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技能整理提纲(自制).doc_第1页
教育教学技能整理提纲(自制).doc_第2页
教育教学技能整理提纲(自制).doc_第3页
教育教学技能整理提纲(自制).doc_第4页
教育教学技能整理提纲(自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教学技能专题一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P1-5)班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单位。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一)有助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有利于学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组织的末梢又是学校工作的关键。(四)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二、班主任的角色(一)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三)班主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四)班主任是联系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P5-25)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进行班级管理与教育: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组建班集体,完成由群体到集体的转变;指导班级的核心组织开展工作;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内容,也是与其他管理的根本性区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强调行为习惯的巩固与变通);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行为规范,获取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社会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自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三)组织与教育学生有效学习: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内容(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五)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合作;配合学校做好其他教育工作;协调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力量;(六)评定学生操行: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是基础性发展目标,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七)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二、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一)调查研究法: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前提条件,要了解研究班集体和学生个人。1观察法: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了解和研究(最常用,最基本方法)2谈话法: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了解学生的方法。(二)榜样示范法注意榜样的适应性(小学用榜样行为的直接示范,中学引导关注榜样的精神因素);注意榜样的真实可信性;注意班主任的示范性;(三)情境感染法:强调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教育,包括班级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人际互动情景; 情境创设要与教育要求相一致;要根据学生特点;优化情境感染力;(四)规范制约法:包括遵守的准则及执行或违反规范的奖惩规定;引导共同制定班规,并成为全体成员共同追求,将其变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过程;注意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规范软化现象;适当运用奖惩手段,优化规范的运用效果;班主任要起执行规范的示范作用;(五)舆论影响法 明确班级发展目标,树立舆论价值导向;注意引导和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注意利用各种因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六)心理疏导法:包括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认知疏导法(七)行为训练法:负强化法和正强化法都通过奖励来强化学生良好行为正强化法:学生表现正确行为后,给予愉快的强化物,提高该行为发生率,强化物是物质和精神的,也可是允许学生参与喜欢活动,低年级物质强化,高年级精神强化;负强化法:学生表现被期望行为后,撤销令人不快的刺激,提高行为发生率; 第三节 班级管理(P26-54)一、班级的功能(一)班级: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为特征的社会组织体系。 将年龄,智力状态,知识程度相近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班级;班级发展目标是形成班集体; 班主任首要任务是将班级群体转变为班集体(组建班集体,班集体初步形成,班集体形成发展阶段)。(二)班级的功能(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社会功能)二、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发展(一)班级目标的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是班主任创建班集体的首要工作。 系列化目标法:据班集体主体目标,建贯穿学年或学期班级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次目标系统 具体化目标法:将班集体宏观目标分解和细化,将学校教育目标变为班级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每个班级成员结合情况,围绕班集体目标制定个人目标;(二)班级文化的营造1树立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学生自我教育重要手段,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2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3建立班级的核心力量;4开展组织班级活动;(1)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班级教学活动(占时最多,贯穿班级始终的活动);主题活动(班级教育活动重要形式,班集体建设基本方法和途径)(2)班级活动的实施:设计,实施,总结与评价;(3)班级会议:周会和晨会;主题班会;班委会议;民主生活会;三、关于各种类型学生的分析及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面向的是全班每一位同学,按学生在学校表现状态分为优秀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从学生发展不同侧面分 学习,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特长发展四个维度;(一)对中学各种类型学生的分析及教育1优秀生教育:正确分析评价优秀生;注重培养良好个性;加强理想教育和挫折教育;2中间生教育:学习上鼓励和学习方法引导;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开朗,自我肯定个性。3后进生教育:以爱与尊重建立教育基石;客观分析与耐心引导并举;捕捉教育时机。专题二 课外、校外活动第一节 课外、校外活动的概述与特点(P55-63)一、课外、校外活动的概念课外活动:学校在课堂教育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校外活动:学生参加校外文化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更不是补充,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一)课外、校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二)课外、校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使学生更加均衡发展;(三)课外、校外活动有利于学生特长与个性的发展;三、如何有效实现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一)全面教育与特长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要求,是提高课外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二)课堂与课外关系(三)长期与短期关系四课外校外活动基本要求与特点:灵活性,综合性,自主性,兴趣性第二节 课外、校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P6370)一、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活动;二、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一)群众性活动:报告,讲座;集会;参观,访问,旅行;体育活动;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社会公益活动;(二)小组活动(课外活动重要组织形式):学科小组,劳动和技术小组,体育小组;艺术小组,科学技术制作小组;(三)个别活动:一般与群众性活动特别是小组活动相结合 第三节 课外、校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P70-76)一、教师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的角色(一)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角色:专业指导,组织与协调,教育者(二)教师在校外活动中的角色:专业顾问,专业联络,组织监控二、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指导思想,活动原则,活动目标,活动具体安排,活动管理与评价;专题三 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第一节 少先队,共青团工作的目标与教育意义(P77-81)少先队的基层组织主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主要在中学阶段;一、少先队工作的目的与教育意义(一)少先队工作的目的简介: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是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党委托中国共青团直接领导少先队。