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技巧总结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指导.doc_第1页
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技巧总结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指导.doc_第2页
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技巧总结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指导.doc_第3页
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技巧总结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指导.doc_第4页
广东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技巧总结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指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指导一、命题特点化学工艺流程试题是新课程高考催生的一种新型题型,也是广东高考试题的特色之一。化学工艺流程试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高考中“化学工艺流程试题”命题内容广泛,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问方式灵活,充分体现了“化学是真实的”的命题指导思想,主要特征如下:(1)以化工生产为背景,用框图的形式表述生产流程,主题内容广泛,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题材丰富。(2)工艺流程所包含的学科知识比较基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流程图中可能出现超纲知识,但试题设问时不会涉及。(4)解答流程题不必将图中每一种物质都推出,一般是问什么推什么。试题的设问一般没有“连带效应”,即前一问不会回答没关系,不影响后面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迁移、转换、重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解题策略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以及提供一些课本上未出现过但题中必须要用到的信息。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物质反应方程式、物质稳定性、物质溶解性等。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采取这样的方法,其目的是什么?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无论流程如何陌生复杂,最终命题者设置的问题仍然是课本、考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而已。大多数问题用所学知识便可直接回答,但个别地方往往有悖所学知识,这时就要考虑产物、环保、产量、成本等等。所以答题时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如不能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方程式要配平、分清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等等。三、解题方法1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2截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艺流程题,用截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3交叉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事先合成一种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流产品。以这种工艺生产方式设计的工艺流程题,为了便于分析掌握生产流程的原理,方便解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提供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划分成几条生产流水线,上下交叉分析。4“瞻前顾后”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变废为宝,设计的生产流水线除了主要考虑将原料转化为产品外,同时还要考虑将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转化为原料的循环生产工艺。解答这类题,可以用“瞻前顾后”分析法。瞻前顾后分析法,指分析工艺生产流程时,主要考虑原料转化为哪种产品(瞻前),同时也要考虑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再生产问题(顾后)。四、题型归纳1以实验操作构建流程【典例讲评】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或饲料添加剂、颜料及电子工业的原材料。其实验室中常采用如下流程来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向废铁屑中加入热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 (2)加入“过量稀硫酸”的实验操作明显不合理,原因是_。(3)某同学认为铁屑与硫酸反应不需要精确温度,因此不必使用热水浴加热,可改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来维持反应温度,该做法的不妥之处是_。(4)“趁热过滤”后的滤液有时略显黄色,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5)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结晶和过滤的温度(t)范围为_。解析:(1)结合实验目的、流程可知向废铁屑中加入热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利用溶液的碱性,促进油污水解,以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2)硫酸过量,铁完全转化为fe2,在此环境中易被氧化成fe3而无法制得纯净的硫酸亚铁。(3)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一是不易控制反应温度,二是因反应中有氢气生成,明火加热可能引起爆炸。(4)滤液显黄色,是因为过滤时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的结果。(5)由图知硫酸亚铁饱和溶液温度在56.6 64 之间时,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feso44h2o。答案:(1)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2)应该铁屑过量(或反应后溶液中必须有铁剩余),否则酸性条件下fe2易被氧化为fe3(3)直接加热不易控制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温度过高时fe2易被氧化,同时由于反应中有氢气生成,明火加热不安全(4)4fe2o24h=4fe32h2o(5)56.6 t64【知识归纳】结晶的几种方法: (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若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蒸发、结晶;若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莫尔盐):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时,若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趁热过滤;若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变式练习1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软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1)步骤中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2)步骤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_。(3)步骤中可选用_试剂调节溶液的ph(填标号)。a稀硝酸 b双氧水c氨水 d高锰酸钾溶液 (4)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制备高纯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5)从滤液c中回收的主要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2以物质转化构建流程【典例讲评】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钛铁矿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属于_(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物质a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物质a是_;上述制备tio2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副产物和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3)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4)如果取钛铁矿at,生产出钛bt(不考虑损耗),计算钛铁矿中钛的含量(用a、b字母表示)_。解析:(1)由信息可知:框图的第一步反应为: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知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2)框图的第二步中加入水和物质a,a是什么?后面已给出暗示:“加入物质a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那么a无疑是fe。由框图可知:原料是钛铁矿,主要产品是钛,副产品为绿矾和硫酸,其中硫酸加工后可循环使用,还有铁可回收利用。(3)因为ti比较活泼,在高温下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为了防止钛被氧化,最后一步反应应在ar气氛中进行。(4)这一问非常简单,好多同学不敢相信自己,这就是命题者的高明之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就看你能不能大胆回答。