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人》课件 苏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北京人》课件 苏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北京人》课件 苏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北京人》课件 苏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北京人》课件 苏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戏剧 曹禺 北京人 教学目标 1 了解曹禺 诗化戏剧 的艺术特征 2 认识戏剧人物性格的展示与戏剧主题思想的关系 3 理解曹禺关于 北京人 是喜剧的说明 从而拓宽学生对于喜剧类型的认识 一 话剧 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比其他戏剧形式更接近真实生活 西方一般通称戏剧 我国话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 称文明戏或新剧 曾在上海 武汉等地盛行 后渐衰落 影响较大的团体有春柳社 春阳社等 五四运动后 现代话剧兴起 称爱美剧或白话剧 年由洪深提议 改称话剧 话剧与中国传统戏剧比较 中国传统戏剧 中国戏曲的 程式性 传统戏剧的 虚拟性 传统戏剧的民族性 作为舶来品的话剧话剧表演的 生活化 话剧的 写实性 话剧的 现代性 二 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 文明新戏时期爱美剧时期小剧场运动时期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剧场戏剧时期广场戏剧时期剧场戏剧再兴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话剧时期 三 曹禺 1910 1996 本名万家宝 字小石 祖籍湖北 1910年生于天津 曹禺 是1926年发表小说时初次使用的笔名 看戏演戏读戏写戏 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参加南开新剧团 演出中外剧作 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 雷雨 引起震动 1935年写成剧本 日出 曾获 大公报 文艺奖 1936年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 写作剧作 原野 抗战后 随校迁往四川 写 北京人 等作品 曹禺的出现 标志中国话剧的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写作话剧 明朗的天 历史剧 王昭君 等 四 曹禺代表作 生命三部曲 雷雨 挣扎与残酷 日出 倦怠与飞翔 原野 爱与复仇 日出 雷雨 原野 五 曹禺创作三阶段 第一阶段 从 雷雨 到 原野 特点 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事件非生活中常有 戏剧化的戏剧 第二阶段 从 全民总动员 到 桥 特点 现实性增强 戏剧节奏与戏剧冲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 生活化的戏剧 第三阶段 从 明朗的天 到 王昭君 特点 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性增强 艺术性有所下降 王昭君 六 北京人 的戏剧结构 第一幕 人物命运遭际 性格特点 北平曾家旧宅 场景 巨大阴影的笼罩曾文清 几乎无事的人生 软弱的个性 精神瘫痪愫芳 寄人篱下的坚忍曾思懿 精明 虚伪与刻薄曾皓 坐吃山空 行将就木江泰 一事无成 满腹牢骚曾霆 瑞贞 不幸的婚姻袁任敢 袁圆 健康 强壮 光明 充满朝气陈奶妈 小柱子 乡村的质朴 第二幕 人物处境与相互关系江泰大闹曾府曾思懿逼曾皓 交老底 曾文清染上鸦片曾皓气极成病曾文清离家出走矛盾激化 第三幕 腐烂与新生曾皓 视若生命的寿棺被抬走抵债曾文清 失魂落魄的归来 吞鸦片自杀腐烂曾霆 瑞贞 秘密离婚愫芳 失望而随瑞贞一同离家投奔光明新生 七 探究与实践 1 曹禺是怎样刻画 北京人 形象的 剧作者为什么要把几十万年前的 要爱就爱 要恨就恨 的 北京人 与像曾文清那样怯弱 无能的 北京人 对立起来 曹禺心目中的新的 北京人 是谁 曹禺在 北京人 第二幕中 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的一段台词 刻画了 北京人 的形象 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 