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语文试卷友情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2)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滕王阁序)(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陈情表)(6)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二)课内基础积累2.解释加点的字词。(6分)(1)夙遭闵凶( ) (2)诏书切峻( )(3)愿陛下矜悯愚诚( )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我决起而飞( ) (6)彼且恶乎待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15分)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曾巩君姓孔氏,讳延之,字长源。幼孤,自感厉,昼耕读书陇上,夜燃松明继之,学艺大成。乡举进士第一,授钦州军事推官。杜杞之使南方,诛欧希范、蒙赶,君策画居多。其书奏谋议,皆君为属草稿。还朝,会开封界中治孟阳河,中作而开封奏可罢,御史与开封争不决。诏君按视,君言费已巨,成之犹有小利,遂从君言。知封州,又用为广南西路,务宽恤民力,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迁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以母老辞,不许。广西人稀,耕者少,而赋籴于民,岁有至六百万石,君计岁籴二十万石而足,高其估以募商贩,不赋籴于民。初,侬智高既平,推恩南方,补虚名之官者八百人,多中户以上,皆弛役,役归下穷,君使复其故。钦、廉、雷三州蜑户以采珠为富人所役属,君夺使自为业者六百家。交址使来桂州,阴赍货为市,须负重者三千人,君止不与,使由此不数至。雷州并海,守方倪为不善,官属共谋告之。倪阴知之,悉收官属并孥系狱,昼夜榜笞。君驰至,纵系逮者七百余人。倪坐法当斩,亦以疾死,人欢叫感泣,声动海上。改荆湖北路转运使,提点刑狱言溪洞南江宜麻稻,有黄金丹砂之产,遣人谕祸福,以兵势随之,可坐而取也。君奏以为不可,乃止。乃以君出知润州,未行,暴得疾卒京师,熙宁七年二月癸未也,年六十有一。自钦州九迁至尚书司封郎中,赐服绯鱼。君之得见于用,掇其大者如此。君气仁色温,寡笑言,言若不能出口,及见义慷慨,辩且强也。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及老,益自强,守所闻于古,不肯苟随,以故龃龉,一不以易意。君事母孝,持己约,与人交,尽其义,其于恩尤至也。治人居官,一以忠厚,不矜智饰名。噫!可谓笃行君子矣!(选自曾巩文集 有删改)注龃龉: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君按视 考察,巡视b君止不与 参加,参与c倪坐法当斩 坐:触犯法律d遣人谕祸福 谕:晓谕,告知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孔延之“宽恤民力”的一组是(3分) ( ) 君言费已巨,成之犹有小利 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皆弛役,役归下穷 高其估以募商贩,不赋籴于民君夺使自为业者六百家 君驰至,纵系逮者七百余人。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是否继续整治孟阳河的问题上,御史与开封府争执不下,孔延之到实地考察后认为,前期已作巨资投入,完成此项工程还有小的收益,建议开工,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b广西地广人稀,耕田的人少,向百姓征收粮食,每年达到六百万石,孔延之估量每年征收二十万石就足够了,因此决定高价向商贩募购粮食,不再向百姓征收。c侬智高叛乱被平定,朝廷推恩南方,增补只有虚名的官员八百人,大多是中等人家以上,解除了他们的劳役,役务转归穷苦人家,孔延之让劳役分工恢复其过去的样子。d孔延之很少言笑,但遇见大义慷慨的事情,敢于争辩而且坚决。年轻时已经敢于谏诤,晚年居官处事更加果敢,恪守古制,虽在朝中受人排挤,却丝毫也不放在心上。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倪阴知之,悉收官属并孥系狱,昼夜榜笞。(3分) (2)治人居官,一以忠厚,不矜智饰名。(3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黄溪夜泊欧阳修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1)本诗颔联融情于景,诗人内心在景中依稀可感。请简析。(3分) (2)后两联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形象?请简析。(3分)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1)选文中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什么?(2分) (2)“浩然之气”与“仁义礼智”都是仁善之心的一种体现。对于培养仁善之心,两则材料中孟子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析。(4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探春提议结诗社,大家欣然赞同,李纨自荐为社长,迎春、惜春为副社长。第一次活动众人议定做海棠诗,黛玉的诗以“风流别致夺冠。b黛玉在行酒令时着急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话,事后宝钗找来黛玉,说应拣些正经书看,规劝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黛玉点头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c凤姐生日当天,宝玉借口给北静王爱妾吊丧,一大早就身着素服,带着茗烟来到城外水仙庵,借了香炉,含泪祭奠跳井自杀的金钏。d贾母听两个说书女先生描述新书“凤求鸾”的内容,讲的陈腐书生与小姐相遇的故事。贾母听了发了一通见解,认为这些故事是编造出的,真正大家闺秀不是这样。e芳官不想将蕊官所赠蔷薇硝转送贾环,便听麝月所说给了一包茉莉粉。赵姨娘认为芳官戏耍贾环,找芳官算账,藕官等人也来帮助芳官,几人打成一团。10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他”是谁?他遭遇了什么?因为什么有此遭遇?请简述相关情节。(2)只听她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她, 问她:“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说梦话的是谁?宝钗为何说了这番话?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选( )题: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9分)无争议陷阱余秋雨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比如我们现在对城市建筑就是这样,新的建筑出来民众一定否定。有一些低劣的媒体,有一些小人,却让创新者成为一个“争议人物”。