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 (3).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 (3).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 (3).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 (3).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 (3).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第一课时主备人:赵慧 副备人:洪桂花 常君兰【新课导入 出示目标】1、导入新课2、出示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翻译本则短文; (3)背诵、默写全文【围标设疑 自主探究】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 , 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 ,谥号 ,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2.文体介绍“说”是一种 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 或论述 ,也可以 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字音蕃 淤 濯 亵 鲜 二、结合课下注释,熟读课文,画出停顿 【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一、翻译字词蕃 独 予 染 濯 清涟 妖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亭亭 植 亵玩 谓 隐逸 君子 噫 菊之爱 宜 众 二、参照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翻译课文。 小组合作进行翻译,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共同解决。三、重点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拓展升华 检测点评】巩固练习:背默全文 . . . . . . . . . .爱莲说第二课时主备人:赵慧 副备人:洪桂花 常君兰【复习导入 出示目标】1. 复习(1)本文作者 (朝代)的 ,本文的文体 。(2)背默课文2. 出示目标:(1)、体会作者对不同花的态度,理解作者用意;(2)、通过诵读、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感情。(3)、掌握多物言志这种写作技巧。【围标设疑 自主探究】1、解题:“爱莲说”题目含义: .2、通读课文,说说作者对莲的感情是 ,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的? . .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写莲花的?分别赞美了莲花的什么品格? . . . 3、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1、作者写莲花 ,还提到了哪些花?哪些词语能反映出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 .2、“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 .3、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 . .4、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说说你的看法。 . .5、归纳主题爱莲说是一篇 的短文,借 喻己,用 的方法表明了自己 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与 、 相比,对世人 、 的风气表示了鄙视和厌恶的感情。【拓展升华 检测点评】 拓展延伸1、根据自己对本文的理解,仿照例句,赞一赞莲花之美。例:莲花之美,美在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豁达的品质,令人敬佩!莲花之美,美在它“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德馨远播,特立独行的品质,令人叹服。仿写: 莲花之美,美在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