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docx_第1页
土地利用规划.docx_第2页
土地利用规划.docx_第3页
土地利用规划.docx_第4页
土地利用规划.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土与土地的区别?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范围的地段,包括上至大气层的平流层、下至地心的生物圈的所有属性,是由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质系统。国土是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国家的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土地的功能:1、养育功能2、承载功能3、仓储功能4、景观功能土地的特征:1、土地物质的自然性2、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沃度的差异性 4、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5、土地位置的空间性6、土地属性的两重性土地利用计划按计划时效分为中期计划(一般为5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以一年为期)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相关规划区别联系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生产与农业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总体部署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土地利用规划是农业区划在土地上的具体落实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国土规划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性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内国民经济各组成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土地利用规划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落实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4、农业用地规划5、生态建设用地规划6、土地利用专项规划7、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2、按规划时间分为: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期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规划 3、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在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利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它是由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它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战略性4、控制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整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土地供给量预测3、土地需求量预测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6、土地利用分区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人口预测:是根据规划区域或单位现有人口状况和可以预计到的未来发展趋势,测算未来某个时点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新内阁别和年龄构成。1、人口自然增长法:P=P t01+Kt-t0+c-dPt规划年人口数P t0机器年人口数t-t0预测年期K人口自然增长率 k=nPtPt0C规划期内迁入人数D规划期内迁出人数例如,我国1982年年终人口数将达10.15亿人。若按1981年自然增长率14.55计算(迁移增移率略而不计,要求预测2010年人口总数若已知P t0=10.15亿人,n=28年,K=0.01455,则2010年人口将达到P2010=10.151+0.0145528=15.21亿人2、劳动平衡法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此法一般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计算公式为:P=A1-B+CP规划年人数,A基本人数,B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C被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数的比重(%)例如,若已知某集镇2001年年底人口数为2000人,其中基本人口数为1000人,根据该集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估计2005年基本人口数增加800人,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则该集镇2005年总人口数为P=1000+801-0.15+0.4城市化水平预测;包括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3、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土地资源质量分析、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1、居民点用地需求量2、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3、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在我国居民点体系由城市城镇乡村三层次组成,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城镇分线车好呢个和集镇。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村落。三、我国城镇化(了解)1发展概况:1949年我国步入城市化进程。1949年到1980年城市化处于缓慢发展时期,尤其是19601964年中断,跌入低谷。1980年代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化严重滞后与工业化;呈现区域差异性。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础投资规模预测法、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多指标综合预测法1、城市化的概念:最通俗的概念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的现象。2、城市化的度量(1)主要指标法:1、人口比例法2、土地利用指标(2)复合指标法:规划区域人口比重、人口密度、建成区大小、城市间的距离。居民点布局的形式:1、卫星式2、带状式3、多边形式4、自由式简述居民点概念和居民点分类、居民点布局原则。*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1.居民点是指居民按照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点,由建筑物、道路网、绿化系统、其它工程设施等物质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居民点布局的原则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载运量大,行驶速度快,运行一般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连续性强,具有高度可靠性缺点: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适合:长途大宗货物运输2、水路运输优点:载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建设投资低,不占农田;水运的劳动生产率高缺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连续性差,速度慢,转运条件更差适用:对速度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3、公路运输优点:对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机动灵活,空间活动范围大,可以直接深入广大的中小城镇和偏远的山区农村,实行门对门的直接运输,减少转运环节,且投资少,速度快,在短途及某些货物的中途运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又能与其他方式配合,承担客货的集散。缺点:装运量小,能耗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占用土地多,对环境有较强的污染性。