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先队建队日。具体目标: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全面素质;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二)少先队教育工作的意义1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2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3少先队工作有助于培养少年多愁善感的社会才干;二、共青团工作的目的与教育意义(一)共青团工作的目的简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简称,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1920年上海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教育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均衡发展;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素质;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二节 学校少先队工作(P82-96)一、少先队工作的性质与基本任务(一)少先队工作的性质1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2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学校,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共产党:先锋队; 共青团:突击队; 少先队:预备队; 奋斗目标: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二)少先队工作的基本任务二、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做好少先队工作计划与总结;(二)做好少先队组织管理工作;(三)做好少先队常规工作;(四)协助学校德育处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少先队直属德育处管理或德育处协助管理);(五)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三、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一)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分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校外志愿辅导员)1抓好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礼仪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2开展大队各项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节假日活动,红领巾社团活动)3指导和协调中队辅导员工作;4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工作;5协助社区少工委工作;(二)少先队辅导员的条件(P96) 第三节 学校共青团工作(P97-108)一、共青团的性质,组织机构和基本任务(一)共青团的性质与学校组织机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学生入团的基本要求:学生年满13周岁时,可发展入团,办理入团手续;年满13周岁未满14周岁以前仍保留队籍;2团的组织结构:三名团员可建立一个团支部。 团的基层组织,分设 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大中学校学生支部委员每届任期一年,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3中学团组织机构:最高机构是学校共青团委员会,下设教工团总支部和学生团总支部;学生团总支部下辖以班别为类的若干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主要有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校团委书记由符合职务要求的教师担任。中学团组织接受上级团组织和学校的双重领导;(二)共青团的基本任务1共青团的基本任务2学校共青团的任务:以共青团中央的基本任务为自身任务,同时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特点,培养青年学生政治素质(含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组织能力和政治宣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开阔社会视野;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做好共青团工作计划与总结(二)做好共青团组织管理工作(三)做好共青团组织的常规工作(四)协助学校德育处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直属学校德育处管理或协助德育处管理)(五)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三、共青团活动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形式(一)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保证党的领导的原则;发挥作用和受教育相结合原则;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原则;充分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大局的原则;服务中学生的原则;自主性的原则;注意先进性和群众性统一的原则;注意统一性和层次性结合的原则;(三)中学共青团活动的主要形式:团日活动(三会一课,即每月一次团小组会,团支委会,团员大会和讲一次团课);与中学教育相结合的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专题四 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编制(P109-125)素质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体系,带动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的含义(一)教学目标的含义:预期性,生本性,具体性;(二)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1描述主体看,教学目的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2陈述方式看,教学目的一般用“了解理解掌握领会体会”等模糊性,主观性的心理动词; 教学目标多用“说出归纳说明辨别”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动词;3适用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适用;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都适用;4结构层次看,教学目的孤立单一结构,缺乏明确层次与序列;教学目标将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层级架构;二、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测试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三、教学目标的类别(一)美国布卢姆等人的分类理论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1)知识: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涉及重认和再现具体的事实,定义,规则等,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2)领会:把握材料含义与主旨的能力,转换,解释,推断。(3)运用:运用已学的知识(包括概念,方法和理论等)来解决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问题。(4)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份并理解组织结构。(5)综合: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强调创造能力,需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6)评价:对材料厂作价值判断的能力。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1)接受: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2)反应:能主动积极投入到有关的现象中,并作出反应。