答案:(1)非氧化还原反应(2)铁绿矾、硫酸、铁(3)防止钛被氧化(4)b/a100%【知识归纳1】化工生产主要解决的问题:(1)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2)除去所有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3)提高产量与产率;(4)减少污染,考虑“绿色化学”生产;(5)原料的来源既要考虑丰富,还要考虑成本问题;(6)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等工艺生产问题。【知识归纳2】工业流程常用名词:(1)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溶解得到离子。(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3)水浸:指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水浸时采用加热和搅拌操作的目的是使指定物质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快地溶解在溶液中。(4)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滤液淋洗减少沉淀的溶解;冷水洗涤减少沉淀的溶解;酒精洗涤减少晶体溶解,得到较干燥的沉淀)。(5)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变式练习2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因而广泛应用于渔业、农业、环保等许多方面。下图是以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取过氧化钙(cao2)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氨水调节ph至89的目的是_。(2)若测得滤液c中c(co)103 moll1,则ca2_(填“是”或“否”)沉淀完全。已知c(ca2)105 moll1可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3)若在滤液c中,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以得到副产物nh4no3,则酸化后溶液中,c(nh)_c(no)(填“”“”“”“”或“”)。(4)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调节溶液ph至911,才出现大量沉淀。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解释需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1的原因_。3以反应转化构建流程【典例讲评】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钠和氧化铁红颜料,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1)反应前需在feso4溶液中加入_(填字母),以除去溶液中的fe3。a锌粉 b铁屑cki溶液 dh2(2)反应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其目的是_。(3)工业生产上常在反应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其目的是_。(4)反应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_。解析:(1)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无疑应加入铁。(2)将fe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混合,由框图可知:反应是复杂的,但过滤后得到feco3固体,这就不难看出,主要是hco电离出co与fe2结合生成feco3,但是hco和fe2都能水解,且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这就会影响feco3的生成,故为了防止nh4hco3分解(或减少fe2的水解),应将温度降低。(3)从反应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nh4)2so4,(nh4)2so4中加入kcl和一定量的醇类溶剂,本身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却得到k2so4固体,不难联想到:醇类溶剂的加入,使溶剂极性减弱,必然导致某些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下降,从结果来看,加入醇类溶剂后,能降低k2so4的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4)反应是用惰性电极电解(nh4)2so4溶液,按照所学知识应该是:阴极h得到电子生成h2,阳极oh失去电子生成o2,但框图中却给出了(nh4)2s2o8溶液,这就断定阳极上是so失去电子:2so2e=s2o。答案:(1)b(2)防止nh4hco3分解(或减少fe2的水解)(3)降低k2so4的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4)2so2e=s2o【知识归纳】化学工艺流程类试题中的关键词及目的:(1)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2)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3)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4)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如除去fe2,通常加入氧化剂(如h2o2)将其氧化成fe3,再调节ph使之沉淀;(5)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加入cuo,使ph上升;(6)控制ph: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7)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8)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9)洗涤:滤液淋洗的目的是减少沉淀的溶解,冷水洗涤的目的是减少沉淀的溶解,酒精洗涤的目的是减少晶体溶解,得到较干燥的沉淀。五、复习建议1重视教材的阅读,能够对概念、用语、原理、公式等从定义、表达式、内涵和外延上抓住实质和重点,从微观本质上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结论和现成的规律,强化学习素养的培养;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熟练地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关注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无机物化学式、有机物的结构式等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重视审题素养的培养,杜绝不按要求答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条理不清,关键性的文字说明没有,如没有表述“各取少量”、“加水溶解”、“加试剂,说操作”等现象的发生;4注意试题情景与所学知识的融合,一定要明白试题问的什么?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查的目的是什么?还能如何问?应该怎样做?还能怎样做?【强化练习】1工业生产无铁硫酸铝,以硫酸浸取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得含铁(fe3)的硫酸铝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搅拌,加入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锰溶液,在溶液中生成活性二氧化锰,调节溶液的ph,反应一段时间,二氧化锰和fe(oh)3发生吸附共沉作用,最终得到无铁硫酸铝产品。(1)硫酸浸取铝土矿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完成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锰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3mnso42h2o=_;(3)调节ph的作用是_;(4)操作1的名称为_,实验室进行操作2用到的陶瓷质仪器有_;(5)下列有关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_(双选,填字母)。a可以向溶液中再加入铝土矿粉等调节phb溶液的碱性越强,则除铁效果越好,而且不会影响硫酸铝的产率c活性二氧化锰生成量应适宜,不足时铁的去除率较低,过量时会增加成本d可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以除去fe(oh)32丙酸盐是安全有效的防霉、防腐剂,一种以碱式碳酸锌为原料的工艺流程如下:序号n(丙酸):n(碱式碳酸锌)反应温度/丙酸锌产率/%11:0.256067.221:0.258083.531:0.2510081.441:0.316089.251:0.318090.161:0.3110088.8(1)探究本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见上表):反应时间2 h,用水量45 g,n(丙酸):n(碱式碳酸锌)1:_,反应温度_ 。(2)某次实验时,将37.0 g丙酸溶于220 ml水中,按上述流程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制备,最终得产品丙酸锌49.6 g,则该次实验丙酸锌的产率为_。 (3)本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方式,除具有制备工艺简便、产率高外,还具有_的优点。参考答案【变式练习1】答案:(1)sio2(2)将fe3还原为fe2(3)c(4)4feco3o22fe2o34co2(5)作氮肥解析:(1)将硫铁矿烧渣酸浸后,铁的氧化物溶于酸,酸性氧化物sio2不与酸反应。(2)在滤液a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的fe3可以被还原为fe2。(3)加入的物质应是碱,且所选物质不能具有氧化性,以防将fe2氧化为fe3。(4)在空气中煅烧feco3,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生成fe2o3。(5)滤液c中含有nh,可回收为氮肥使用。【变式练习2】答案:(1)除去fe3(2)是(3)(4)cacl2h2o2cao22hcl(或cacl2h2o22naoh=cao22nacl2h2o)加入naoh溶液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ao2沉淀的生成解析:(1)因大理石中的主要杂质是氧化铁,它与硝酸反应生成了fe(no3)3,在调节ph到89时,fe3会以fe(oh)3沉淀形式进入滤渣,从而除去了杂质离子fe3。(2)根据离子积ksp(caco3)4.96109c(ca2)c(co),得c(ca2)4.96109/103 moll14.96106 moll1105 moll1,可视为沉淀完全。(3)由电荷守恒:c(h)c(nh)c(oh)c(no),因c(h)c(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