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检测(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检测(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检测(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检测(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瑶海二模)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 d宋朝2.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3(2014八公山高三调研)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培养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禁绝个人欲望abc d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5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古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6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7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8.(2014望江测试)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促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矛头直指君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发展了儒家思想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a bc d9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10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 b发展外贸c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d重商抑农1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12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4大连双基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韩愈原道材料二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朱熹答陈卫道材料三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重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8分)(2)材料二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造成的影响。(8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6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8分)答 案1选b“三教殿”同时出现释迦牟尼(佛教)、孔子(儒家)、老子(道教)反映了“三教合一”的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2选b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一物的探究,获得一物的道理、知识,明显带有科学性,故选b项。a、c、d三项均在强调伦理道德,可排除。3选c宋明理学并非“禁绝”个人欲望,故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两项。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正确。故选c项。4选b“全新的创造”是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项是理学和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5选a本题考查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由题干中“尔身各各自天真”“但致良知成德业”可知a项正确。6选b“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一切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与王阳明的心学主张一致,故选b项。7选d本题以李贽思想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对明清进步思想的准确理解。a项“彻底”说法错误,仅是挑战了孔子的权威;b项并不是李贽的思想,李贽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c项“道家学说”说法错误,对象应该是宋明理学。8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黄宗羲本人就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等主张,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发展了儒学。本身说法矛盾,故选b项。9选c材料认为理学如同“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可见材料认为理学空谈误国,但很明显材料没有认识到理学的积极意义,比如励气节、提高社会责任感等,因而有一定的片面性。10选c根据所学史实顾炎武主张工商皆本,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故选c项。11选dd时期是宋明时期,而批判思想出现于明清时期,d项符合题意。12选d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道光、咸丰时期,外国势力入侵造成社会危机加剧,清朝统治由盛而衰,清朝学风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经世之学崛起。当时儒学仍处于统治地位,文化专制盛行,科举考试的内容仍为儒家经典,故a、b、c三项错误。13(1)事件现象: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原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失去原有的统治地位;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2)态度: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学。影响:朱熹吸收佛学的部分内容,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3)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品质,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