要恨就恨 要哭就哭 要喊就喊 不怕死 也不怕生 他们整年尽着自己的性情 自由地活着 没有礼教来拘束 没有文明来捆绑 没有虚伪 没有欺诈 没有阴险 没有陷害 曹禺用五十万年前的 北京人 形象与曾文清那样的现代 北京人 对立起来 是要强调一个题旨 再也不能像曾文清似地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了 于是曹禺在剧中着力塑造了两个新的 北京人 愫方和曾瑞贞 的形象 把全剧结尾在她们奔向光明的离家出走上 2 对 北京人 的舞台指示中的音响效果作一番梳理 探寻一下它们的含义 比如 指出哪一些是属于生活气氛的烘托 哪一些是属于诗意的象征 哪一些是人物精神状态的外化等等 第二幕开头那段舞台指示里 漫长的叫卖声 当属生活气氛的烘托 曾霆诵读 秋声赋 的声音和深巷传来的 木梆打更的声音 颇具诗意 而 水在壶里呻吟 像里面羁困着一个小人儿在哀哭 便分明是人物精神状态的外化了 但 北京人 里最有名的一个音响效果出现在第三幕第一景里 室内一切渐渐隐入在昏暗的暮色里 乌鸦在窗外屋檐上叫两声又飞走了 在瑞贞说话的当儿 由远远城墙上断续送来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 在凄凉的空气中寂寞地荡漾 一直到闭幕 这个一直延伸到闭幕的号声 既是生活气氛的烘托 又是人物精神状态的外化 而且不失为一种诗意的象征 3 北京人 公认是曹禺一出颇有点契诃夫戏剧味道的戏 试着对照契诃夫 三姐妹 第四幕和曹禺 北京人 第三幕的相关段落 体会曹禺所追求的 寓深邃于平淡之中 的诗化戏剧的妙处 曹禺在契诃夫的 三姐妹 里 体悟到了 秋天的忧郁 北京人 里的时令也在秋天 其中也有 秋天的忧郁 特别是从第三幕 由远远城墙上断续送来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 的舞台指示开始 到愫方与曾瑞贞的最后出走 剧情的悲喜剧因素的交织 达到了诗意盎然的程度 就如愫方说的 听着是凄凉啊 可瑞贞 我现在突然觉得真快乐呀 活着不就是这个调子吗 我们活着就是这么一大段又凄凉又甜蜜的日子啊 愫方对于曾文清的幻灭 所谓 天塌了 从绝望中生发出新的希望 戏里没有什么特别张扬的情绪表达 但读者与观众分别感受到了剧中人物的精神升华 4 有戏剧表演兴趣的同学可以在 北京人 里选一些可供诵读的台词 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比如 男同学不妨带感情地诵读一下人类学家袁任敢的那一段关于 要爱就爱 要恨就恨 的 北京人 的台词 女同学则可以尝试着两人一组诵读第三幕中愫方和瑞贞的那段在 号声 伴奏下的抒情对白 八 北京人 人物形象分析 曾皓 1 老一代北京人 封建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 2 看似满怀忧虑 烦恼 委屈和同情 实则在 仁义道德 的之下掩盖着自私虚伪的心 以苦难和哀怜遮蔽自私与虚弱 3 封建家庭的衰落与精神幻灭 曾文清 1 曾家第二代 北京人 2 聪颖 清俊 善良温厚 不乏士大夫阶级所欣赏的潇洒飘逸 3 长期生活其间的封建文化和教养腐蚀了他的灵魂 精致优雅的生活磨掉了飞翔的能力 4 重重对生活的厌倦和失望甚至使他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 懒到他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 懒到能使一个有眼的人看得穿 这只是一个生命有空壳 5 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愫芳 1 理想中的 北京人 2 沉默忧伤 处处忍让 3 逆来顺受外观之下的坚毅和勇敢和善良 4 作者的审美理想 5 最后的出走 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九 北京人 主题思想 对五四启蒙主题承继的文化反思视角 三代 北京人 的文化内涵 a 工人 远古 b 曾皓 曾文清等 现实 c 袁圆 愫芳 未来 十 北京人 的艺术特色 生活化的戏剧 从 戏剧化的戏剧 向 生活化的戏剧 的转化开始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进行开掘 使普通人有精神世界被关注并得到升华 与此同时 戏剧节奏与戏剧冲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 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 都在十分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演进着 而深刻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就潜藏在其中 一改曹禺以往作品郁热 