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 教学案(教师版)考纲细化高考命题预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了解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及其表现。3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风向判断、洋流方向、河岸侵蚀或泥沙沉积等的联系。4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6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2.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方式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3.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结合光照图,综合考查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及季节的判断。 4.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太阳高度的计算。 5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或日照图示考查季节判断、地球上日照状况(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某一区域或季节气候特点、洋流流向、河流水文特点(水量大小,河口盐度大小等)、自然景观(植被枯萎或葱绿)、农事活动、盛行风向、旅游资源。【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 夹角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 点(1月初)和 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 时针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速 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平均角速度为1/天 在近日点时速度较 ,在远日点时速度较 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 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答案】北极星 6634 近日 远日 逆 顺 递减 快 慢 【注意提示】 图示法掌握地球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的规律(1)地球自转的速度【注意】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2)地球公转的速度【注意提示】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二、黄赤交角及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如下图:【注意提示】 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和五带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 。(2)昼夜界线:ab线为 。(3)交替周期:1个 。【注意提示】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产生原因不相同,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答案】黑夜 白昼 晨线 太阳日 2产生时差(如上图)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 相对位置偏东, 时刻较早。(2)地方时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 时。(3)时区与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区时:每个时区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半区时与中央经线相差 的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 的区时,即 的地方时。【答案】乙地 乙地 相同 60 4 224 中央经线 7.5 东八区 120e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偏转(图中c处向南运动的物体向 偏) 沿赤道: 南半球:向 偏转(图中d处向北运动的物体向 偏) 【答案】 地转偏向力 右 西 不偏转 左 西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 。图a是其代表日期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 。图b是其代表日期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 (如图c所示) 【答案】昼长大于夜长 昼越长,夜越短 北半球夏至日 最大值 昼长小于夜长 昼越短,夜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 最小值 昼夜等长 【注意提示】 地球上偏东的地点不一定早看到日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例如,当60e的地方时是9时时,61e的地方时为9时04分,75e地方时为10时整。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况就不一定了。如右图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但a点早已日出,而b点仍处于黑夜。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极点3.四季的更替(1)四季形成的原因: 和 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2)天文四季:一般把一年内 的季节定为夏季。(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 月为春季,夏、秋、冬依次类推。【答案】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 3、4、5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答案】1b2.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丙两地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位于北半球,又由于12月22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小,故甲地的纬度高于丙地。乙、丁两地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位于南半球,又由于6月22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故乙地的纬度比丙地低。丁地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比甲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故丁地的纬度高于丙地、低于甲地。因此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丙、丁、甲,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递减,故第1题选b。根据前面关于四地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的分析可知,第2题选d。3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a5时25分 b6时25分c12时25分 d13时25分【答案】3c【解析】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早于南极中山站(东5区)区时3个小时。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4-5题。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5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答案】4.a 5.b 【解析】甲 乙 丙 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2月3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月,故靠近乙点。【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4远日点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天文含义相同吗?5假如地轴与赤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昼夜长短和季节如何变化?6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有何特点?【问题思考答案】1赤道上,赤道长约4万千米。桅杆顶端。帆船在海上航行,可以看作船体围绕地心做圆周运动,而运动半径最大的是桅杆顶端。2晨昏线(圈)平面经过地心并且与太阳光线垂直,它在地表上有南北两个端点,这两点的位置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变化,会在极点和极圈之间往返移动。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即经过地球的南北极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自东向西移动。3建在南岸比较合理。因为南岸为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泥沙不易淤积。而北岸位于左岸,泥沙易淤积,不宜建港。4不相同。远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远位置,发生在每年7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而夏至日是指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近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离太阳最近位置,发生在每年1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而冬至日则是指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5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且无季节变化。6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例如,6月22日,40n的地方昼长14小时51分,夜长9小时09分;而40s的地方夜长14小时51分,昼长9小时09分。【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2012浙江卷)1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a.21.5至68.5 b.11.5至68.5 c.21.5至78.5 d.11.5至45【答案】11.a【解析】该题是属于无图考图题,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要求高,难度大,假设q点的纬度为,h=90-=,则可知,=45,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是23.5s到23.5n,当小于21.5,则一年中q点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大于45不符合条件,当大于68.5时,则一年中q点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小于45不符合条件,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21.5至68.5。【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难度偏大。(2012天津卷)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7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c.新西兰 d.英国【答案】6.a 7.d【解析】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则需确定全球同一日期的范围,零时区区时为19点12分,则72e为24时,从东经72e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28日,伦敦属于旧的一天27日,则a图符合条件。7.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结合四个选项,英国白昼最长,北半球的菲律宾纬度低,巴西和新西兰位于南半球。【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2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p400n大西洋图例等压线风向与风速湖泊图3800w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历时两个月的考察,4月21日返回,可推知2月21日出发,2月21日和4月21日正好关于春分日(3月21日)对称,p地2月21日的昼长和4月21日的夜长相等,为11小时,所以4月21日的昼长为13小时。