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课时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收藏
编号:4406045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6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0-01-16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课时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专题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
教训
课时
斯大林
模式
道路
课件
人民
必修
- 资源描述:
-
课时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知识点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 背景 1 1924年 列宁逝世 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 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 3 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尽快实现国家 2 目的 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 基础 工业化 物质技术 3 方针 1925年12月 联共 布 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4 建设 1 从1926年起 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2 1926 1928年 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并新建几千家企业 3 1928 1932年 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 4 1933 1937年 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 5 成就 1 1937年 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到1937年 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优势 3 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 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6 弊病 形成了 过重 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欧洲 重工业 预习评价 1 判断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重点发展集体农业 2 判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有很大影响 3 思考 斯大林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 那就要失败 由此可知发展重工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试答 增强国防力量 知识点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 背景 1 十月革命后 苏俄农业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2 1927年联共 布 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 的方针 2 目的 配合 建设的顺利进行 克服粮食危机 集体化 工业化 3 过程 1 从1929年下半年起 集体化运动开始 2 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 并出现强迫命令现象 3 1930年3月 斯大林发表了 胜利冲昏头脑 一文 对集体化运动进行整顿 4 1932年 苏联宣布 完成全盘集体化 5 1937年 基本完成 农业集体化 4 影响 1 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 原料 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 农业集体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 1932年底 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预习评价 1 判断 为配合工业化的进行 苏联实施农业全盘集体化 2 判断 农业全盘集体化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 思考 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有何积极作用 试答 为苏联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三斯大林模式1 形成标志 1936年 苏联新宪法颁布 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2 形成过程 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3 表现 1 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 模式 国家对经济直接管理 排斥 优先发展重工业 指令性计划 市场调节 2 政治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 以党代政 3 思想文化 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 行政干预 领域 4 特点 经济 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 学术文化 预习评价 1 判断 斯大林体制最主要的缺陷是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2 判断 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图示巧记 巧记斯大林模式 易错防范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 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 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 易错防范 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 一五 计划时期的工业化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都是在两国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 威胁 内部重工业的基础都比较薄弱的背景下进行的 图示巧记 斯大林模式与西方模式 深化理解 列宁与斯大林两种过渡方式的比较 1 过渡方式的区别 列宁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 单纯利用行政手段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 过渡思想的对比 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 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 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主题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史料探究 1 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原因 史料 在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 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 思考史料所说的苏联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斯大林认为苏联 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的观点正确吗 答案不同 西方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 苏联首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包围之中 优先发展重工业 增强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 2 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足 史料 斯大林 提出 工业是主导 农业是基础 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 的重要论断 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 殖民地 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思考据史料 谈谈你对苏联工业化政策影响的认识 答案史料表明苏联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的政策 这种政策促进工业发展 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 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造成农业落后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史论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及评价1 特点 1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内部经济技术落后 2 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 3 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 多投资 2 评价 1 通过政府的力量 利用计划手段 较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忽视消费品生产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 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观点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 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 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 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导读 史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具有以掠夺农业来确保工业化资金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主题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史料探究 1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史料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 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 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对于苏联而言 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的崛起 思考据史料 说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答案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 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 二战后逐渐僵化 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 2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史料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 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 但也有很多弊端 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 你如何理解史料中的 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 答案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 史论形成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教训1 主要表现 1 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2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 调节手段 排斥市场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4 管理手段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主要教训 1 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 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4 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2016 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 曾是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 这里的 它 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凯恩斯主义 解析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成为 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 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 2016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 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建设 a 重视发展轻工业b 农业和工业发展并重c 大力提倡商业d 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 斯大林模式下经济建设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故选择d项 答案d 3 图片是历史的鲜活体现 下列两幅苏联宣传画可以反映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d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解析两幅苏联宣传画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a c d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答案b 4 2015 云南学业水平测试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 都要由中央调配 计划就是法令 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 多种所有制并存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解析题干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 都要由中央调配 计划就是法令 充分说明了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a 5 2016 贵州学业水平测试 20世纪30年代 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美苏形成了战时的联盟b 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c 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d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解析20世纪30年代 美国经济出现危机 苏联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五年计划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 2016 陕西学业水平测试 斯大林曾强调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 在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 而 我国 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这种思想给苏联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a 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b 国内农业生产停滞c 货币和商品贸易消失d 重工业发展缓慢 解析优先发展重工业 造成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给苏联带来严重后果 故a项正确 答案a 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只要仍然有交换 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 后来 他又说 商品交换失败了 必须再退 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 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 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 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 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 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 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此 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 改变 3 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 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解析第 1 问 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回答第一小问 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回答第二小问 第 2 问 根据材料信息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提示 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改变 再结合教材知识 可从所有制结构 计划与市场关系两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 第 3 问 从国情 客观规律角度出发解读即可 答案 1 变化 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调整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 改变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 实行直接过渡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 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学习思考 1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教材第136页 提示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高积累政策 农民的贡献 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等 2 斯大林模式具有哪些特点 教材第138页 提示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 党政不分 缺少群众监督 经济方面 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并对经济实行直接计划管理 排斥市场调节 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 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思想文化方面 大搞个人崇拜 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 自我测评 教材第140页 1 在评价农业集体化时 有的同学认为它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并且为工业化提供了必需的粮食 因而是成功的 有的同学提出全盘集体化没有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而且没有使农业生产得到提高 所以是不成功的 还有的同学认为 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 富农阶级被消灭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你赞成哪种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问题 可任选一种观点说明理由即可 或者从以下角度说明 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做出了评价 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评价又不够全面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造运动 它闯出了农村社会改造的新道路 支持了工业化计划的实现 成为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同时 农业集体化又是对农民小私有权的剥夺 农业集体化 农民缴纳 贡税 成为20世纪苏联完成原始积累的独特方式 2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结合当时的形势谈谈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 从长远看 这种模式对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高度集中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 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 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经济成分单一化 重工轻农 重重工业 轻轻工业 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 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党政不分 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 民主法制被忽视 干部对上级负责 领导终身任职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 最后形成了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首先 这一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 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 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在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 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过积极作用 可以说 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 强大的国防为基础 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不敢想象的 其次 正当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双重打击的时候 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苏联 如日出东方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理想 而且可以变成现实 但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非常明显 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也没有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趋势 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 样样 统统包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这是造成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阅读与思考 教材第140页 1 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 苏联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如何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苏联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 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煤钢产量与欧美国家相比落后不少 机器制造业水平更低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苏联的煤 钢 石油 生铁等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尤其是汽车和拖拉机等机器制造业增长明显 2 从上表中 你发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工业发展存在着什么不足 提示从上表中看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较快 铁路和棉织品等轻工业发展较慢 几乎停滞不前 3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际完成数来看 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哪个更切合苏联实际 联共 布 十六大上追加的指标最终有没有完成 这种结果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提示初步方案更切合苏联实际 联共 布 十六大上追加的指标没有完成 这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中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的情况和凭主观意志的冒进行动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