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 1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表中我们可知,19581962年期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大幅度增加,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减少;19631965年期间各种资金流动比较合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2年期间中国进行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19631965年期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所以答案选a。2(2014汶上一中质检)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领导人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答案】b【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3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的情感应当是()a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c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d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时间线索,1956年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解放战争胜利于1949年,“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中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4(2015德州市期末统考)“南开大学党委领导4000多名师生,掀起大搞科学研究、大办工厂的高潮。第一夜就提出200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尖端科学的”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处在()a过渡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答案】b【解析】本题意在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过渡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还没有出现大搞科学研究的高潮,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南开大学党委领导4000多名师生第一夜就提出2000多个科研项目”反映了当时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高指标”和“浮夸风”,可知当时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故b项正确;“文革”时期“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纠正错误,科学研究领域迎来了新的春天,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5(2014兰州五十五中期中)同学们看到下图报纸,议论纷纷,下列议论中正确的是()这张报纸是假的,因为它报道的是假新闻报纸是真的,如实地报道当时的社会情况报纸是真的,花生亩产量13241斤是假新闻报纸是真的,如实反映了当时的浮夸风这一社会现象abcd【答案】b【解析】图片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大跃进的情况。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6(2014嘉兴一中质检)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答案】c【解析】由“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是在强调计划经济的弊端,所以这应该用来反证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事件最合适。题目中的a实行于三大改造时期,但是还没有实行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本身是不科学的,所以不符合史实;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际是不用说明就存在的;所以排除a、b、d。人民公社化运动恰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的表现之一,所以符合题意。7(2014浏阳一中)“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答案】c【解析】“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8(2014天水)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d毛认为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批评某些人对大跃进运动不同的意见,从而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大跃进运动有不同的态度。a项是大跃进运动的后果,材料并未体现;b项不是材料中心思想;d项与材料信息相反。故应选c。9(2014天水)1961年3月,中央正式向全国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第40条规定:“要保障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包括房屋、家具、衣被、自行车、缝纫机等,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此项规定()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b承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c扭转了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d有助于克服平均主义【答案】d【解析】a选项明显错误,20世纪80年代才废除。b项只是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而不是所有制的问题。c选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身就是“左”的错误的表现。故应选d。10(2014吉林宁江实验中学)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政策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灾难,中共于1960年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1960年国民经济得到了初步恢复,表明这一方针的实施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二、非选择题11(2014汶上一中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二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物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运输业务。(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请依据据材料二加以说明。材料三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城市手工业合作化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市工商联主委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四中国1957年农业产品产量产品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食1.95亿吨1930棉花164万吨2693(4)材料四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并从中国掠夺原料。(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同时近代航运业开始起步。(3)建国初,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4)问题:1957年农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原因:“一五”计划的完成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2(2014乌鲁木齐期中)习近平与俄总理普京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汉语年”活动开幕式。两国领导人表示要以今年举办“汉语年”为契机,全面推进两国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摘自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析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借鉴了材料三中苏联的哪些做法?一五 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4)中俄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目前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