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选择题1.下列对右图所示内容的认识,正确的是()。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b.毕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c.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d.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解析:由“斩竹漂塘”“透火焙干”等信息,可判断该图反映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生产情景,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德国学者利普斯认为,造纸术传入欧洲,“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了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b.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d.有利于欧洲文化事业发展解析:“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了道路”等信息,说明造纸术的传播有利于欧洲文化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3.下列与我国古代军事状况有关的重大历史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时期的是()。a.士兵用火药箭御敌b.工匠们正赶制地雷c.火炮手在紧张训练d.火蒺藜已用于战争解析:地雷是明代火器制作工匠创造的,不可能在宋代用于军事,故b项符合题意;火药箭、火炮、火蒺藜已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开始使用,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4.下图是我国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局部)。作为实物资料,它可以用于研究()。a.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状况b.植物纤维纸的最初应用c.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d.胶泥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答案:a5.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进一步发展b.科举制的日趋完善c.造纸术的重大突破d.图书成为流通商品解析:宋代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是“士大夫家”藏书“至逾十万卷”的前提条件,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基本内涵不符。答案:a6.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项科技发明()。a.最早约产生于隋唐时期b.经由波斯传到西方国家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d.为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解析:由“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等信息,可判断该科技发明是活字印刷术,其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无关。答案:b7.右图所示的技术发明,其积极作用在于()。a.加速了造纸技术的改进b.加快了纺纱捻线的速度c.能够迅速测定地理方位d.提高了印刷排版的效率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题干中的“技术发明”是元代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图中的有效信息不符。答案:d8.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科技一般优越于世界各处的科技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居于世界前列b.古代中国禁绝任何外来科技c.古代中国缺乏对科技的反思d.中国古代科技并非世界领先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很少有中国人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等信息,可说明古代中国缺乏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反思,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完成:(1)从材料一、二看,司南至迟发明在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的话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应依据材料中“取玉”“舟师”及“看风水”等关键词入手思考;第(2)问的关键是明确马克思所谈的是“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的影响,进而从“三大发明”对世界发展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归纳;第(3)问需要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状况,着眼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命运进行分析与说明;第(4)问实质考查“三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用途不同的原因,应注意从社会环境等角度展开思考。答案:(1)时间:战国时期。方面: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2)理解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