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论文中国科技论文.pdf_第1页
中国制造论文中国科技论文.pdf_第2页
中国制造论文中国科技论文.pdf_第3页
中国制造论文中国科技论文.pdf_第4页
中国制造论文中国科技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制造业市场 绩效的实证研究 孙辉煌 杜运苏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选择价格 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 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 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 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 弱 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 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 键 词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市场绩效 作者单位 1 上海财经大学与深圳WTO事务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创新基地 2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 经贸学院 中图分类号 F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6964 2010 12 090923 0720 一 引 言 随着开放程度的深入以及加入 WTO 我国工业品 的关税水平在低于总体关税水平的情况下持续下降 根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2007年工业品的平均税率为 8 95 而 2008年又降到了 8 9 中国工业行业的贸 易开放程度正在逐步加深 进口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出 口贸易的扩大对国内企业的市场行为 进而对市场绩效 不可避免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 期阶段的状况下 研究这些影响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行更加自由的进口贸易政策无疑使国内产品市 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这种 额外的市场竞争将促使产品价格向边际成本靠拢或利 润率降低 Esposito 1971 认为 进口贸易渗透额外增 加了国内产品市场潜在和实际的市场竞争 在他的经验 分析中 进口渗透与税后利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a goulatos和 Sorenson 1976 利用美国 3位数行业的数 据 同时考察了进口渗透 出口以及 FDI对边际成本加 成的效应 发现进口渗透的系数显著为负 此外 Philip P Turner 1980 Krishna和 M itra 1998 Goldar和 Ag far wal 2005 等在利用不同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时也发 现了类似的结论 尽管大多数学者的经验结论都表明 进口贸易对国内成本加成具有负向影响 但也有一些学 者在利用不同的数据和分析方法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如 Pagoulatos和 Sorenson 1981 Nolle 1991 Stahlha m m er 1991 等都发现 进口贸易对价格边际成本加成率 或利润率具有正向的影响 而 Cihan Yal C in 2000 JozefKonings和 PatrickVancayseele 2005 则发现 进口 渗透的提高对具有高市场集中度行业的利润率有负面 效应 而对竞争性行业却具有正面效应 另一方面 出口市场的扩大使国内企业能够在更大 的规模上进行生产 因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包括 研发成本在内的固定成本 这对企业利润率能产生正向 的影响 然后 Pugel 1980 的分析指出 当企业能有效 分割国内外市场时 产品在出口市场与国内市场就可以 拥有不同的价格成本加成率或利润率 因此 出口贸易 的扩大对整体利润率的影响就取决于国内外市场的高 低 事实上 在实证研究方面 出口贸易对利润率的影 响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Pugel 1980 利用美国制造 业的数据 发现出口份额与利润率具有正向关系 而 Pa goulatos和 Sorenson 1976 却发现出口份额的系数出现 了相反的符号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国外研究贸易开放对行业绩效 影响的文献较多 而国内的文献对于行业绩效指标的选 取则主要集中在生产率 工业增长等方面 本文将选取 产品价格对边际成本的差距研究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 66 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的影响 这有特别的意义 因为它能很好地与企业行为 的结构模型联系起来 由于制造业是可贸易程度最高 的行业 因此本文的样本将选择两位数制造行业的面板 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对我国行业绩效的影响 二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1 基本回归模型设定 实践中由于边际成本很难直接观察到 因此对于价 格对边际成本加成率的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方法进行 推测 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采取用价格 成本差 距 price costmargin 作为替代指标 即用产品销售收入 减去劳动力与中间投入支出再除以产品销售收入 在下 文我们将其简称为 PCM 假设单位劳动力与中间投入 的成本关于产出保持不变 则统计量 PCM 存在以下等 式转换 PCMit pitqit citqit pitqit pit cit pit 1 1 it 1 其中 qit表示企业 i在 t期的物量产出 c表示短期 的边际成本 it则为 t期价格对于边际成本的加成率 基于 1 我们可以发现 统计量 PCM 是价格对边际成 本加成率的单调转换 PCM 同时也可以表示为当前的 经济利润与销售额之比加上资本的竞争性报酬与销售 收入之比 Tybou t 2001 PCMit it pitqit rt Kit pit 2 式中 it表示经济利润 r表示资本的市场报酬 表示资本的折旧率 Kit表示 t期的资本存量 依据这种 逻辑 在控制了资本存量与产出的比率之后 在企业能 够自由进出 经济利润等于零 it 0 的行业 衡量贸 易竞争程度的变量不会对 PCM 的变动起任何作用 另 一方面 若是行业内存在经济利润 it 0 国际贸易 就可能会通过影响需求弹性等渠道对行业的 PCM 产生 效应 相应地 用 PCM 衡量价格对边际成本加成率来 分析贸易开放对其产生的影响 其分析模型大都基于以 下简单回归等式 PCMit 0 1 Kit pitqit 2tradeit it 3 i表示企业或者行业 tradeit表示衡量与贸易开放度 相关指标的变量 包括进口渗透率 关税率以及非关税贸 易壁垒等 在上述等式的基础之上 引入重要的控制变 量 本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模型将采取以下形式 PCMit f scjjit Tmit Tmit scjjit Tx Kit pitqit irdit groit 4 其中 scjjit衡量行业 i的国内市场竞争程度 Tmit表 示行业 i的进口渗透率 衡量进口贸易竞争 Tmit scjjit 为进口渗透率与市场竞争指标的交叉项 以检验进口贸 易竞争对 PCM 