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实验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实验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实验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实验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实验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 实验器材多用电表 电学黑箱 直流电源 开关 导线若干 小灯泡 二极管 定值电阻 大 中 小 三个 2 实验步骤 1 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 认识选择开关对应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 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 若不指零 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3 将红 黑表笔分别插入 插孔 实验要求 4 按如图甲所示连好电路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 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5 按如图乙所示连好电路 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 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6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步骤 调整定位螺丝 使指针指向电流的零刻度 选择开关置于 挡的 1 处 短接红 黑表笔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 然后断开表笔 再使指针指向 将两表笔分别接触阻值为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 读出指示的电阻值 然后断开表笔 再与标定值进行比较 选择开关改置 100 挡 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再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千欧的电阻两端 读出指示的电阻值 然后断开表笔 与标定值进行比较 测量完毕 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 off 挡 1 数据处理 1 测电阻时 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 指针示数的读数需要估读 值得注意 2 测电压和电流时 指针示数的读数方法与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示数的读数方法相同 2 注意事项 1 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 负极接红表笔 但是红表笔插入 孔 黑表笔插入 孔 注意电流的实际方向 方法规律 2 区分 机械零点 与 欧姆零点 机械零点是表盘刻度左侧的 0 位置 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 欧姆零点是指刻度盘右侧的 0 位置 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 3 测电压时 多用电表应与被测元件并联 测电流时 多用电表应与被测元件串联 4 由于欧姆表盘难于估读 测量结果只需取2位有效数字 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量程的倍率 5 使用多用电表时 手不能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 特别是在测电阻时 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 3 误差分析 1 电池用旧后 电动势会减小 内电阻会变大 致使电阻测量值偏大 要及时更换新电池 2 由于欧姆表刻度的非线性 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误差增大 因此要选用恰当挡位 使指针指中值附近 3 测电流 电压时 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 测得的电流 电压值均小于真实值 1 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步骤 1 调整定位螺丝 使指针指向电流的零刻度 2 选择开关置于 挡的 1 处 短接红 黑表笔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 然后断开表笔 再使指针指向 3 将两表笔分别接触阻值为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 读出指示的电阻值 然后断开表笔 再与标定值进行比较 4 选择开关改置 100 挡 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考点1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与读数 5 再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千欧的电阻两端 读出指示的电阻值 然后断开表笔 与标定值进行比较 6 测量完毕 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 off 挡 2 多用电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两表笔在使用时 电流总是 红入 黑出 4 欧姆表刻度盘不同于电压 电流刻度盘 1 左 右0 电阻无限大与电流 电压零刻度重合 电阻零刻度与电流 电压最大刻度重合 2 刻度不均匀 左密右疏 3 欧姆挡是倍率挡 即读出的示数应再乘以该挡的倍率 电流 电压挡是量程范围挡 在不知道待测电阻的估计值时 应先从小倍率开始 熟记 小倍率小角度偏 大倍率大角度偏 因为欧姆挡的刻度盘上越靠左读数越大 且测量前指针指在左侧 处 例1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 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 1k 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 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 量程5v 内阻十几千欧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5k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 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 1k 挡 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 调零 2 将上图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填 1 或 2 端相连 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 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k 和 v 4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 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 0k 和4 00v 从测量数据可知 电压表的内阻为 k 5 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 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 如图所示 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 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 电阻 1k 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k 思路剖析 1 欧姆表换挡位后如何调零 2 欧姆表和电压表如何读数 3 欧姆表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 1 短接 2 1 3 15 03 60 4 12 0 5 9 0015 0 练1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 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 一般为电池 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 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 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 给定的器材有 待测多用电表 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 电阻箱 导线若干 实验时 将多用电表调至 1 挡 调好零点 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 完成下列填空 1 仪器连线如图所示 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 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 则表笔a为 填 红 或 黑 色 2 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 图中多用电表 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甲 乙 丙所示 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电流表的读数为 ma 电阻箱的读数为 3 将图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 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 ma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 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黑 2 14 053 04 6 3 102 4 1 54 解析 1 根据电学仪器 红进黑出 的一般原则 多用电表的电流从红表笔进入 从黑表笔流出 电路图中a表笔接在电流表的正极 故电流经过多用电表从a表笔流出 故a表笔为多用电表的黑表笔 考点2考查多用电表的原理与实验操作 温馨提醒 若换用不同的挡时 其中值电阻都是不同的 欧姆表对应的内阻也不相同 因此 在不同的挡位时 只有重新调零才能使指针指在满偏位置 2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改装表头除能改装为欧姆表外 还能改装为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 如下表 例2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 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若选择开关拨至 1 挡 则测量的结果为 若选择开关拨至 50ma 挡 则测量结果为 2 多用电表测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如图乙所示 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0为调零电阻 rg为表头内阻 电路中电流i与待测电阻的阻值rx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则该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3 下列根据图丙中i rx图线做出的解释或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 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大右小b 欧姆表调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r0使rx 0时电路中的电流i igc rx越小 相同的电阻变化量对应的电流变化量越大 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密右疏d 测量中 当rx的阻值为图丙中的r2时 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左侧 思路剖析 1 欧姆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2 欧姆表的刻度盘具有什么特点 练2如图所示是一简易欧姆表的原理图 图中电源电动势为1 5v 其内电阻可忽略 电流计量程为0至1ma 最小刻度0 1ma 内电阻20 可变电阻阻值范围为100 至2500 1 测量电阻前 先进行欧姆调零 将可变电阻p的阻值调节为r 此时电流计指针指到最大刻度 2 欧姆表正确调零后 将待测电阻的两端分别连至红 黑表笔 若电流计的示数为0 5ma 待测电阻的阻值rx 3 若将电流计示数范围限制在0 1ma到0 9ma之间 欧姆表可测量的电阻范围为 4 如果将r 20 的电阻与电流计并联 重新调零后 与第 3 问相比 可测见的电阻范围将变 填 大 或 小 答案 1 1480 2 1500 3 167 13500 4 变小 热点题组多用电表的原理与实验操作1 2017届北京模拟 如图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 其中s t为可调节的部件 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1000 的定值电阻 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模拟精选 组合专练 1 选择开关应调到电阻挡的 填 1 10 100 或 1k 位置 2 将红 黑表笔分别插入 插孔 把两笔尖相互接触 调节 填 s 或 t 使电表指针指向 填 左侧 或 右侧 的 0 位置 3 将红 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电阻两端接触 电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该电阻的阻值为 答案 1 100 2 t右侧 3 1100 2 2017届岳阳模拟 在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的实验中 1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 红表笔接触点的电势比黑表笔 填 高 或 低 2 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打到 1 挡 转动欧姆调零旋钮 发现无法调零 则他应 a 用力转动欧姆调零旋钮b 先用螺丝刀转动指针定位螺丝机械调零c 更换多用电表的电池d 作报废处理 换新的多用电表 3 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时 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在以下表格中所指的挡位 请写出对应指针读数 4 小徐同学要进行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测量实验 他可选用以下器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