 万亿元 ) ,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预期未来 10 年内这类服务的收入将有 20%的增长幅度。 IMF 的一 项统计表明,到 201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有可能由 4000 多亿元扩张到 16000 -23- 亿元。 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 GDP 比重的 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 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单位:亿元0000001 4 5 0 01 9 0 0 02 8 0 0 08 5 5 001 0 0 0 02 0 0 0 03 0 0 0 02 0 0 0 年 2 0 0 5 年 2 0 1 0 年1 6 8 0 04 3 5 02 5 0 0 01 5 0 0 05 0 0 02 0 0 51 4 .9 %2 0 1 01 2 .9 %45% 6 0 % 物流占 GDP 成本物流外包比率参考数据物流市场整体容量第三方物流市场容量图例国内物流市场规模预测3.3 农产品物流发展概况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以及生产的季节性与常年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对立,造成了中国农产品供需的时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24- 3.3.1 我国农产品物流 的 特点 1、 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 2003 年,粮食产量 43067 万吨,糖料 9670 万吨,棉花 487 万吨,油料 2805 万吨,蔬菜 53960 万吨,烤烟 201 万吨,茶叶 78 万吨,水果 14470 万吨,肉类总产量 6920 万吨,水产品 4690 万吨。这些商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商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 2、 农产品物流难度大。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 3、 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一是季节性生产要求物流的及时性;二是为保证安全必须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三是要满足一些农产品的特种物流方式,比如粮食的散装运输,水产品的冷冻运输,分割肉的冷藏运输,牛奶等 制品的恒温运输等等;四是为调剂余缺,形成农产品进出口物流。 2003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 403.6 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出口 214.3 亿美元,增长 18.1,进口 189.3 亿美元,增长 52.1。粮食出口 2200.4 万吨,进口 208.7 万吨,农产品的进出口物流必须达到国际标准。 3.3.2 我国农产品物流 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 “ 重生产、轻流通 ” 思想意识的影响广泛,而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产品物流完整的行业体系框 架。 2、农产品物流的基础投入不足 -25- 一直以来,我们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增产上全力以赴,但物流保鲜技术、物流加工和冷链建设等后续物流环节的基础投入明显不足。对比中美两国的农业投资结构: 项目 美国 中国 果蔬产品损耗 1-2% 25-30% 产中投资比例 30% 80% 产后投资比例 70% 20% 加工前后增值比 1:1.38 1:1.8 由此可见,中国薄弱的农产品物流现状和过去数量型农业生产投资结构密切相关,农产品物流在基础投入方面的长期欠帐使得高额物流损耗一时难以根本扭转。 3、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 不健全 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既包括农业市场信息,也包括农产品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4、农产品物流成本偏高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成本比较高,而且不稳定,其中有物流利润和运输成本因素,但更多的是物流环境的影响,由于路况不良的时间成本,交通秩序中不当现象无形中增加的物流成本。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基础农产品物流利润下降,而在途损耗和不 合理物流环境成本显得十分突出。 -26- 3.3.3 我国农产品物流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 交易数量和范围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农产品物流 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1、 粮食物流 的“ 四散 化”( 散装、散运、散卸、散存 )发展趋势,为减少粮食流通费用、粮食损失和运力浪费、向物流要效益。 2、农产品 物流设施将重新规划。发展方向是提高物流设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和提高物流效率的要求,对物流设施的技术改造投入将加大,粮食装卸、储运、周转环节密切衔接配套,公、铁,水运输方式在分工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结合 , 以满足市场“ 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 的消费需要。 3、农产品 物流中加工增值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粮食流通效率的提高,人们会在粮油新产品开发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上给予更多的倾注。粮食深加工、精加工水平将出现新的突破。 4、农产品 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 5、 农产品 物流人才专业化 趋势 。随着物流理念的更新, 农产品物流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出现, 农产品 物流企业和 农产品 物流组织者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和系统的学习,才能接受新理念,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适应 农产品 物流的新变化,实现 农产品 物流的科学运作。 3.4 项目市场定位 以 区域性产业发展 为依托,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载体,以公 路 、铁 路 便捷转换为方式, 集 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 一 体,以满 -27- 足企业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依靠完备、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和多种现代物流服务方式, 构建物流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政策平台 。力求通过完善的物流运作系统满足物流企业需求,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项目目标客户主要为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 第三方物流、加工配送等企业。 项目覆盖区域如下图所示。 3.5 项目 SWOT 分析 项目 SWOT 分析如下图所示: -28- S优势O机会T威胁W弱势1 、市场需求不旺2 、服务水平不高3 、投资风险4 、管理风险1 、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业务理念2 、区位和交通优势3 、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1 、先进的物流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和接收2 、中原城市群经济的迅速发展3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1 、缺乏农产品物流经验2 、品牌知名度低3 、高起点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3.5.1 优势( S) 3.5.1.1 区位和交通优势 河南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西北连山西、东南通江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