的影响在国内市场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 具有差异的假设 Txit表示行业的出口 irdit表示行业的 R groit表示行业的增长率 反映没有预期到的 行业增长对利润率的影响 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鉴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统计标准在 1998年前与 1998年后存在差异 本文样本区间选择为 1998 2006 年 将食品制造业与食品加工业合并为食品制造业进行 处理 烟草制品业和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认 为一般不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没有包括在样本中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由于数据的不连续性也予以剔除 因此最后我们的样本包含 25个制造行业 由于我们不容易获得行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的相关 数据 我们使用每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减去劳动力成本 再除以工业总产值来替代 PCM 的计算 即 PCM it VAit Wit TQit 5 其中 VAit表示工业增加值 Wit表示劳动力成本 由 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在具体计算上 使用每个行业平均 从业人数乘以每个行业城镇单位的平均工资计算得到 劳动力成本 TQit表示工业总产值 资本产出比 Kit pitqit 的计算由每个行业的固定资 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工业总产值之比得到 行业的增长 率 groit 我们使用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来代替 行业的 R第二种方法利用涂正革博士所提供的两位数 行业的赫芬戴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 但是缺失近几 年的数据 相应地 我们将回归的样本区间定为 1998 2002年 最后考虑到上述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缺陷 我们通过对行业进行分组反映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 于涂正革博士所提供的 1998 2002年的赫芬戴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 以此年度区间每个行业的赫芬戴 67 本文使用的赫芬戴尔指数由涂正革博士所提供 涂正革博士利用 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尔指数 H erfindahl index 的均值作为划分基础 将全部 制造行业进行划分 选择一个临界点 其均值高于临界 点的为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 其均值低于临界点的为 市场集中度较低的行业 为了反映贸易开放对 PCM 的影响 我们使用行业 进口渗透率衡量进口贸易竞争的影响 用行业的出口产 值比衡量出口贸易的影响 最后 本文没有作出说明 的数据均来源于各年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三 实证分析 1 PCM 变动的描述性分析 对我国整个制造业 PCM的平均水平进行计算与分 析 可以发现 在我们所选的样本期间内 PCM 每年都 在上升 并且具有继续提高的趋势 由 1998年的 0 2上 升到 2006年的 0 24 如图 1所示 在图 1中我们同时 给出了所有制造行业从业人员工资占工业增加值份额 平均水平的变动走势 可以看出 我国制造行业从业人 员工资份额的平均水平逐年下降 由 1998 年所占的 24 下降到 2006年的 17 图 1 1998 2006年所有两位数员工资份额的变化 图 2 1998 2006年两位数制造行业 PCM 和从业人员 制造行业 PCM 与工资份额的平均水平 在图 2中我们又给出了 25个制造行业 1998 2006 年期间从业人员工资份额对 PCM 变化的散点图 相关 系数为 0 43 绝大多数行业的 PCM 在样本期间都有 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时在多数情况下 这些行业都伴随 着从业人员工资份额的下降 说明我国制造行业相对收 入的分配具有从劳动者向利润获得者转移的趋势 这是 引起我国制造行业 PCM 的平均水平在样本期间内上升 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回归分析 1 全部样本的分析 表 1给出了所有 25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结 果 其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市场竞争度指标对行业的市 场竞争状况分别进行了回归 同样地 由于面板数据的 特性 在选择适合的模型前 先进行了H aus m an检验 根 据检验的结果 所有模型都应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 计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 进口贸易竞争 Tm 对 PCM 并 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而且在使用不同的模型回归时 其系数的符号也不稳定 说明整体来看 进口贸易竞争 对我国制造行业的 PCM 并没有产生稳定的影响 但 是 进口贸易竞争与衡量市场竞争程度指标交叉项的系 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从系数的符号来看 进 口贸易竞争与行业内企业的数量 No fir m s 系数为正 而与赫芬戴尔指数 hfindx 交叉项的系数为负 都说明 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 进口贸易竞争对 PCM 的负面 效应就越大 行业的出口产值比率 Tx 的系数为负 且非常显 著 表明出口对行业的 PCM 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这 似乎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本文认为在中国这种现象是 极有可能发生的 首先 不可否认的是出口对提高企业 或行业的利润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这种利润的提高 在中国更多地只是来源于出口所带来的销售市场的扩 大 如果出口市场中的 PCM 反而低于国内市场的话 那么出口贸易的扩大就会降低行业整体的 PCM 水平 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市场经常为争夺市场份额相互打 起价格战 采取低价的策略 甚至以接近生产成本的价 格销售 因而常常被指控为倾销 例如 自从 1979年欧 盟对我国机械闹钟和糖精钠进行反倾销指控以来 外国 对华反倾销指控愈演愈烈 20世纪 70年代只有 2起 80 年代迅速上升为 63起 而 90年代更是攀升到了 308 起 占全世界同期反倾销案件 2483起的 12 4 进入 21世纪后形势更加严峻 到目前为止 我国企业出口产 品遭受国外反倾销起诉和立案调查的数量已超过 500 68 由于我国对工业行业的分类标准 CICC 与联合国对国际贸易的 分类标准 SITC第三版 不统一 本文使用了盛斌 2000 的统计标准转换 对照表进行转换得到我国行业的进口与出口的数据 再以每年人民币对美 元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价格 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起 史树林 2003 涉及机电 化工 轻纺等行业的 4000 多种商品 出口金额约 200亿美元 总体而言 我国实 际上已成为当今国际反倾销最主要的被指控国 因此 