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2 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2 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2 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2 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2 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知识必备 1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 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和 不断改进 对文化传承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传承文化 选择 传递 教育 学习方式 2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1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 的任务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一方面 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 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要求改变传统的 另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为 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手段 2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 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也意味着 的新变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 科技进步 文化传承方式 3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 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1 全民学习 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 强烈的 和自觉的 学习 工作 生活相交融 2 终身学习 就是 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 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 伴随着人的一生 终身学习 学习愿望 学习行为 活到老 学到老 第一需要 4 建设 学习型社会 的要求 1 从社会角度 推动 和 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 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才能形成 的学习型社会 2 从个人角度 让学习成为一种 和 教育信息化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 5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的建设学习型社会 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 和 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得到充分展示 以实现人的 发展 6 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1 人人是学习之人 时时是学习 处处是学习 事事是学习 2 只有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 的进步 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学习能力 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 才智 自由全面 之时 之所 之机 终身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 探究提示 教材p57 探究问题1 古训 学海无涯 和 学无止境 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义 提示 1 新知识不断出现 需要人们不断学习 2 知识创新在不断进行 学习知识也是没有止境的 3 知识在不断扩展 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材p57 探究问题2 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 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 学习型社会 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拓展吗 提示 1 营造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类知识总量的激增 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变革文化传承方式 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 文化资源 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3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总之 建设学习型社会 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才智得到充分展示 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教材p59 探究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 我们能否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如下特点 提示 能 根据教材中的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三个特点 1 人人是学习之人 时时是学习之时 处处是学习之所 事事是学习之机 2 只有终身学习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教材p59 探究问题2 综合上述思考 让我们共同着眼于文化的传播 继承 交融 创新 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 提示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要求从文化传播 继承 交融 创新等角度探讨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其实 就是要求同学们对本单元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重新整理和综合概括 建设 学习型社会 可以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 文化资源 教育资源有机整合 有利于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社会热点 命题透析 加强文化交流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月8日 作为2014中国 东盟文化交流年开幕系列活动之一 盛装华彩 中国 东盟服饰文化展暨品鉴盛典 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蔡武代表中国文化部和2014中国 东盟文化交流年中方组委会对各国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他在致辞中指出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 血脉相亲 相似的地理环境赋予我们相近的生活习惯 孕育出共通的文化审美 本次开幕展览将以动静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 各民族特色鲜明 丰富多元的服饰文化 展示中国与东盟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与现代设计的成就 盛装华彩 中国 东盟服饰文化展暨品鉴盛典 是2014中国 东盟文化交流年的重要展览活动之一 以 盛装 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的着装为切入点 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服饰制度的特点 以及各国服饰文化的共性与特色 发展与成就 展览分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部分 静态展示以盛装的 源 流 工 艺 情 为顺序进行叙述 展品包括中国及东盟各国博物馆收藏的盛装服饰精品 相关历史实物 影像及文献资料等 动态展示精选中国及东盟各国的盛装服饰经典进行走秀 展示各国人民不同时刻和节日庆典时的盛装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做法 1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文化遗产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 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的地形 有地域文化的差异 就世界范围而言 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分 就某一国家而言 如中国 则有中原文化 齐鲁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3 文化多样性 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 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 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 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 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方面 4 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 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 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这就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 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 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 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 在感动中体会中国 和 文化的美好 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a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b 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 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又具有共通性d 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选项b说法错误 对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 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 在感动中体会中国 和 文化的美好 等信息表明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又具有共通性 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 d说法都正确 但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选c 答案 c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建设 学习型社会 调查显示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 27 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发力不可或缺 但只是外因 人人参与至关重要 乃是内因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从阅读开始 阅读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 塑造一个人的气质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多读书 读好书 书中精华便如汩汩清泉潜移默化注入你灵魂深处 丰富你的精神世界 让你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明晰的抉择 在风云变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博闻强识 他一颦一笑 言谈举止间流露的翩翩风度便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 人类知识更新和现代科技发展促使教育学习方式的革命 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 建设 学习型社会 的必要性 建设 学习型社会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一方面 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 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爆炸 使人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为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物质条件 因此 建设 学习型社会 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3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 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全民学习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 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动 学习 工作 生活相交融 终身学习 就是 活到老 学到老 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 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 第一需要 伴随人的一生 4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是建设 学习型社会 的内在要求 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 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才能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 学习型社会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教育方式 为建设 学习型社会 提供体制保障 2 古人云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今日 西方教育家断言 不提高就死亡 这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