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经济史) (2).doc_第1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经济史) (2).doc_第2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经济史) (2).doc_第3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经济史) (2).doc_第4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经济史)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2015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历史必修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某学习小组在讨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时候,列出了下面的一张表格,你认为他们讨论的是哪一个时期的农耕经济农业推广双季稻、产量提高;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蕃薯)。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商业白银使用广泛。综合国力gdp在世界总值中占比重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是当时世界经贸中心。a. 春秋战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2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样化趋势加强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a b c d3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问:此事汝母知否?阿苏回: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西风东渐,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 晚清官员思想保守,愚顽不化 新旧思想和风俗习惯杂陈 军阀政府沿袭旧风俗旧制度a b c d4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5从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首次把世界唤作“地球村”起,一些富于文化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西方史学家就感到了一种必要,那就是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以便提供某种参照,对“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方中心论传统史观需要突破 b、强调本民族史是每个史学家的责任c、保护多元文化有助于国际合作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文化6“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时节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到周代,迎春鞭牛活动正式列为国家典礼。“鞭打春牛”的习俗,能反映出a、我国古代高度重视动物养殖业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72011年受媒体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我爸是李刚”、“我舅是局长”、“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动车轻微碰撞”等,这突出反映了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8全唐文卷316载:“杭州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水牵卉服,陆空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下列对杭州商业繁华原因的分析最符合材料的是a.政治中心地位万民归向 b.海运发达外贸兴盛c.自然资源丰富商埠密布 d.大运河的带动促进9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 )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用粪犹用药也。”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a bc d10据报道,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c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视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11关于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旅美学者薛涌在其著作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中有这样的论述:“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金融业的发展轨迹a. 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 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 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12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 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 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 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 b.倡导移风易俗 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 d.鼓吹反满革命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目,第13题26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2分,共52分。13(26分)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相关知识请回答: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和宗教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试举两个能够说明“冲击教会神学”的近代自然科学成果。(4分)瓦特蒸汽机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举出这项发明成就应用在当时交通运输业领域上的两项成果。(2分)西门子发电机的发明与哪一科学理论直接相关?(2分)它的应用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8分)14.(14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6分)15.(12分)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曩、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请回答: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12分) 新课标2015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6历史必修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答案】d【解析】材料中解题关键的信息有玉米得到推广,玉米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才从美洲传到其他地区,再有就是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在明朝后才出现的现象,故答案选择d项。2 【答案】d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也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会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以均符合题意,故应选d。3【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可知正确;“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说明正确;不对,1908年为晚清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建立,因此选c。4【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故应选a。5【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说明了坚持从世界文明融合的角度从新看待历史,历史学家不可抱残守缺只注重强调从本民族史出发去研究历史,故应b;a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本题以图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的是“鞭打春牛”的习俗被列为国家典礼,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牛耕是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据此分析可知生活习俗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d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b表述不合史实,汉代以后牛耕得到推广,c与题意无关,故应选d。7【答案】d【解析】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李刚、李双江之子、动车碰撞”等事件经网络等媒体曝光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这反映了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8【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杭州水路交通的便利,联系课本相关知识可以确定是京杭运河的带动。所以应选d。9【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吕代春秋中内容表明的是农业生产要守农时,农书的内容是用肥的观点,齐民要术反映的是农业种植的时间问题,这三项都体现了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的特点,商君书的话内容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选择c项。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实现了”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题干中“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的信息可以看出世界银行股金份额认缴的数额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关,故c项正确;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认缴股金份额的多少,故d项错误,排除。11【答案】d【解析】题干的第一句话就是切题点抓住“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这一主线,后面著作的论述其实都围绕着“发展轨迹”来勾勒一个“变迁”的过程,即中心的转移由“佛罗伦萨”到“阿姆斯特丹”再到“纽约”也即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现代金融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所学知是在14世纪,因而ab都错误,c错在“始终”上。12【答案】a【解析】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关于“直接原因”的题目也就是从材料中直接可以得出的答案。本题中“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表明如果是孔子在世他也要剪掉辫子,所以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劝导大家剪掉辫子,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目,第13题26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2分,共53分。13【答案】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4分)蒸汽时代(2分);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2分)电磁感应现象(2分); 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效率和质量;电灯的发明使人类告别了油灯照明的时代;电话、电车等的发明使信息交流和交通更便捷;各种家用电器既减轻了家务劳动,又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任答两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电气时代(2分)积极影响: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负面影响:出现了信息泛滥、网络犯罪等许多新问题; 部分人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网络虚拟社会使一些人痴迷,迷失自我。(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生物学方面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给神创论以致命的打击。能举出其他例子也可以。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低。第一问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成就的记忆,只需结合所学回答交通领域的发明成就即可,主要有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西门子主要发明了发电机,主要是在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发明的,也体现了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结合的特点。第二问可以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成就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三问直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缩短距离,方便联系,加快全球化并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等角度来回答。至于其消极作用可以结合当今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甚至迷失自我等角度回答即可。14.【答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4分)(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分)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2分)【解析】(1)特征:小农经济的特点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产品去向角度分析即可。不同:由材料一中的“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等信息可以推断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状况是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由材料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