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15分)(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必先苦其心志 苦:(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3)仆闻之 闻:( )(4)官大者,主恶之 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2)可以免于患乎?译文: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答:(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答:(二)2011年山西 文言文阅读(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甲】文第一段列举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乙】文画线句子主要写了_ 。(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空乏其身 空乏:_(2)人恒过 过:_ (3)又何间焉 间: _(4)小惠未徧 徧:_3.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B 属引凄异C 属予作文以记之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文:_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_11.两文都能体现一定的治国思想,请你简要概括。(4分)答: _【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牺牲:_ (2)衡:_11.翻译下列句子。(2分)(1)何以战? 译文: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_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用原句回答)(3分)13.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2分)_14.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_2011年福建省三明市(一)(13分)15(1)舍弃 (2)限制(限止) (3)震慑(威慑) (4)极点16D17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能胜利。18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或“要体恤百姓,凝聚人心”)(一)(15分)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分)13(3分)D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分,“恒”“过”各1分)(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顺1分)15(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2分,意对即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二)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注】市井:指做生意。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答: 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答: 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18C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20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文言文阅读(16分)7.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8.(1)使受到贫困之苦(2)犯过失(3)参与(4)同“遍”,遍及、普遍(每小题1分,共4分)9.A (2分)10. (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大大小小(轻重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处理。(关键词“困”“衡”“狱”“察”准确译出,大意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11.【甲】在国内要有辅佐君主的贤士,同时要有敌国外患会来侵扰的忧患意识。 【乙】要以人为本,取信于民。(从鲁庄公善于纳谏的角度作答得1分)(大意对即可,每空2分,共4分) 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节选)【注】固:使稳固。浚(jn):疏通,深挖。下愚:愚蠢。明哲:这里指聪明的人。当:主持,掌握。神器:这里指国家。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曾益其所不能 曾(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译文:1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甲】文还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215题。(共8分)12曾:增加,通“增”。 闻:听说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13(1)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2)想使(让)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评分标准:(1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14议论、记叙(叙述)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15示例: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有长远考虑,不断的拼搏进取,充实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评分标准:(2分)结合实际谈忧患或居安思危1分,语言流畅1分。2011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齐齐哈尔市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6题,共35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10.(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衡:通“横”,梗塞,指不顺。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11.(1)(您)凭借什么作战?(2)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评分说明:(3分)每空各1分。13.【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14.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评分说明:(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4分)中渚,有螺蚌相遇岛间。蚌谓螺曰:“汝之形,如鸾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亦足仰德。”螺曰:“然。云何珠玑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内不授于外。启我口,见余心。汝虽外美,其如内何?摩顶放踵,委曲而已。”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注释:中渚:水中一块小洲。鸾:凤凰。卑朴:谦卑朴拙。珠玑之宝:珍珠宝贝。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汝之形 形:形体B然。云何珠玑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 然:然而C摩顶放踵,委曲而已。 踵:脚后跟D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乃:于是14最能准确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 )(2分A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B应该注重外表美。C能认同别人的优点。D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9参考答案:(1)去:离开(2)“畔”通“叛”,背叛评分标准:2分,每小题1分。10参考答案: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或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评分标准:2分。两种答案任答对一种计2分。11参考答案: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评分标准:2分,注意通顺,意对即可。12参考答案:人和 天下顺之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第二空用课文原文回答计1分,否则计0分。13B(2分)14,D(2分) (二)(12分)11(2分)答案B。A项中“则”的意思分别是“如果”,“就是”;C项中“于”的意思分别是“在、从”,“比”;D项中的“而”分别表顺接、转接。12(4分)(1)译文: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2)译文: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13(3分)(1)(2分)答题示例:(1)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2)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离退后独守荒山20多年,离世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写出人名、成就1分;写出磨难经历1分)(2)死于安乐(1分)14(3分)答题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1分)。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2分)。(或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作答亦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 李文军 发布时间: 2011-10-31 22:11:4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视频,从历史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气势于四日内成功横渡长江,取得了解放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这一震撼人心的壮举再次证明了人心向背在战争胜负与治国成败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正应了亚圣孟子所阐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幻灯片展示有关孟子生平的填空题)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思想 家、 政治 家、教育家。他是 儒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 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明确学习目标 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本节课我们打算完成以下任务。(幻灯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思想内容,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四、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多媒体配乐示范读课文)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尝试模拟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多媒体配乐),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五、深入文本,品读赏析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多媒体展示疑难字词句) 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教师注意点:学生对“兵”的古义可能出现疑问,说文解字中说,“兵”,械也,“械”器之总名。可以借助“兵”的篆体字来加深理解,成语中作兵器讲的词:兵不血刃、短兵相接)d.能够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第四小节,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退役军人职业适应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客观题及参考答案
- 航天器资源化利用与回收技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共青团员入团理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薪酬激励效果研究-洞察及研究
- 微针美容市场潜力-洞察及研究
- 税务目标考核管理办法
- 2025年整形外科美容手术技术操作模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镜科内窥镜操作技巧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海洋能发电与海岛能源供应结合的2025年技术创新挑战与机遇分析
- 2025年度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酒店政府采购协议书
- 2025河北保定市唐县招聘社区工作者6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菏泽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逐梦飞翔·奋进高二-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中国人民警察警歌》歌词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