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3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一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3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一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3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一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3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一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3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一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b.没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长期束缚c.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3(2012年1月珠海市一模23题)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苏联的解体c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4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a导致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 b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c经济改革的效果不大 d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6(2012年1月青岛市期末4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7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8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斯大林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9(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21题)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10 “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这是一位年轻人叙述自己国家的变化,你觉得这位年轻人最可能来自( )a民主德国 b英国 c俄罗斯 d联邦德国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俄国/苏俄/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情况(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31926年间俄国(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材料二 苏联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28年1932年1937年机器制造业422拖拉机422电力1073石油322钢553(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哪些原因?材料三 19611983年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3)从材料三看,这一阶段的苏联经济有哪些特点?对苏联社会有何影响?7.3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一课一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简单回顾课本知识即可。2b解析:1958年中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赫鲁晓夫正在搞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而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1953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1929年开始,二者均早于题目要求的时间。3b4d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指的是d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未能重新驱动停滞已久的苏联经济,反而使它陷入空前的危机。最根本的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5c解析: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三次改革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6b7c解析: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演说中首次提出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8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在冒进思想的指导下大规模开垦荒地,反映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故选c项。9a10a解析:本题原始出处为台湾高考历史题,从“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可以排除bd两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广场建造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由“最近又换了一种钱”可排除俄罗斯,俄罗斯没有变换过货币,一直使用卢布。本题选a项,80年代末90年代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剧变,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两德统一。“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成为欧元区国家,德国马克变成欧元)”。二、非选择题11(1)19131920年经济恶化,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长期战争(一战、国内战争),局势动荡不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9201926年经济形势好转,工农业产量明显上升。原因:战争结束,局势稳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人民积极性的提高。(2)成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原因: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五年计划;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推进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创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