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60分)1.隋书 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说明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b.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d.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2.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a察举制b封国制c郡县制d科举制4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5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b c d6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太平天国运动b清末新政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7.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8.1925年1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a.中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c.中共已经纠正了右倾主义错误 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9.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发展经济首先强调的是农业和轻工业,而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却转变为突出强调“中心环节是重工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 b.苏联模式的影响c.世界冷战局面的制约 d.过渡时期的结束10.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11.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的公民大会的场景是:“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城邦呀城邦,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发”材料反映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公民整体素养较差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公民行政随意无序12.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1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a改革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加剧社会动荡b加盟共和国被赋予过多权力,离心倾向加强c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d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国家对苏联的压制和渗透14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a移动电话b欧共体c欧元d欧盟宪法15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 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a b c d16“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17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18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a b c d1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居住和租地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最惠国待遇 abcd20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期21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201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d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的关系22伯利克里曾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一切手段,对雅典近邻优卑亚岛各邦进行严厉统治而在雅典并非如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政见者23“罗马社会早期,妇女处于男性的绝对统治之下,没有自己能独立支配的财产。但是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的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女性的独立财产权利。”这段话说明 a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道德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财产继承权符合正义的原则 d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法的演进24在近代英国历史发展中,一些选区早已衰败,却仍然保留着选派议员的权利,一些新兴工商业城市却没有权利选出议员。而且,对于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甚至剥夺了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2518世纪80年代美国的麦迪逊说:“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要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几万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这里麦迪逊的主张是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落后的君主立宪制 d维护松散的邦联民主体制26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27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下列现代政治现象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重要问题 b1961年南斯拉夫倡议成立不结盟运动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d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28新中国某时期规定: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有,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推广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 b“一五”计划加快了工业化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前完成 d中央号召推广人民公社29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中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不结盟运动 b美、日、欧三足鼎立c苏联解体 d中国开展多边外交30.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二、非选择题。(40分)31.(10分)清朝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都逐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内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继续设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和学士多名,大学士称中堂。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加之入关之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立等,均分割了内阁的权力。内阁名义是“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最高行政机关,但清朝皇帝极端专权,使“内外臣工纤悉不敢自专,必以上请也。”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皇帝则借助军机处重点专断国家机要。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后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此后,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到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内阁大臣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的领袖为首相,授权其组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臻于完善。 摘编自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内阁”进行比较。(10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像开普勒等,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英。据科学史专家统计,从1850年之189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6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美国崛起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德、日的非和平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最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机器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国。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材料二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1)根据材料一比较美国与德国崛起进程中的异同点。(6分)(2)从上面图表中分别提取这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33.(12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中国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请回答:(1)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其依据是什么?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那么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何“质的差别”?(8分)(2)有部分学者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指出其主张的依据。(4分)二、非选择题31.比较:二者都是国家的权利中枢,但性质、运作方式地位及与君主关系等是不同的。(2分)清代内阁是帝制时代的权力机构,指示名义上的行政机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集权统治的。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内阁首相执掌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是国家政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不受国王控制,代表执政党的利益,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8分)32、(1)同:发展科学技术。(2分)异:美国:和平发展,不是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而是与英国合作逐渐取代英国,崛起进程没有中断过,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发展自己。(2分)德国:非和平崛起,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崛起进程中断。(2分)(2)苏联:信息:从1960198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文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化妆师培训课件模板
-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六单元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
- 化妆师培训备课课件
- 乡镇学校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移动商务基础(第二版)教案 第五章 移动商务图文运营
- 图书英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 宿迁机关面试题目及答案
- 审计人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助产士门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的构建
- 2022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
- 2023混凝土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 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规则培训PPT
-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校本教材
- 三非承诺书(共5篇)
- WHO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
- GB/T 4909.7-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7部分:卷绕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