压抑的调子 呈现出秋阳般温暖 从容 澄澈而略带忧伤的气质 参照阅读 安东 契诃夫 俄 剧作 三姐妹 这出伟大的戏里没有一点张牙舞爪的穿插 走进走出 是活人 有灵魂的人 不见一般惊心动魄的场面 结构很平淡 戏情人物也没有什么起伏发展 他教我懂得艺术上的平淡 契诃夫的高明之处 就在于他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写出生活的诗意 因此 他的戏剧被称为 生活的戏剧 或 生活化的戏剧 十一 曹禺话剧的影响渊源 希腊悲剧 1 古希腊悲剧的 命运观 2 三一律 时间 地点 动作 戏剧冲突紧张 集中大幕拉开 已是危机降临前夕 30年来惊心动魄的故事冲突集中在最后的一天暴发 每个角色的戏剧动作都是试图 摆脱 而不得 索福克里斯 sophocles 496b c 406b c 莎士比亚 1 变异复杂的人性 精妙的结构 绝美的诗情 充沛的人道精神 浩瀚的想象力 2 性格悲剧 把精神的痛苦写到极致的作家 繁漪 雷雨式性格等 3 文体风格 诗意特征 强烈的抒情色彩和 不是爱便是恨 的极端感情 让人敬畏而又不可解的神秘力量 偶然性与传奇色彩 背景的象征性 整体氛围的诗意化 奥尼尔 1 戏剧人物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心理能量 2 富于激情 3 对人物性格和心理进行精确的描绘 对人物命运进行出色处理 4 亲人间的矛盾与冲突 原野 中 原始的蛮性的世界 在仇虎 金子 焦母这些人物之间 爱与恨 欲望与复仇 都是如此强悍 热烈 契诃夫 1 挫折和妥协 人物命运 人物都盼望快乐 也希望过充实有用的生活 但总是受挫于环境和本身的性格 2 生活中的切片 戏剧艺术 剧中既一般都沒有形成戏剧动机的因 也沒有磅礡的史诗故事 只呈现生活中本來的面貌 简单的情节都只像是全剧的一个背景 都被掩蔽在不易理清的人物关系中 但這些简单的情节都有助于整体效果的砌造 总给人真实和自然的印象 契訶夫 antonchekhov 1860 1904 十二 曹禺话剧的艺术特征 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 1 强烈的抒情性 雷雨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原野 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 2 人与人之间心理抗衡形成的持久张力 如 北京人 家 情感的激流虽转入地下 但依然如岩浆运行 象征性意象与诗意特征 1 以场景 道具等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 如 北京人 中曾皓的棺材等 2 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 北京人 中的机器匠 雷雨 中的繁漪 3 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如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既是实存之物 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 十三 曹禺与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戏剧冲突 外部冲突与人物内心冲突的对应戏剧语言 动作性与抒情性拓展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 a 艺术 文学性 舞台性 艺术性 欣赏性 1 处理戏剧冲突 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 表面的争执 外部的冲突都包蕴着剧中人的内心交战 一切外在的冲突 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 都是为了酝酿 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只有这类冲突 才是真正富有戏剧性的冲突 2 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雷雨 与 原野 中的人物由于各各怀着深仇宿怨 语言的进攻性更强烈 感情的巨大冲击力呈现出紧张激荡的浓郁风格 北京人 人物语言更为简洁凝炼 具有委婉深长的抒情诗意 剧中人物的教养 身分和戏剧冲突的特点 决定了戏剧语言是在隐晦曲忻中包蕴了尖锐的内在动作性和抒情性 b 现代悲剧的成熟 1 悲剧冲突 古典悲剧 多表现英雄伟人 悲 欢 离 合 敷演完全 生旦当场团圆 悲剧成因往往出于无赖小人从中搬弄 这就削弱甚至淹没了悲剧精神 现代悲剧 平凡生活中的压抑和扭曲 2 少古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