【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 (2012江苏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线 b线 c线 d线4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答案】3a 4c 【解析】3.根据题知首次对接时,北京位于夜半球,其东侧是晨线。4.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带电粒子流,引起地球上空的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2012海南卷)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920题。19. 图中甲地时间为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 d. 5日6时20分20.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 悉尼 b. 上海c. 雅加达 d. 莫斯科【答案】19.b 20.d【解析】19.根据“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75w)为6日0时20分”,可知该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20.甲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又由图中斜线示意晨昏线,可知甲地此时位于晨线上,再根据晨昏线倾斜方向,可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则北半球的高纬度城市莫斯科当日白昼最长。【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2广东卷)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死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c【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的地方时为6时日出,根据四地日出的北京时间(120e)可以推出四地的经度分别是:130e,115e,100e,85e,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丙地。【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日出和地方时的计算。 (2012福建卷)图5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10-12题。10.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1.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图6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0.d 11.b 12.d【解析】10.若am为昏线,北极点地区出现极夜,根据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23111千米),可知m点为纬度为67n,太阳直射在南半球23s,则此时节为北半球冬季,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在秋季,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在春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在南半球的冬季。11.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北京时间(120e)12时40分,则m地的地方时为12时,则m地的经度为110e,由上题可知m点为纬度为67n,则选b。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夏至日,该地出现极昼现象,没有影子,5月1日,日出东北,影子朝西南,10月1日日出东南,影子朝西北,秋分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朝正北方向。【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2全国大纲卷)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题。6.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 ,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 ,西北 d.东南,西北 【答案】6.b 7.c【解析】6.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说明该地该日昼长约为14小时,昼长夜短,为夏半年,结合选项可知该地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亚马孙河河口附近靠近赤道,接近昼夜平分,北冰洋沿岸为北极圈附近,接近出现极昼现象,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昼短于夜。7. 6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全球除极昼区和极夜区之外,太阳都应该是东北起、西北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北。【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2北京卷)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第13题。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答案】c【解析】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夏季)伦敦比北京的气温低,日较差小,7、8月份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北京降水较多,伦敦降水比北京少;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昼长较北京长。【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特征、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过程。(2012安徽卷)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0-31题。30.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b. c. d.31.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答案】30.a 31.c【解析】该题组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30.根据材料提示“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则可推出16:00西操场大部分被西侧行道树的树荫覆盖,6月份安徽省处于昼长夜短,请看下图,6月当地地方时6点到18点之前,北半球除极昼区之外,太阳方位都应该如图所示。题干中给出的时刻是16:00到16:45分,所以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树荫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所以应该选择1区域是最佳的。31.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也就是太阳在一天中所处方位变化最大,6月22日太阳直射到最北位置,这一天太阳在一天中所处方位变化最大,根据就近原则,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要求。【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2四川卷)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10-11题10. 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11. 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答案】10.c 11.b 10.根据极点附近为陆地,可知中心点为南极点,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表明mn为晨昏线,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表明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南极附近出现极昼,为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11.东经10经线在南极附近为极昼,a错;从图中看出此时澳大利亚6时左右,相对的巴西在日界线的东侧,分属不同的日期,b正确;无论何时全球昼夜都是平分,c错;南半球的夏季,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d错。【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2上海卷)(十七)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42. 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北京的日期是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区到东12区。(3分43. 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角速度逐渐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6分)【答案】42. 6:24;6月23日;东243. 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解析】42. 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160w)北回归线上时,即为12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24,20e的地方时为0时,即为新的一天,与北京日期相同,所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东2区到东12区。43.此题难度较大。从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为顺时针可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绕地球运动两周,即可知用时为48小时,在两天期间,靠近远日点(7月初),则可知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逐渐减小,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缩小,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图25.下列四幅图中,与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a b c d(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处位置)【答案】c【解析】从提干可知处为东经450,当地日出时世界时(零时区)为4点可得地方时为7点昼长10小时,当地(马达加斯加)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太阳直射北半球故选c。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处该船逆水航行 b. 处风平浪静c. 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地森林密布【答案】c【解析】从题中可知此时船只此时驶向大西洋所以在处顺马达加斯加暖流,处西风带风大浪急处地中海气候且正值冬季所以是雨季河流为丰水期。(2011年高考天津卷)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全球各国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些纬度高的国家甚至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则要求使得高纬度国家没有出现极昼现象,即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3日,结合选项,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满足条件。(2011年高考安徽卷)图11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9-30题图1129.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答案】d【解析】根据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且太阳光全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可以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符合要求。30.