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和语言学.doc_第1页
语文学和语言学.doc_第2页
语文学和语言学.doc_第3页
语文学和语言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语文学和语言学:前者是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是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后者是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全面的语言理论。中国五四以前所做的语言研究,大致是属于语文学范围的。二、语文学在古代称为小学,最初是和小学校有关系的,根据汉书艺文志,我们知道古人八岁入小学,老师教他们六书,识字是小学的事,所以把识字的学问叫做小学。小学的基本内容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1)“今音学”(中古音)(切韵、广韵 ) 2)古音学(上古音)(清代戴震、段玉裁、钱大昕等) 3)北音学(近音学)(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4)等韵学(宋韵镜 )训诂学1.雅学(郭璞尔雅注、郝懿行尔雅义疏)2.方言学 (钱绎的方言笺疏 );3.词源学(语源学)(汉刘熙释名、清程瑶田果蠃转语记、王念孙释大 );4.俗语学(清翟灏通俗编、钱大昕恒言录) 5.虚字辞例之学(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三、荀子在正名篇的语言学原理: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具有民族的特点,而思维则是具有人类共性。 语言具有稳固性的,同时又是发展的。四、童蒙识字课本 三仓:.仓颉篇、训纂篇、滂喜篇。5、 急就篇的作者情况:中国第一批字书(童蒙识字课本) 尔雅的名称意义 尔:近;雅:正确、规范、合乎标准v 成书年代、作者 战国末年;齐鲁儒生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v 内容 释诂、释言、释训普通语词 释亲 人的家族关系 社会 释宫、释器、释乐 人的日常生活 生活 释天天文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地理自 然 百 科 名 词 释草、释木植物万 物 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动物体例 按照词的义类来编排词汇,将2000来个词条分成19个义类进行编排训释。以当代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来作解释。六、方言学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第一部方言学专著方言作者:扬雄创作动机“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方言的内容和体例 内容:“绝代语”的释义;“别国方言”大部分条目都是以一个单词来解释一个或两个单词,如:备、该,咸也。总的来看,在体例上仿照尔雅,大多是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然后用一个常用词解释。方言在编写体例、收词条目等方面仿尔雅的痕迹比比皆是。 地位:第一,方言的存在不妨碍民族共同语的存在。第二,方言可以发展为共同语。第三,方言区域虽然可以按照某种标准来划分,但是方言词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错现象。第四,在许多情况下,方言词汇的差异实际上只是语音的对应关系。第五,从方言可以证明汉代已经存在着大量的双音词。七、声训:按词的声音推说它的词义。(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某一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最初的命名立意之义的一种训诂方式。)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于先秦,大盛于两汉,集大成于释名。v 体例: 全书根据义类分为27篇 编排体例近尔雅(按意义分类) ,但收词范围更广、释义方式有别。声训体例:以同音字或近音字为训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也。骂,迫也,以恶言被迫人也。 以双声字为训公,广也。可广施也。含,合也。合口停之也。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 以叠韵字为训月,阙也。满则阙也 。礼,体也。得其事体也。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以声训求语源的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同源词研究的开始,具有开创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功劳。八、反切:“音韵展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韵谓之切,其实一也。” 9、 颜氏家训作者是颜之推10、 隋陆法言切韵序是韵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切韵的韵部基本与广韵相同。韵书是为了适应诗赋的需要而做。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内容和体例 全书共两卷,收字五千多个;根据元朝的北曲用韵,把韵部分析归纳为十九部,并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之说。 