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航程长,能过达到地面运输难以达到的地区,其劳动生产率也高,航空线路不占耕地。缺点:载运量小,且投资大,成本高适用:远距离、急需、贵重、时间性较强的运输。5、管道运输优点:连续性强,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少,没有运输设备的空间问题,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管理和使用简便,而且不占用土地,也没有污染。缺点:一次性投资大,消耗钢材较多,而且运输对象限制较大,只适宜于液体(石油)、气体(煤气)等流体物。公路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以及绿化、监理系统组成。一、公路和公路等级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平曲面半径、停车视距、纵坡Y选线原则一、是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二、是因地制宜;三、是连通性好,路线短,节约用地;四、是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五、是经济合理。选线方案择优【会计算】方案评价的三项指标:1、道路的工程造价2、年度运营费用3、占地面积损失水利工程用地类型和等级:1、防洪工程2、灌溉工程3、治涝工程4、水电工程5、输水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1、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 对河川径流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无坝渠道方式、有坝渠道引水方式和机械提水; 对当地地面径流通过选择适当地点修建水库或蓄水池进行利用。水库库容的计算方法:地形图法、断面法、系数法。2、地下水开发利用:埋藏在地面以下,运动和储存在土层或岩层空隙中的水的总称。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3、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第三节 供水工程用地规划一、水库用地规划:1、水库库容的确定2、水库供水量估算当供水量大于需水量时,以需水量作为水库有效库容;当供水量小于需水量时,以供水量作为水库有效库容。(三)水库用地规划水库建筑物用地:1、拦水坝2、溢洪道3、放水涵管4、库区水土保持:库岸林,挂淤林4水利工程用地类型和分级如何划分?1.防洪工程。就保农田面积来说分为四级:33.33万hm2以上为大型;6.67万33.33万hm2为大型;2万6.67万hm2为中型;2万hm2以下为小型。2.灌溉工程。按灌溉面积分为五级:10万hm2以上为大型;3。333万10万hm2为大型;0.333万3.333万hm2为中型;0.033万0.333万hm2为小型;0.033万hm2以下为小型。3.治涝工程。防洪设计标准一般以涝区发生一定的暴雨不受渍涝为准,重现期一般为510年。4.水电工程。按装机容量分为五级:75万kW以上为大型;25万75万KW为大型;2.525万KW为中型;0.052.5万KW为小型;0.05KW以下为小型。5.输水工程。按总投资分为五级:总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为大中型;2000万元以下为小型;城市、工业输水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为大中型;1000万元以下为小耕地组织形式是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排渠系、田间道路、护田林带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效率的提高耕作田块的方向系指田块的长边方向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田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计划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及其它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工矿用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三界四区”,行政边界、规模边界、扩展边界;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耕地流失的四个方面:1、建设占用2、生态退耕3、农业结构调整4、灾害损毁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1、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2、优选安排基本农田3、协调基础设施用地4、优化城镇公矿用地5、拓展城乡生产和绿化空间6、构建工地利用景观设施风貌6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第一轮1985-2000第二轮1997-2010第三轮2006-202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第一轮1984-1996;第二次2007-200967、土地按用途的现状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规划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载运量大,行驶速度快,运行一般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连续性强。缺点: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2水路运输:优点:载运量大,耗能低,成本低。缺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连续性差,速度慢,转运条件更差3.公路运输:优点:适应性强,机动灵活,空间活动范围大。缺点:装运量小,能耗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占地多,对环境有较强的污染性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缺点:载运量小,投资大,成本高(只适合远距离,急需,贵重,时间性较强)5.管道运输:优点:连续性强,损耗少,没有运输设备的空间问题,成本低,安全可靠,管理和使用简便,不占土地,无污染。缺点:一次性投资大,消耗刚才较多,而且运输对象限制较大。29*、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1.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用途管制则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和措施2.建立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前提的。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基础上,划分土地用途区,落实土地用地布局。土地利用分区的主导用途是管制的重点,也是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向3.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可解决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并保证规划实施。依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规划的地区或规划未批准的地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内容概念: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务必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内容:土地按用途进行合理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条件,土地登记注明土地用途,对用途进行变更实行审批许可制,实行土地利用监督管理,对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行为严格查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遥感技术、土地调查与统计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属于后期操作)3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涵义与特点、作用涵义: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作用:1保持了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势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2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3能够反映规划实施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创造条件4对一些重点指标进行定时监控,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5及时发现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