默许,愿意反应,乐意反应;(3)价值评价:将某种特定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态度和鉴赏。(4)价值观的组织:将许多价值标准比较、关联和综合;(5)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在价值观组织的基础上,个体的信念,态度整合成完整的 世界观,形成完整的个性。最高层次的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1)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2)准备: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生理准备和情绪准备;(3)有指导的反应:在他人或自我指导下进行的动作行为。(4)机械动作:学习者的反应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动作模式并不复杂。(5)复杂的外显反应: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涉及高度协调的动作行为;(6)适应:能修正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需要或问题情境;(7)创造: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应具体情境。(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1言语信息:知识或书本知识;2智力技能: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3认知策略: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而一般智力技能则是运用符号处理事情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4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5动作技能: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三)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探索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方法(一)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1明晰性;尽可能将模糊的,以心理动词表述的目标转换成外显的行为性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目标;2整体性:体现纵向的层次性和横向的融贯性;3灵活性:有所侧重;体现差异;灵活变通;(二)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认知观的陈述:用内部心理过程描述教学目标,往往只使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模糊动词;削弱教学有效性,导致教学的随意和低效;2行为观的陈述: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学生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美 马杰,ABCD目标陈述模式(1)对象 A:目标描述的对象应该是学习者;(2)行为 B:目标的陈述采用行为动词,尽量避免使用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P123动词表)(3)条件C: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和条件;(4)标准D:教学所要求的行为完成的质量水平,即对目标应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如:在指认和书写中(C 条件),学生(A 对象)能迅速无误地(D标准)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B 行为)。3内外结合法: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来描述教学目标;即总体目标具体行为; 第二节 教学方案的编制(P126-141)一、教案编制的意义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助教研活动开展;二、教案的构成要素1概况: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型,教学方法等;2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运用,教与学的活动安排;3板书,板画设计或教学媒体的运用;4教学后记:教师课后的小结或教学随感;三、教案的基本形式(一)记叙式教案:备课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讲稿式的详案,纲要式的简案;(二)表格式教案:重点突出,使用方便;(三)卡片式教案:分教案纲要提示;教学内容提示和材料补充;四、教案编制的要求科学规范,简洁明了,形式多样,理念先进;五、教案编制的程序(一)研读课程标准(二)分析处理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三)确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标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四)了解教学情境:包括了解学生和教学的场地和设备,重点是了解学生;(五)选择教学方法(六)准备教学媒体(七)设计教学过程:教案编制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六、新课程教学中教案的构成要素1新课程教学备课的重点:备教师,备学生,备课后反思;2教案突出人的因素: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法指导;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3教师备课:先备自己,包括备教法,学法,心理,情绪;4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因材施教。专题五 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 导入的技能(P143-154)一、导入的功能(一)引起注意,激起好奇;(二)激发兴趣,诱发学习动机;(三)铺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四)提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五)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二、导入的类型(一)情境导入:通过语言,图片,幻灯,记录片,故事,游戏,音乐,绘画等,制造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二)温故导入: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三)问题导入:可由教师或学生提问;直接提问或侧面提问;直接问句或谜语等方式;(四)实验导入:演示实验,引导观察并思考实验中各种现象,进入学习情境;(五)悬念导入:创设悬念性问题,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六)观念冲突导入: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呈现互相矛盾特点,产生激烈思想冲突;三、导入的应用(一)导入的原则:目的性,启发性,关联性,趣味性,艺术性;(二)导入的基本要求: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短新精快奇准) 第二节 讲授的技能(P154-164)一、讲授的作用:最古老最基本,应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一)讲授的优点和局限1讲授的优点:效率高;成本低;较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2讲授的局限:本质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不易培养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不宜过多讲授;无法照顾个别差异;过长讲授,影响有效学习;(二)课堂讲授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传授事实性的知识;班级教学;低年级或性格内向学生;思维清晰,擅长表达的教师二、讲授的基本形式(一)讲述:分叙述式和描述式;偏重讲事;(二)讲解:偏重讲理,侧重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解说式(用学生熟悉事实事例,以感知为起点理解概念或说明事物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解析式(解释和分析规律,原理和法则,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解答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具一定探索性)(三)讲读:把讲解和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较常用;主要有范读评述式;词句串讲式;讨论归纳式;比较对照式;辐射聚合式;(四)讲演:讲授最高形式,不仅要系统全面描述事实,解释道理,还要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手段,作出科学结论。三、讲授基本要求准备充分;科学性;启发性;生动形象;简洁通俗;和谐性;讲授要与板书配合;第三节 提问的技能(164-171)一 提问功能:最常见教学方式,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最直接方法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培养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管理课堂教学;二、课堂提问的类型(一)知识性提问:考察概念,字词,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记忆情况的提问方式,是最简单的提问;只需学生复述即可;(二)理解性提问:检查已学知识及技能理解和掌握情况;(三)应用性提问:检查把所学概念,规则和原理等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提问方式;(四)分析性提问:要求分析知识结构因素,弄清概念间关系或事件前因后果,得出结论(五)综合性提问:要求发现知识间内在联系,把教材内容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六)评价性提问:要求运用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作出价值判断,或比较选择。