体例:中原音韵一反传统韵书的模式,既不注反切,亦不标字母,更无释义。 中原音韵代表的是当时的首都(大都)的语音系统,这是现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 价值和影响 中原音韵是对传统韵书的一次彻底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的仿古韵书的羁绊,完全根据当时实际语音的韵部编写而成); 中原音韵在中国古代韵书发展史上形成了独立的一派,即与切韵系韵书相对立的北音韵书。 洪武正韵 明乐韶凤等“这是古今南北杂糅的一部韵书。”(王力)杂糅平声不分阴阳、有入声、保存全浊声母(南方音特点)但在分韵归字上又继承了中原音韵特色 “一以中原雅音为定” 五音集韵总共有160个韵部。金韩道昭古今韵会举要古今韵会举要是研究宋元间语音的重要资料,是中原音韵产生之前较好地反映了当时语音实际的一部韵书,但它的革新远没有中原音韵彻底。南宋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由于李渊的书最为流行,并且它是平水人,所以这部书又叫“平水韵”。11、 等韵学:就其狭义来说是关于韵图的科学,它是音韵学的一个部门,是为反切服务的。韵图分三派:第一派:以韵镜和七音略为代表。把字音分为二呼,每呼四等,按切韵系的韵部分为四十三图二呼开口呼、合口呼第二派: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和切韵指南 最大贡献是把206韵概括为十六个摄或十三个摄按摄划分而非按韵划分了 四等传统音韵学根据开口度的大小,把韵分为四等。 “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第三派:韵法直图潘耒类音 最大特点是以四呼分韵而不再以等分韵字汇正字通是康熙字典的前身。字汇:明梅膺祚,部首合并(214部) 检字法创新 (“以字画多寡循序列之” (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之字典 )十二: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诗经小学等。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的最大贡献,在于运用声义相通的道理全面地解释词义。其卓见主要体现于对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有足够的重视,且往往有透彻的阐发。王筠说文释例文字蒙求13、 甲骨四唐: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斌字彦堂,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在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写下甲骨四堂。十四、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贡献:1、离析唐韵。2、以入声配阴声。 江永1、区别侈 2、以入声兼配阴阳。 戴震 声韵考1、把入声独立起来。2、把祭泰 废四个韵独立起来。 段玉裁六书音律表1、支脂之分立,候幽分立,真文分立。2、同声必同步。3、十七部分为六类。4、认为古无去声。 孔广森公羊通义1、冬部从东部分出来。2、阴阳对转 王念孙:古韵分为二十一部,认为至部,祭部,辑部等应该独立。 江有诰音学史书把古韵分为二十一部。1、谐音表.的创制。2、精于等韵学。3、深入全面的了解,研究,总结并且用大量材料来说明。 黄侃,章炳麟:阴阳三声分立。章炳麟认为古音有二十一部,黄侃认为古音只有十九扭。 王力汉语史稿阴阳入三声分立,分为古韵二十九部。十五、训诂学:王念孙父子是以声音通训诂的集大成者。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是他们探索古语词形音义关系的研究成果的记录,“因声求义,不限形体”的理论贯串于这四部著作中,这里边体现了王氏父子学说的精髓,他们全面阐述了“因声求义”的理论,并使它获得重大发展。王念孙父子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广雅疏证是为魏张缉的广韵注解。经传释词是一部传专门讲虚词的书郝懿行尔雅义疏邵晋涵尔雅正义俞樾群经评议诸子评议十六:清代语言研究的主要成就,原因与不足。1、 成就2、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西洋科技的发展。3、不足:一是小学作为经学的附庸,二是研究基本局限在先秦两汉的一个平面上。三是滥用古音通假的说法。17、 马氏文通内容贡献和影响。 1、精通拉丁语和法语,拿西洋语言来和汉语比较全面而精到。2、精通古代汉语,以古代汉语为对象,对文言文能读能写。3、在创作之中有许多的独到之处。马氏文通在语法学史的主要贡献: a. 第一次为汉语草创了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 b. 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古汉语语法的特点 c. 第一次对古汉语的语法材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马氏文通的影响:是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开山之作,它的问世终结了中国没有语法学的历史,并开拓了后来研究汉语语法的风气。 王力的著作语法著作还有中国现代汉语中国语法理论十八:高本汉: 中国历史音韵学研究的先驱 第一位使用历史语言学研究中文的学者 其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