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2.反复诵读,领会文章内容,并力求当堂成诵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4.正确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课时计划:1课时。一、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多媒体展示:“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教师动情讲解刘禹锡三搬三迁的人生故事。二、预习检测:1、作者: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曾被白居易誉为“诗豪”。2、抽一生读课文,正字音。三、听读课文,疏通文意1、听录音,注意停顿2、六人小组,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小组质疑,提出疑难,师生共同答疑解疑4、师强调重点字词,学生竞答:文言字词积累无案牍之劳形: 有 仙 则 名:斯 是 陋 室: 惟 吾 德 馨:鸿儒: 白丁:无案牍之劳形: 何 陋 之 有:5、生再次朗读课文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的,是开篇直接写陋室么?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陋室的?3.作者写诸葛庐和子云亭的目的何在?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以上问题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评价五、当堂背诵,课堂反馈1、比一比,谁背得快2、课堂练习:1.辨析字形并注音: 德馨 / 罄竹难书 案牍 / 读书 鸿儒 / 相濡以沫2.释义 草色入帘青 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 何陋之有3.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写出“陋室”环 境清幽的句子是: 六、拓展延伸仿写:学习铭,劳动铭师抛砖引玉:为师铭路不怕远,坚持就行;厄不怕近,拼搏就成。桃李不言,润物无声。春夏送笑颜,秋冬迎新容。讲解细入微,谈心意诚诚。课堂品文章,谈人生。摒世俗之影扰,涤纯净之心灵。古有孔夫子,今有陶知行。欣然曰:无愧今生。夏感学习目标1、划出文中生字词,识记字音字形字义;2、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主旨;3、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试从用词,修辞等方面加以评析;4、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进行课外小练笔。教学方法设计为激趣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终日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于乡野的夏季风光比较陌生,为了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我出示几张乡野夏日风光图,来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观后感受,教师适当地给予激励性评价。夏天,到处是迷人的风景,到处是蓬勃的生命,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让我们踏着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与作者梁衡一起来一次夏天的旅行吧!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字词积累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课标的要求,丰富的字词积累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语文,必须注意积累字词。初读课文,感知夏天从作者的描绘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夏天?让学生用“我感受到了一个的夏天”说话,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读中融入文本,学会多角度,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美读课文,探寻夏天 听读课文。通过让学生听名家优美的朗读,激发学习兴趣,尽快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高声齐读课文,要求读出磅礴之势,升腾热闹之气。让学生单个读自己喜欢的片段,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情。读后进行自评和他评,保持优点,改正不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划分层次,归纳段意,进而概括出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这一环节,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感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的表现是靠文字载体来实现的,本文的语言可谓字字珠玑,像一簇秀丽的山花,需要学生自己去采撷。我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并浅谈自己感悟到的妙处。为了让学生把语言组织得规范些,我给大家一个格式:“我欣赏的佳句是,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这样写的好处在于”。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表达个体感悟创建自由平台。根据学生表达的情况,老师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尝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官角度去书写语言,让自己的语言也优美起来。联系生活,畅谈夏天 日月经行,四季轮回,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请你畅谈一下城市之夏的风景。要求选取典型景物,用一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设计:1.课外阅读梁衡的另一篇散文秋思; 2.仿照本文,写一篇“春感”“秋感”或“冬感”,不少于500字。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能够学以致用。(九)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能直观再现教学思路,我设计了一下板书: 三、检测目标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及学生不同的学情,我设计一下两题:1、注音或写汉字 贮满()澹澹()芊芊()磅礴() bng_发遗hn_闲情逸zh_2.品味下面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嫰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附:答案1. zh dn dn qin qin p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