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上题可知,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光线是该地夏至日正午的光线,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光线是该地冬至日正午的光线,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因而该房室内冬暖夏凉,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4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0-11题。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答案】b【解析】观察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图中120经线为120e,根据题意,a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其地方时为0点或12点,因“此刻,北京处于白昼”,可判断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0点经线是60w,即60w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其中,60w经线向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日期与北京日期相同,60w经线向西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日期与北京日期不同,因此答案选b。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答案】d【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图中晨昏线为昏线,南纬68及其以南地区全部出现极夜现象,再根据题意“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说明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且昼在变长,可判断该日处于6月22日到9月23日之间,又因为南纬68及其以南地区全部出现极夜现象,该日太阳直射北纬22度,根据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的纬度数大约为8,可推知该日大约在7月1日以前;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尼罗河主要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及地中海气候区,其水量主要来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此时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值湿季,尼罗河应处于丰水期;马达加斯加岛与塔斯马尼亚岛同属南半球,但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因而该季节,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2011年高考重庆卷)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0-11题。10、该地最可能是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答案】c【解析】根据“6月22日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约105e,根据“6月22日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83”,可计算出该地的纬度约为3026n,因此答案选c。11、 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依诺斯艾利(西四区)的区时约为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21时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答案】b【解析】根据该地北京时间6点左右日出(太阳高度为0),13时达到正午,且正午的太阳高度为83,可推算出太阳每小时约升高12,当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北京时间应该为6月22日9时,所以可计算出西四区的区时为9-(8+4)=-3时,即6月21日21时。(2011年高考浙江卷)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9. 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 和m、q2 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a. q1、q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b. 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c. m、q1之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d. q1、m、q2之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照图中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画出如右图所示的简化图。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即为180度,这时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m、q1之间连线与地轴不相交,m、q1、q2三点也不位于同一经线圈上,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都朝北。10. 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 与l1之间地方时差?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不同时区【答案】b 【解析】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不可能同时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可能都位于东半球,也可能在同一时区,也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题。时间当 日次 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三地在当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8分,在次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4分、11小时20分、13小时10分,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距越大的原理,可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4若地为北京,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答案】c【解析】若地为北京,地在当日的昼长13小时8分,次日昼长13小时10分,北京昼长夜短,且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各地昼夜长短相差不是最小。(2010江苏卷)下图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1)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2)根据第(1)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第一,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答案】(1)b (2)d (2010全国卷i)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2)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3)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及下左图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那应该从纬线m所以的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看下去,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下右图)。(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由题图及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又因为n为昏线,n在昏线上,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n地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如图所示,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显然s地的白昼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最低值期。(3)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c。【答案】(1)d (2)b (3)c(2010福建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目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下列问题。(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向一时区的地点是( )a开普敦(1832e)b伦敦(经度0c惠灵顿(17446e)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解析】(1)本题主要抓住切点问题,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在时间为0点或12点。世博会4月30日20点北京时间开幕,也就是说东八区是20点,那么0点所在经度应该是180度经线,12点所在的经线应该是0度经线。伦敦位于0度经线上,所以选b。(2)根据材料可知p点位于南半球,世博会期间,p点将先向北移动,直到夏至日达到最北,随后向南移动,到达秋分日达到最南,随后又向北移动。【答案】(1)b (2)c(2010安徽卷)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m。完成下列问题。(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2)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解析】(1)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和图可以看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位于北半球,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了,高度角减小,影子向楼上移动;且太阳向西边移动,所以甲楼阴影将向东移动。所以选b。(2)此后一个月,即12月22日,为冬至日。法国、广东省、云南省均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为南半球。所以ab不对;澳大利亚播种小麦的时间为35月,c不符合。所以选d。【答案】(1)b (2)d(2010年全国卷)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列问题。(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13时 c.16时 d 19时(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 东方 b.西方 c. 南方 d北方(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9月21-30日 b. 10月1日-10日c. 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解析】(1)根据材料“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明由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即昼由0小时逐渐增加,根据材料“首个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故选9题应该选d;(2)而太阳刚好升起,就马上落下,当地时间为12:00,此时太阳正好位于黄河站的正南方,故10题选c;(3)根据太阳回归运动黄河站刚好出现昼(即极夜现象结束)的日期是3月9日,离春分日有12天。根据对称原理,也就是说到了秋分日12天以后黄河站刚进入极夜现象,日期为10月2日以后。故11选题选b。【答案】(1)d (2)c (3)b(2010四川卷)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2)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与之相符的是( ) a b c d【解析】(1)若图所示6月22日状况,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北纬40-50昼长大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而南北半球则关于赤道对称,即北半球的昼长就是南半球的夜长。所以a正确。(2)若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根据曲线随纬度变化可知,此时为北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