在我国企业低价倾销的策略下 出口贸易的扩大 必然 会降低我国行业整体的 PCM水平 表 1 因变量为 lnpcm 全部样本的回归结果 变量 3 1998 2002 4 1998 2002 5 1998 2006 6 1998 2006 Tm 0 032 0 0380 0180 069 0 026 0 072 0 013 0 106 Tx 0 099 0 118 0 119 0 127 0 031 0 049 0 02 0 023 N o fir ms 0 165 0 15 0 032 0 043 ird 0 0580 0580 0630 062 0 016 0 016 0 012 0 012 gow 0 2850 2670 1720 177 0 061 0 063 0 041 0 042 k pq 0 165 0 169 0 211 0 212 0 057 0 056 0 031 0 033 hfindx 0 035 0 026 Tm hfindx 0 011 0 065 Tx hfindx 0 012 0 009 Tm N o fir ms 0 048 0 025 Tx N o fir ms 0 0007 0 001 Haus man 检验值 39 138 243 144 8 H0 RE 优于 FE P值 0 000 P值 0 000 P 值 0 000 P值 0 000 注 FE模型对异方差进行了修正 分别表示在 10 5 1 的显著水平上显著 回归变量都进行了相应的对数化 其次 出口规模的扩大使我国企业根据比较成本的 优势分工生产了行业内低质量 低附加值的产品 使我 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正在变得相对更低 例如 相对于 1995年的情况 中国 2001年产业内贸易份额比较高的 产业中 出口价格相对比较低的产业有明显的增加 在 2002年我国产业内贸易份额 超过 0 9的产业中 我国 占有进行低质量产品市场产业内贸易产业的 61 9 比 2001年有较大的增加 苑涛 2005 这说明 我国产 品获得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出口价格 的相对降低 这使得出口份额的增加会对我们所观察到 的 PCM 产生负向效应 从其他回归变量的系数来看 根据表 1 所有的模 型都显示行业内的 R 另一方面 R 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子样本回归中 进口贸易竞争 Tm 的系数却为负 但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此外 进口贸易竞争与市场竞争程度指标的交叉项在两 组子样本回归中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差异 且系数符号也 支持了前文的结论 要解释进口贸易的这种现象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进 口贸易竞争影响 PCM 的两种潜在效应相关 影响价格 的效应和影响边际成本的效应 一方面 进口贸易对国 内行业所构成的额外市场竞争 对价格本身就可能存在 69 数值在 0 1之间 两个极值分别表示没有产业内贸易和完全是 产业内贸易 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表 2 因变量为 lnpcm 分组子样本的回归结果 变量市场竞争较强市场竞争较弱 Tm 0 0730 056 0 087 0 092 0 014 0 024 0 132 0 142 Tx 0 040 063 0 128 0 168 0 035 0 168 0 024 0 05 N o fir ms 0 22 0 23 0 097 0 082 0 033 0 055 0 051 0 035 ird 0 0270 0290 0980 104 0 011 0 012 0 022 0 026 gow 0 0780 0810 2080 208 0 055 0 056 0 055 0 055 k pq 0 363 0 351 0 075 0 04 0 046 0 06 Tm N o fir ms 0 0210 012 0 011 0 005 Tx N o fir ms 0 0120 006 0 02 0 011 Hausman2 统计量 31 2267 1130 1232 17 H0 RE 优于 FE P值 0 000 P值 0 000 P 值 0 000 P值 0 000 注 FE模型对异方差进行了修正 分别表示在 10 5 1 的显著水平上显著 回归变量都进行了相应的对数化 两种相反的效应 竞争的加剧对价格会形成一定的向下 的压力 特别是对那些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企 业 对于来自进口的竞争 通过降低价格来维持这种垄 断地位似乎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同时 竞争的加剧激 励国内企业研发创新 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从而维持更 高的价格 但是总的来说 在具有集中度高的行业 进口 竞争对国内的价格应该具有负向的影响 对于这些行 业 贸易的开放将有助于促使价格向边际成本靠拢 另 一方面 对于一些竞争性部门的企业 它们更多地是价 格的接受者 自己设定价格很难 对于来自国际市场竞 争的压力 将促使企业更多地投入重组以及技术创新活 动 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因此进口竞争的 主要效应是促使企业降低边际成本 结合我国制造行 业整体具有市场集中度不高 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特 点 进口贸易竞争就很有可能对我们所计算 PCM 统计 量产生正向影响 出口比率的系数在两组子样本回归中依然都呈现 了负值 但只在市场竞争较弱行业的子样本回归中通过 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且系数的绝对值要明显大于市场 竞争较强的行业 由于行业的国内市场竞争越弱 国内 市场的 PCM 通常也要相对较高 因而在国际市场分割 的情况下 国内市场的 PCM 就越有可能高于出口市场 因而 出口对 PCM 的负向影响在市场竞争较弱的子样 本回归中更容易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四 结 论 本文利用中国 1998 2006年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 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行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通过 计算出反映价格对边际成本加成比率的 PCM 统计量衡 量行业的市场绩效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进口贸易与反映市场集中度指标交叉项的系数显著为 负 说明在市场集中度越高的行业 进口贸易竞争对行 业 PCM 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大 2 进口贸易竞争对我 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 PCM 具有显著的正向影 响 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 响 对此本文认为 中国制造行业具有普遍较强的市场 竞争的特点 其中的企业更多地是价格接受者 自己设 定价格很难 面对进口贸易竞争 国内企业很难通过降 低价格来维持竞争优势 相反 促使国内企业更多地投 入重组以及技术创新活动 以提高生产率 降低单位生 产成本 获得成本优势 3 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 造行业的 PCM 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国内企业为争夺 国外市场份额的低价策略 以及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分 工生产行业内低质量 低附加值的产品是可能的原因 对此政府应当通过鼓励企业研发创新 扶持知识密集 型 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 以及制定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手段 