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古代中国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考点1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新人教版.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440631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4.0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5.99
积分
关 键 词:
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古代中国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考点1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新人教版 高考 历史 新课 对应 知识点 古代 中国 第四 单元 中国科学技术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考点1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发明与改进 意义 造纸术 ①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缺点是:纸质精糙,不适合书写,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为“蔡侯纸”。 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改进: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到13世纪出现了金属活字。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k^s*5u.c#o 指南针 ①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②北宋时期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①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②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③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2、怎样理解四大发明对近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①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②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③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过度。 3、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②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繁荣促进科技的进步。如农业发展推动农学、数学等的发展。③各民族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加强。④教育和科举制的完善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科举制提供竞争机会。⑤明清以前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交流频繁,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尤其是广大科技劳动者。⑦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如“农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⑧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⑨在中国古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中世纪的欧洲却一蹶不振。中国科技一枝独秀,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中国古代科技走在世界的前列。 4、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渐趋衰落的原因:①渐趋腐朽、衰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根本原因。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在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下,科技人员地位低下,影响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④推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与世隔绝,严重阻碍着中外科技交流。⑤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科技失去了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⑥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提升。⑦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对科技不予重视,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和理性精神的缺乏,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⑧科举制度导致了教育的落后,扼制了科技的发展。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 5、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和局限的启示:①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④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⑥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2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古代中国 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考点1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06319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