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强化诵读,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三、教学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四、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你说说下面这些古诗描绘的都是哪个季节的美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绘春赞春的散文。(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学者。毛主席曾点名称他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朱自清的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写得出色的有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这些经典的美文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例如本文,作者就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2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水涨(zhng) 捉迷藏(cng) 酝酿(ynning) 应和(h) 笼(lng)着一层薄(b)烟 黄晕(yn) 蓑(su)衣 鸟巢(cho)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教学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范读) 【教学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2讨论问题,梳理文章脉络。(自由朗读,分组讨论文章层次的起止段落)(1)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按照这个顺序为文章划分段落并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急切、喜悦)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 (喜爱)第三部分:(810)总写赞春 (赞美)(2)为了展现春天美丽的景象,作者描绘了哪些事物?请你用“春_ 图”为它们加上小标题。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教学设计意图: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四)细读课文,理解研读第一部分:盼春(学生边读边思考下面问题)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个词语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到来? “盼望着”“近”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3“春天的脚步近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将春天拟人化了,春天像人一样慢慢地踩着步子款款而来,更加生动形象。小结:这是全文的总起,为全文定下了“欣喜愉悦”的感情基调。4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作者期待美好的春天到来的情感。【教学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第二部分:绘春1阅读文章第2段:这一段作者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情态,作者是怎样写的?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描绘春景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然后描写山、水、太阳向人们展示春天的气息,作者选用词语“朗润”“涨”和“红”(拟人)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注意观察所写事物及其特点,修辞手法的使用)【教学设计意图:为学生分析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文章的方法角度,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段落、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准备。】2阅读文章37自然段:作者通过描写不同事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请你反复诵读这一部分,然后仿照老师对第2段的分析进行研读把握,最后争取能背诵这一部分。(运用上面所学的方法赏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两个学习小组一幅图,分工协作)春草图:第一、二句从正面描写春草,第一句用拟人手法,“偷偷地”“钻”描写春草的生命力和带给人的惊喜,“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第二句由近而远,“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生机勃勃、繁盛的特点;第三、四句是侧面描写,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非常讲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儿们相映衬。再次,巧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春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的美景。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运用比喻,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和煦;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中多样的味道;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绵绵春雨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就连雨夜里的房屋也有了味道,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这一自然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3朗读第这部分,注意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整体感知转到局部感知课文;运用老师分析文章的方法独立研读,学会自己赏析作品。结合ppt,整理归纳,并以此提示学生当堂成诵。】第三部分:赞春1文章在结尾部分用三句话热情地赞美了春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三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提问、讨论)不可以。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三句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春意越来越浓。先把春天喻为新生儿,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描写春的成长过程,依次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将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形象动人。2赞春部分收束全文,“领着我们上前去”与开篇“春天的脚步近了”形成首尾呼应。3根据这部分的内容和在全文起到的作用,用准确的语气朗读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体会作者别具匠心的安排,了解本部分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训练朗读。】(五)品味鉴赏1语言赏析本文语言隽永、朴实,很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作者不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口语,使散文语言清新自然,也善于运用抒情味极浓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情味。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却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新鲜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树和花之后写地上的野花,野花虽然小而疏,却别有一番情趣。“遍地是”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写出了野花的种类繁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也写出了野花的可爱。(3)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对称的语句,主要描写树叶和草的色彩。“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诉诸视觉,写得很细致,追求准确传神。 (4)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房屋写进本文中,与雨天黄昏的环境相配,显得很有诗意。用“静默着”来形容房屋,仿佛房屋有生命,有灵性,好像说它本来就是活物,只是暂时静默而已。【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品味文章语句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名家作品中字词运用的独到。】2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精心描绘了一幅幅春景,运用大量准确生动的修辞,通过不同角度展现春天的新鲜、美好与力量,这些描绘寄托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情感。这种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细致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写法,就叫做“借景抒情”。正是借助这种含蓄蕴藉的表达方式,每个读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感到作者浓郁的情感。(2)结构严谨、精美,层次井然中又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质检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人员健康管理方案
- 幕墙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 萤石矿矿山通风系统方案
- 水稻生产机械化培训课件
- 水利工程结构稳定性分析
- 水电站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水电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匾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合同
- 2025版房屋置换项目环保验收与节能改造合同
- 探索语文学习的有意义情境任务设计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2025
- 智慧停车系统开发与运营合作
- T/SHPTA 102-2024聚四氟乙烯内衬储罐技术要求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 高速考试题目及答案
- 眼内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门球场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
- 理发店消防安全制度
- 食堂火灾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