努力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Bishwanath Goldar Suresh Chand Agfar wa l Trade liberaliza tion and price costmargin in Indian industries J The De veloping Economies 2005 3 346 373 2 Cihan Yalcin P rice costmargins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u rk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 panel data analysis W or king paper 2000 3 Esposito L Esposito f F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Domestic Industry Profitability J Review of Econom ics and Statistics 1971 53 343 353 4 JozefK onings Patrick Van Cayseele Frederic W arzynsk i Th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 on fir ms price costmargins micro evidence from e merging econom ies J The R 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5 87 1 124 70 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制造业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134 5 K rishna Pravin M itra Devashish Trade L iberalization M arket Disciplin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N ew Evidence from India J Journal ofDevelop ment Econom ics 1998 56 447 462 6 Nolle 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market structure and i mport and export perfor mance for U S manufacturingindustries J Quarterly R eview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991 31 59 78 7 Pagoulatos E Sorenson R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Invest ment and Industrial Profitability of U S M anufacturing J Southern Econom ic Journa l 1976 42 425 434 8 Pagoulateos E Sorenson R A si multaneous equation anal ysis of advertising content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J South ern Economic Journa l 1981 47 728 741 9 Philip P Turner I mport competition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United K ingdom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The Jour nal of IndustrialEconomics 1980 29 2 155 166 10 Puge l Thomas A Foreign trade and U S market perfor m ance J Journal of Industria lEconom ics 1980 29 119 129 11 Stahlhammer N O D omestic mar ket power and foreign trad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IndustrialO rganization 1991 9 407 424 12 Tybout James R Plant and fir m level ev idence on new tra de theories InHandbook of I nternationa lTrade 2001 13 盛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分析 M 上海 上海人民 出版社 2000 14 史树林 我国的反倾销局面与对策 J 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 2003 7 41 46 15 苑涛 中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研究 M 北京 中国财政出 版社 2005 责任编辑 张 薇 上接第 47页 2 Coughlin C Pollard S State Exports and the A sian Crisis http ideas repec org a fip fedlrv y2000ijanp3 14nv 82 no 1 htm l 2000 3 Fer nald J Edison H Loungan i P WasChina the firstDo m ino A ssessing links bet ween China and otherA sian Econo m 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M oney and F inance 1999 18 515 535 4 Gnan E Mooslechner P The I mpact of the F inancialCrisis on the RealEconomy in Austria AnalyticalChallenge from Ex ceptionalFactors M onetary Policy and The Economy 2008 Q4 5 7 5 Gunnawardana P The A sian Currency Crisis and Australian Exports to East Asia Econom ic Analysis Policy 2006 73 79 6 Feng X B A lan I Chinese RM B exchange rate and local currency price stability in A sian trade China Econom ic Re v iew 2007 18 4 7 Fratzscher M What ExplainsG lobalExchange RateM oveme nts during the F inancial Crisis Working paper No1060 Euro pean Central Bank Knetter M 1989 Price Discri m ina tion by US and Ger man Exporters American Econom ic Re v iew M arch 2009 79 198 210 8 Knetter M Pricing toM arket inR esponse toU nobservable and Observable Schoks Dartmouth Collegeg W orking Paper No 89 16 M arch 1991 9 Knetter M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icing to M arketBe havo ir American Econom ic R eview June 1993 473 483 10 Krugman P Pricing to M ar