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理由显而易见,就是一切创新都在争议中实现。当成果缺少争议的时候,社会上有一些小人总是从人格上把创新者变得充满争议。这个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因为他们要把极大的精力投注在创新项目上,没有时间上下应酬,多数不太合群。他们在创新的时候保持着挑战状态,往往有点骄傲,因为过于谦虚就没法支撑他们的心理动力。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失败,因此也经常暴露出他们的怨恨、衰弱、愤怒,却又未必有明确的对头,很可能在愤怒自己,就情绪不好。艺术上的创新者那更是这样了,独特的灵感,独特的灵魂中的灵感使他们产生非常怪异的习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使他们很难认同世俗的潮流,甚至他们也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规范。因此无论从脾气到外型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对这一切,正常的社会都应该理解和容忍。不能设想一切创新者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完人和圣人。据我观察,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完人是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的。如果说,对所有创新项目略有争议是可以的,但对创新者的人品却绝对不要争议,因为没有争议的理由。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争议”为名目来扼杀创造者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人的总数很大,他们是勤恳工作人的百倍,是创造者的百倍。有人说真正的比例可能比这个更大。很奇怪,他们制造了一个个可“争议”的人物,但是自己却避开了“争议”。他们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评判者,只等待着一切被他们“争议”了的创造者投去求饶的目光。对于这样的人,我觉得我们要用两个定义来消解它。第一个定义是:那个一心为别人制造争议而自己避开了争议的人,就是小人,这是第一个定义。第二个定义是:什么叫伟大的时代?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后面这个定义,是美国一位传媒大王说的。(节选自凤凰卫视秋雨时分)11下列对于“无争议陷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争议陷阱”是与创新意识相抵触的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长期为中国民众接受。b“无争议陷阱”要求创新项目在民众中最好无争议,这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障碍。 c“无争议陷阱”缺乏宽容和理性的精神,不但争议创新项目,还会争议创新者的人品。d“无争议陷阱”以“争议”为名目扼杀创造者,在当今中国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和防范。12下列对“创新者”存在缺陷的原因的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创新者把精力用在项目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迎合公众,显得不太合群。b创新者面对失败会暴露出他们的怨恨、衰弱、愤怒,但这些不好的情绪未必指向公众。c创新者的独特的灵魂中的灵感使他们产生一些非常怪异的习性。d创新者很难认同世俗的潮流,因而会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规范。13下列对抵制“无争议陷阱”的措施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对创新引起争议的必然性要有正确的认识,接受并允许争议存在。b对创新项目存在争议是可以的,但要避免对创新者的人品争议。c真正要防范的不是有争议的创新,而是以争议为名扼杀创造者的人。d社会应形成把一心给别人制造争议的人定义为小人,不把这些小人放在眼里的氛围。(二)文学类文章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5分)活着的手艺 文/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1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开篇写木匠能准确说出一棵树能打多少衣柜、桌子等家具,显示了木匠高超的技艺。b木匠的手艺精湛,超越了自己的师傅,显示了与其他的木匠不同的天才,他的雕刻技艺尤为高超。c村里人称木匠为“懒木匠”,似贬实褒,木匠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d本文以写人为中心,描述了一位技艺高超,不随波逐流,对人生有着执着追求的传统手工艺人。e文中“我”是线索,是木匠生活的见证者和叙述者,木匠和我都遇到了相似的困境,都用相近的行为来表达着自己对职业的理解和人格的不屈。15 文章第五段作者如何表现木匠技艺的高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6文章的结尾情节陡然一转,处境困窘的“懒木匠”终于“翻身”,在上海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称心如意的好工作。这样写是否合理?请简析。(6分)答: 四、语言运用(5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旬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1)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生命都源于同一种原始生命形式的_在dna中得到了证实。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打破中国最高领导人不出席境外体育赛事的_,专程到索契为俄罗斯冬奥会助威。 (3)陆常有是一名小警察,不料被历史洪流卷入其中,_为了救国救民一步步地成为“翻戏党”的高手,黑白无间,险中求生。 a设想 惯例 因而 b推想 先例 因而 c设想 先例 从而 d推想 惯例 从而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百家姓是一本童蒙读物,但背后有着深厚的中华姓氏文化,以及由此 (yn shng)出来的重要价值。今天,我们特别应该唤醒这些沉睡的传统文化,加以有效的弘扬和切实的研究。这是我们中华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1)请根据拼音写出处的词语。 (1分)(2)文中第句中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1分)修改: (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句中的“不可推卸”。(1分) 五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有一个木匠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将一块名贵的手表丢失了。