三、目前提问存在的问题与误区提问问题数量过多;不能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总是少数学生回答;控制问题答案;给予消极反馈;忽视学生提问;四、课堂提问的要求:设问得当;发问巧妙;启发诱导;归纳总结;五、提问的原则:充分准备;以学生为中心;宁静勿滥;兼顾各种类型问题; 第四节 板书的技能(P172-181)一、板书的作用:既是教学基本功,又是基本教学技能;有助吸引学生注意力(听觉与视觉刺激巧妙结合);有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视觉获得信息占83%,听觉占11%,其他占6%);有助理解和巩固知识;有助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有助发展学生思维(有步骤边讲边写,知识层次化,系统化);有助课后复习;板书有示范作用;二、板书的类型(一)提纲式: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二)词语式:紧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激发思考,引起联想;(三)表格式:内容扼要,对比性强,易使学生把握事物本质,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四)线索式:反映文章内容情节变化,注意各部分相互联系,思路清晰,线条明朗;(五)图文图式: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形象直观突出重点,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六)阐述式:边分析边阐述,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七)电子式:省时省力,生动美观,效果好;三、板书的要求文字正确清楚美观;用语准确简洁生动;计划周密,布局合理(一般正板书从左至右依次书写,副板书靠右侧书写,可适时擦去);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因材施“书”,详略有度;板书,讲解协调一致(先写后讲;先讲后写;边讲边写);板书样式灵活多样;注意色彩运用(引起视觉反应,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但不宜过多); 第五节 课堂小结的技能(P182-186)一、课堂小结的功能完整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帮助梳理知识;巩固与提升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铺垫后续教学内容;二、课堂小结的要求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简明扼要;引导性;前呼后应;可用图表或表格做小结;重视课堂当堂检测;三、课堂小结的方法(一)归纳总结式:最常见的结课方式提纲挈领,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二)练习式:课堂练习强化知识,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学风;(三)悬念式:诱发强烈学习欲望(四)比较式:引导通过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五)首尾呼应式:将课堂小结设计与课堂导入时设置悬念呼应,巩固兴趣,强化记忆; 第六节 课堂管理的技能(P187-196)一、课堂管理的内容(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管理(二)课堂时间的管理:一定意义上是学生学习时间的管理;(三)学生的管理:课堂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四)教师的管理:教师起组织,引领,指导,督促和鼓励作用;(五)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纪律的管理应以课堂规范为内容,教育与自我教育为手段,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来进行;二、课堂管理的原则(一)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四)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三、课堂管理的方法(一)着力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三)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指导1营造课堂氛围;2轻敲响鼓:把声音的声色情融为一体,运用到语气上;3目光暗示:期待目光,尽可能平视或环顾大多数;4动作指引: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面目表情有潜在控制作用; 教师站姿,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5行为矫正:奖优为主,罚劣为辅;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6旁敲侧击:7自我管理:指导自我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教学成为开放系统;(四)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沉着冷静,以静制动;及时高效;化弊为利;幽默诙谐,化解矛盾;采用暗示,旁敲侧击;专题六 教学评价技能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P197-209)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与含义(对教和学的评价)理想状态: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过程整合,师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整合(一)课堂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以促进发展和教学改进为目的1诊断与监控:评价即知识反馈;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观察学生情绪反应和课堂状态等诊断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形成“元认知”能力;2强化与激励:强化动力和情感激励;课堂教学评价开始于教学起始和教学过程中,核心是为促进教学顺利进行;3反馈与改进:强化目的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反馈旨在告诉学生关于其表现的正确信息,以期更好改进;(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即对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目的: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1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指标:课堂教学质量观2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走向多元(专家,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等评价;教师自评;)3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以学论教:学生学习状态和生存状态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1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要素说: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2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行为说: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3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重点说:注意发挥导向功能,强调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重点转移; 学生发展包括独立发展,主动发展,差异发展,全面发展,创造发展,持续发展等;(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1课堂观察法:课堂教学评价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听评课制度; 听课记录内容根据评价重点有所侧重和选择;自评与他评相结合;2录像评价法:录像评价最好与教师访谈结合;3问卷调查法:较大范围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行为进行定量分析;但评价者对课堂科学的描述可能出现误解,加大误差;不是所有课堂教学行为都可以精确表述或定量分析;并不能把教师和学生真实想法和复杂行为体现出来,需评价者的现场观察或访谈补充;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导向性,有效性,差异性 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技能(P210225)一、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与含义(一)学生学业评价的含义1学生学业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广义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2学生学业评价重在评定等级常模参照评级:与其他学生的成绩做比较;标准参照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