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邵阳联考)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d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解析:选b注意“根本原因”一般是经济因素或生产力因素,故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题意。a是条件,c是思想因素。2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结论依据a到过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b到过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c没有到过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d待考证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时的资料解析:选da项依据与史实相符,但不一定说明麦哲伦到过;b项依据也是符合史实,但麦哲伦并没有完成整个航行,也就说依据不充分,结论不科学;c项依据也与史实相符,但不充分说明麦哲伦没有到过;a、b、c项三则材料都不能充分说明麦哲伦到过印度,故应是待考证,d项最匹配。3(2014衡阳模拟)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a促进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c导致了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d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会合交融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把大量的财富运回本国,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原始积累。4(2014山西模拟)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解析:选c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处于地中海东部亚历山大港贸易量也就锐减。5(2014石家庄模拟)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大量中国货物通过世界贸易流入欧洲,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6(2014长沙模拟)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基本改变了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b引起殖民扩张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解析:选a题干逻辑关系: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交往输入新产品、投入大量金银、殖民主义扩大为世界市场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题干强调的应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实际上考查的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a项正确;b、c、d项在题干都没有涉及,但只是某个方面,不是整体的归纳,不符合“最主要的含义”。7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abcd解析:选c由“16世纪、满载中国商品、前往美洲和丝银对流”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正确;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项排除;由题干可知,中国出品的是丝,排除。8(2014滨州模拟)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材料说明了()a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b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c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d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解析:选b材料反映茶叶贸易推动国际世界市场形成,故b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不正确;c是在工业革命后,不能体现17世纪初情况;茶叶只是消费品,不能说是普遍生活必需品,故d不正确。9(2014茂名模拟)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a意大利 b. 西班牙c荷兰 d英国解析:选c注意时间“1631年”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是最大的商业帝国,誉为“海上马车夫”。a项意大利,随着新航路开辟慢慢衰落了;b项西班牙在16世纪也衰落,17世纪的英国实力还不能达到使其“货物无奇不有”。10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解析:选b根据所学史实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1626年和1674年,1626年叫“新阿姆斯特丹”表明这个地方被荷兰控制,而改名“纽约”表明被英国击败。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所以a不正确。英国在17世纪通过了航海条例并引发的英荷战争,英国最终击败荷兰获得一部分北美的殖民地,所以b正确。英国是在18世纪击败法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所以c不正确。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是在18世纪,所以d不正确。11(2014南京模拟)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并不是世界贸易;17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头号贸易强国。因此,b、c、d错误。12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本质解析:选d由“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等信息可知,马克思指出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本质,故选择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1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二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概述材料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9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7分)解析:第(1)问属于简单识记题,注意三大发明功用及其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关系即可。第(2)问注意材料中的“玉米大面积种植”、“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注意时间信息以及外部因素即可。答案:(1)火药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每点3分)(2)影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物结构;缓解了当时中国的粮食压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14(2014马鞍山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战略家富勒说: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那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摘自戴旭海权决定大国兴衰材料二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袤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摘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海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8分)(2)中英两国海权思想的实践在19世纪产生了怎样截然不同的结果?试分析其原因。(16分)解析:(1)背景:本问其实隐藏了一个问题,即中英两国的海权思想的内容,通过两个材料可知道英国的海权思想是积极向外扩张,而中国的海权思想是被动的防守。如果不能理解这个问题那么后面的问题就不好回答。1588年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争夺海外殖民扩张的霸权。不要把英对无敌舰队之战的胜利作为背景, 其实这个是英国对外扩张的表现。也不要把闭关锁国当成中国的海权思想。目的:联系两个材料的时间归纳其背景和目的即可。李鸿章的话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面临的统治危机。再联系各自的背景,归纳其目的:即海外殖民扩张和争霸的目的是夺取商业霸权。李鸿章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2)结果:联系教材知识归纳英国殖民争霸的结果和甲午战争的后果即可。原因:注意题目限定的时间,变换一下设问,此小问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