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7号卷).doc_第1页
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7号卷).doc_第2页
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7号卷).doc_第3页
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7号卷).doc_第4页
江苏省东海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7号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东海县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7号卷)一、积累运用(30分)【原创试题】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 _,_ _. (蒹葭)(2)莫笑农家腊酒浑,_ _ 。 (陆游游西山村) (3)_ _ ,甲光向日金鳞开。 ( 雁门太守行)(4)造化钟神秀,_ _ _ _。 (杜甫望岳)(5)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 。” (6)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一句: , 。【改编试题:模拟近五年中考字词考题】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已初见成效, 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最美女教师”黑龙江省中学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已传遍大江南北,她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许多人 地留下了热泪。a管辖 虽然但是 不由自主b. 管制 即使也 不由自主c. 管辖 虽然但是 情不自禁d. 管制 即使也 情不自禁【原创试题】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4分)环境保护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鼓励开发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重要,我们要尽我们自己的所能,保护环境!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改编试题:来源于初二石榴课后习题】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4分)例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松柏”、“信鸽”、“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1) (2) 【原创试题来源网易新闻】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的信息。(3分)从“新国八条”到“新国五条”,中央让房价回归理性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强。但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认为“本届中央政府能有效控房价”的只有14.8%,认为“不能”的则达到了61.8%,有23.5%的人表示不确定。对地方执行中央政策的态度,79.3%的人认为会打折扣,仅有8%的人认为不会打折扣,12.7%的人处于观望状态。可见,房价难控固然与中央调控措施和地方实施细则的力度,有很大关系;但对调控决心的信任危机,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答: (不超过20个字)【原创试题】6.著阅读题。(6分) (1)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3分) (2)汤姆 索亚历险记汤姆在确定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为什么他最后选定当海盗?你如何评价汤姆的这段海盗生活?(3分)二、理解感悟(60分)【原创试题】(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7、诗中的“征蓬”比喻什么?诗人写征蓬、归雁有何用意? (3分)8、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3分)【原创试题】(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9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11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2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4分)【原创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0分)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13.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不喜欢“父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是为什么?(4分)(1)(2)14.“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分)15.文中有一句和标题“孝心无价”相应,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3分)【原创试题】(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会“说话”的鸟儿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能与它们所模仿声音的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它们甚至能学人“说话”。 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拿起水瓶时,就学水流的“哗啦”声;当它看到蜜蜂飞到房间里,就发出蜜蜂飞行时的“嗡嗡”声;当它听到敲门声时,就会大喊“请进来”。 这是不是说这只鹦鹉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的这些反应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对某种声音所起的条件反射。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起刺激鹦鹉,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 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说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中学得的,而鸟类的生活姿态、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是先天而得。它们的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训练才能学会,而且都是无意识的。 除了鹦鹉之外,百灵、八哥和鹩哥等也能学人“说话”。 鹦鹉在鸟类中属于鹦形目,鹦鹉科。鹦鹉种类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种。鹦鹉有短或长的嘴,上嘴弯如钩,钩内有锉状构造,最适于钳破种子。而八哥和鹩哥是表兄弟,在鸟类中同属于雀形目,椋鸟科。 八哥全身羽毛黑色,两翅和尾端点缀白色,展翅飞行时,从下面看,两面的翅膀刚好像“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鸣声嘹亮,略具音韵,有时会变得沙哑。在野外喜欢结群觅食,爱吃昆虫和野果,是农业益鸟,也是分布于华南和西南一带最常见的留鸟,遍布平原村庄、田园和山林。八哥食性杂,不畏人,容易养,又会学舌,爱唱歌,是江南一带人喜欢养的笼鸟。 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一只年轻的鹩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学会一句话。同时,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鸣声嘹亮而且富于音韵,能发出各种有旋律和音调的声音,从低而粗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它还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它不但会学声,还会学调。如它学尖脆的女声和浑厚男声时,口齿清楚,惟妙惟肖。诗人白居易赞它:“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选自科学之友,王艳坤文) 16. 鹦鹉、百灵、八哥和鹩哥等鸟类真的会“说话”吗?为什么?(4分)17.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 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八哥这种鸟类的?(2分)19. 第段“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中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原创试题】(五)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923题。(18分)清塘荷韵 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摩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卜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它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它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儿,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选自太白山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 荷花自古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请写出两句完整的咏荷的诗歌。(4分)21. 本文写了一位老者想荷、栽荷、盼荷、赏荷的过程,细腻地描绘其思想情感的变化。请根据其情感变化填空。(3分)遗憾( )( )( )( )( )( )22. 第三、四自然段写“尽了人事,”将莲子投入池中,就“听天由命”了。问:作者确实是一种听天由命、并不在乎的态度吗?请联系文中相关情节作分析。(4分)23. “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写了哪些表达了作者对荷怎样的情感?(4分)24. 花开花落,然而作者并没有描写残荷凋零,而是以雪莱的诗句,“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感受。(3分)【原创试题】三、表达交流(60分)25.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以“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积累运用(30分)二、理解感悟(30分)(一)(6分)7.比喻作者漂泊不定的行踪;而且以蓬雁自比,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2分)望秋雁南飞常引思乡之愁。(1分)8、“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1分)“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独特风光。(2分)(二)(14分)9(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1分)10、(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每小题1分)11(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 (成就事业) (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分)12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答到一个方面给2分,答到两个方面给4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分)(三)(10分)13. (1)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2)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每点2分) 14.同意。(1分)因为是母亲生养了我们!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她们自己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们出生后,她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换来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们更言传身教地教我们体会做人的道理。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怎能不爱她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的话,恐怕他对其他人或事物的爱也都是虚伪、假装的了!(2分)(文句通顺合乎情理即可)15.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1分) 只要你是真心地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哪怕只是一句淡淡的问候也好,在父母心中远抵得上那些虚假的金钱、物质,你的关心是你给父母最好的礼物!(2分)(文句通顺合乎情理即可)(四)(12分)16. 不能。(1分)鸟类的鸣叫,是先天而得,它们的学舌是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训练才能学会,是一种无意识行为。(3分)17.举例子。(1分)通过列举事例,说明鹦鹉并不是真的会“说话”,鹦鹉的说话只是条件反射,是一种无意识行为。(2分) 18.外形、鸣声、生活习性、分布等。(写出一点1分,两点及以上2分)19.不能。(1分)“一般”表明大多数动物具有模仿能力。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动物都具有模仿能力,与客观事实不相符,表达不准确。(2分)(五)(18分)20. 小池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天,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出完整诗句且无错别字的,每句2分)21. 遗憾补憾盼望失望微有希望狂喜思索(每空0.5分)22.(1分) 否。从作者的一些细微的举动,“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以及第四自然段所写的“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从中我们能够感受一个老者的发字耐心的期盼,表现了老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真诚。特别是当第二年荷叶还未长出时,作者用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个“吸”字,尽先情真。(3分)23. “季荷”“别样红“的兴奋心情。(1分)主要是通过塘中荷花盛景而沟起对古诗及杭州西湖美景的赞叹,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得意之情,表现了老人的童心,坦率而真诚,令人会心而笑(3分)。24.示例花开花落,然而作者并没有描写残荷凋零,而是以雪莱的诗句,表达自己对荷的明天的期盼和信心,可谓别开生面。“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唯有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充满热爱,才会有如此不同常人的感受。(3分)开放性题目,自圆其说即可。三、表达交流(60分)25.提示论述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影响着人们性格的形成、思想的成长和发展等,但人并不是一味地受环境影响,他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周围的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