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习九年级 语文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全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 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一、 语文知识积累(29分)1.卷面书写(5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每空1分,共4分)(1)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y( )你。(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 )。(3)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 )取知识。(4)冰雪融化,草木mng(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3.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2)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3)今我何功德, 。(白居易观刈麦)(4) ,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 , 。”(8)刘方平在月夜中,叙写了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1)闻之,欣然规往( ) (2)濯清涟而不妖( )(3)属引凄引 ( ) (4)以光先帝遗德( )(5)长跪而谢之( ) (6)为天下唱( )5名著阅读(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正如谚语所说,机会“先把其前额头发让你抓,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个光头让你抓”,或者至少,它先给你容易抓的瓶把,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你难抓的瓶身。以上文字摘自培根随笔,这段文字是想告诉读者 的道理。二、现代文阅读(31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2题。(一)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应台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最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在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短信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过天、开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天怎么了?”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他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里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一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我想说的是,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次,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我们没有学过。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机会是不是多一点?现在k也绊倒了。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注: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篇随感。(有删改)6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者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6分) 7文章第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8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4分) 9对文中作者历数的现实教育中的种种缺失,你怎样看待?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我们又该在生活中获得怎样的智慧呢?请你结合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二)赵赵语录 天助自助者。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大船因为一道小逢沉没。 选朋友要慎重,换朋友更要慎重。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一个烂苹果会让整堆苹果烂掉。 时间是最公开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 在所阅读的书中找到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因为少了一个钉子,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因为少了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马;因为少了一匹马,我们失去了骑手。 早睡早起,健康、富有、又聪明。 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颗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 根深蒂固的恶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讨饭三年懒做官。 把你受到的伤害写在尘土里,把你得到的收益刻在石头上。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作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 脚下一滑可以很快康复,可舌头一滑(说错话)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在日常事务的自理中,一两习惯抵得上一公斤智慧。 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 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小树被狂风推倒的危险就减弱了一分。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10解释“选朋友要慎重,换朋友更要慎重”和“把你受到的伤害写在尘土里,把你得到的收益刻在石头上”两句格言之间的联系。(3分) 11用你自己的话说出至少三个在赵赵的语录中明显反复出现的主题。(3分) 12“脚下一滑可以很快康复,可舌头一滑(说错话)可能永远无法弥补”分析这句格言在表达技巧上的效果。(3分) 13根据这些语录,你会怎样描述赵赵的生活状态?(4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15题。() (一)(6分)迎 燕(宋)葛天民咫尺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4.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1分) 15.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 1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2分) (二)(16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苏轼放鹤亭记有删节)注释: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陂(bi):水田。傃(s):向,向着,沿着。 挹(y):通“揖”,作揖。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故名之曰“放鹤亭”(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9.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欣然起行 大道之行也b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作亭于其上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d好之则亡其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c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四、语言运用(68分)21.小作文(8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选自周敦颐爱莲说)在上段文字中,作者从生长环境、外形体态、风度气质等方面,描绘出莲花的独特形象。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另选一种植物进行描写。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22.题目:总有一次惊喜 (60分)要求:以“总有一次惊喜”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习九年级语文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卷面书写(5分)(1)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5分;(2)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3分;(3)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2分;(4)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2.(1)掖(2)怍(3)ji(4)萌(每个1分,共4分)3.(1)-(6)略(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4.(1)计划(2)洗(3)延长(4)发扬光大(5)道歉(6)通“倡”首发5.(1)示例一: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示例二: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评分标准:举例正确,概述恰当)(2)时机易逝,要尽早抓住。(在事物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评分标准:语意相近即可二、现代文阅读6(6分)当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跌倒时,我们社会缺少应有的关爱(2分);我们的教育教会孩子追求卓越却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去面对跌倒(2分);孩子需要学会在跌倒中站起,具有从跌倒中站立的勇气和智慧(2分)(语意相近即可) 7(4分)烘托了孩子自杀前绝望的心情和“我”闻此消息时沉重的心情(2分),为文章确定了一个较为沉重的情感基调,同时为下文作者对这个男孩自杀事件的思考与追问作了铺垫(2分)(语意相近即可) 8(4分)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历练的过程,在此修炼中我们往往又是孤独的,孤独应该是修炼中的是一种常态(2分);我们只有在孤独中学会思考,具备面对孤独的坦然,才能获得生活的智慧(2分)。(语意相近即可) 9(4分)答案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两个问题要求分别从教育和自我两个角度去谈,观点明确各计1分,阐释清晰,言之成理各计1分。10.“选朋友要慎重,换朋友更要慎重”这句话强调的是交友要慎重,不可轻易交友;“把你受到的伤害写在尘土里,把你得到的收益刻在石头上”这句话强调的是当他人伤害你的时候,不要记仇,不可深埋心中,应该让它伴随着尘土随风而去,同时,当他人帮助你的时候,你应该深深的记在心里;综合起来:善待朋友,只有不记仇朋友的伤害,记住朋友的帮助,才能恒久的成为朋友,才是慎重的体现。(意近即可,3分)11.勤奋;阅读;习惯。(意近即可,3分)12.“脚下一滑可以很快康复,可舌头一滑(说错话)可能永远无法弥补”在表达上采用了比较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脚下一滑可以很快康复”和“可舌头一滑(说错话)可能永远无法弥补”进行比较。同时,讲说错话比作舌头一滑。形象生动的表达出说错话带来的严重后果。(3分)13.答题要点:第一要描述,第二,围绕着“勤奋;阅读;习惯”等几个习惯展开即可。(4分)三、古诗文阅读 (22分)1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 15.(3分)“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