ket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 NBER W orking PaperNo 1926 1986 11 Kohler M Exchange rates during financia l crises BI S Quar terly Review M arch 2010 12 M cCauley R P M cGuire Dollar appreciation in 2008 safe haven carry trades dollar shortage and overhedging BIS Quarterly R eview D ecember 2009 85 93 13 M cGuire P G von Peter The US do llar shortage in g lobal bank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response BIS W or king Papers No 291 October 2009 14 斐平 张倩 胡志锋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 响 基于 2007 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 究 2009 8 103 109 15 冯小兵 当地价格粘性及人民币升值效果的国际比较 以中国和 东盟 2 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06 38 6 16 王宝伟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宏观经济管 理 2009 10 13 15 17 张明志 薛东晖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 性 基于中日韩的比较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1 43 45 责任编辑 张 薇 71 W orld Economy StudyNo 12 2010 Serial No 202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2期 The Regional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er Service Outsourcing Undertaking by China A Study based on the Dynam ic Approach of SH IFT SHARE in East Asia Wang Rongyan 60 W ithin the production net work ofEastA sian featured by rapid development ofco mponents and parts trade the producer serv ices in this region have been also taking on an unnegligible increase The trade of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a which de monstrated by undertaking lots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from other countries starts gro w ing tre mendously because of its i mportant linking status in EastA sian net work which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 mponents and parts industries in China This paper intend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factors of the fast gro w ing outsourcing of producer services from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industrym ix effect co m petition effect and interaction effectby using dyna m ic Shift Sharemethod based on the regionalreference group The result sho wed that co mparedw ith the EastA sian econo m ies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 outsourcing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China is faster and faster but the rapid growth and relatively lo wer level of industrial stucture are still the main proble mes The Empirical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M arket Perfor mance of China sM 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un H uihuang Du Yunsu 66 This paper analyzes e mpirically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industry perfor mance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t chooses price costmargin tomeasure the perfor mance and the research outcome indicates that i mport competition h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ice costmargins in highly co mpetitive sectors while it has insignificant nega tive effect in lo wer co mpetitive sectors besides the competition degreemuchweake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 mport trade ismuch stronger and the export trade has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ice costmargins ofChina 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trategy SelectionM odel of Bilateral FTA Negotiation and EmpiricalAnalysis Tan Qian 72 W ith the guide of FTA strategy China has already gained great achieve ments in FTA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FTA construction the key task is to make a decision to benefitChina 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cope with this task this pa per synthesizes Strategy SelectionM odel ofBilateral FTA Negotiation by establishment of co mputable t wo level game mode l computable 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