他一面焦躁地抱怨自己倒霉,一面在满是木屑的地上寻找,可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木匠去吃午饭的时候,他的孩子独自走进寂静的厂房。没一会儿工夫,孩子居然找到了手表!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是怎么找到的?”小孩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刚换了两个地方,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很快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142015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8分)(1)奚惆怅而独悲。(2)景翳翳以将入。(3)穷岛屿之萦回,即冈峦之体势。(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6)愿陛下矜悯愚诚2(6分)(1)通“悯”,指可忧虑的事(2)严峻、严厉(3)怜悯(4)阻塞(5)快速的样子(6)何,什么3(3分)b(与:同意,赞同)4(3分)d(孔君从有利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是朝廷的政策;表现其执法正义,与宽恤百姓无关。)5(3分)d(“在朝中被排挤”于文无据,并且原文说一点儿也不会改变主意,而非不放在心上。)6(1)(3分)方倪私下里知道了这件事,把属官及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都抓捕囚禁在狱中,昼夜拷打。(“阴”1分,“收”“系”各1分)(2)(3分)(孔延之)担任官职治理百姓,一律用忠诚宽厚的政策(进行治理),不夸耀自己的聪明,不粉饰美化自己的名声。( “一以忠厚”1分,“矜”1分,“饰”1分。) 7.参考答案:(1)(3分)本诗颔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人谪迁他乡,又逢年终岁末,满心愁怨。(1分)一个“暗”字,让人看到夜色中万树苍烟的苍茫暗淡,也让人感觉诗人内心的灰暗;(1分)一个“哀”字,不仅是猿声的凄厉,更是诗人内心的哀伤凄凉。(1分)(2)(3分)后两联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谪迁异乡之愁却又有着一股豁达之情的自我形象。(1分)诗人被贬异乡,岁末之时借酒浇愁,满心愁怨;然而看到秀丽江山,想到若不贬谪,岂能看到如此风景,于无奈中又有一股豁达豪迈之情。(2分)8.参考答案:(1)(2分)“浩然之气”指符合道德和正义的精神,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善心,处处以德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出来的正大刚直的精神。(2)(4分)同:两则材料中孟子都认为人的仁善之心应去不断培养扩充,才能有所发展。(2分)异:材料一孟子着重指出培养善心善性不可急于求成,应守恒渐进;材料二孟子强调培养仁善之心需要有主观上的自觉,不可自暴自弃。(2分)9(5分)ab(a被评为第一的不是“黛玉”,而是“宝钗”;b黛玉自知有错,虚心接受了宝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导。)10(5分) 参考答案:(1)他是宝玉。(1分)他被父亲贾政笞挞。(1分)原因有三: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忠顺王府长史官来贾府向宝玉索要琪官,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3分)(2)香菱。(1分)香菱想学作诗,黛玉自告奋勇教香菱作诗。(1分)黛玉尽心指导,香菱也十分用心学习。她诸事不顾,日以继夜地勤奋用功,渐渐领略出诗的滋味。(1分)这一天她在梦中作诗,说出梦话,被宝钗听到,说了这番话。(1分)最后香菱于梦中得的这首诗,获得众人称赞。(1分)11.(3分)d(“在当今中国已经引起重视和防范”无依据)12(3分)b(a项太绝对,原文为“多数不太合群”;c项以偏概全,原文为“艺术上的创新者”;d项原文为“甚至”,表明不是都故意不遵循世俗规范。)13(3分)d(与原文不符,应是“把一心给别人制造争议,而自己避开了争议的人定义为小人”。)14(5分)ac(a项开篇的情节显示的是木匠的天赋,木匠此时还未学艺;c项村里人并非“似贬实褒”而是不理解。)15(4分)答:细节描写:作者着重描写木匠制作家具时的砍、锯、刻等细节,突出木匠技艺的高超;侧面烘托:作者写自己爱看木匠制作家具及木匠给自己的启示,侧面烘托木匠技艺的卓绝;对比或反衬:作者写自己多年努力仍“未臻此境”来反衬木匠境界的高远。(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16(6分)合理。这样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木匠拥有高超的技艺,并有着对职业的尊重和坚守,找到适合的工作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喜剧结局是作者对像木匠一样尊重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的人的一种肯定和同情。引发读者的共鸣,也引发读者的思考。呼吁人们为当下生存困难的传统工艺(或匠人)的生存创造空间。(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7. (2分)d(设想:想象,假想;推想;推测。惯例:一向的做法,常规;先例:已有的事例;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18. (3分)(1)(1分)衍生 (2)(1分)切实的研究和有效的弘杨。(3)(1分)义不容辞附译文:君姓孔,名讳延之,字长源。自幼失去父亲,自我感奋激励,白天耕作时也不忘到路埂上读书,晚上点上松明继续苦读,终于在学问上大有所成。在乡试中考取为举人第一名,被任命为钦州军事推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县级农业技术员招聘考试全真模拟题及详解
- 2025年船舶驾驶员英语模拟题库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排序
- 2025年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测试技巧实战教程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应试技巧与解析
- 2025年航空机械专业基础知识面试模拟题集与解析
- 2025年碳汇项目开发师蓝碳方向考试必-备知识点
- 2025年银行系统技术部招聘笔试精讲与答案
- 2025年裂解过程优化模拟测试
- 公安行政案件办理务实课件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高清版)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电力物资打包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一位校长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深度思考建议收藏
-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