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2知能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题组1巩固基础1(2012宝鸡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答:_【答案】 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赵诗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 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枫叶红头发白本是自然的规律,作者却将其原因归结为秋风的“管闲事”,以悖于常理的方式来实现抒情上的曲折效果,无理而妙;红、白使动用法,红、白色彩的对照配置,也最容易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 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月偃,即偃月,半弦月。首句中“闲”字统率全词。这首词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词人之“闲”的?答:_【答案】 窄衫短帽,穿着便服;欣赏花开鸟鸣;午醉醒来,月上树梢;词人被朝廷弃置不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注】 酲:chn,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酒醒后的困惫状态。(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第三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答: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 (1)这两个字是“喧”和“狎”字。(仅指出“喧”与“狎”而无分析,不得分)“喧”为“喧闹、喧哗”的意思,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狎”是“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玩乐的情景,写出了它们的喜悦之情。(2)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首联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颔联描绘了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荷雨”、“蘋风”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舒服。颈联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尾联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尾联运用了拟人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4(2012陕西师大附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 御街行:又名孤雁儿。柳永创调。香砌(q):指花坛。攲(q):倾斜。谙:熟悉。都来:算来。(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答:_【答案】 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_【答案】 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5(2012泰安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中九日(明)王灿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1)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2)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_【解析】 (1)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双关、对偶、反问、设问、起兴等修辞要了解其艺术效果。(2)本题考查抒情手法,考生应明确抒情的几种手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意思对即可)(2)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6(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度大庾岭宋之问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注】 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翥(zh):飞。恨长沙:像西汉贾谊遭贬长沙一样怨恨。贾谊因老臣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1)此诗颔联中最精练传神的两个字是什么?请加以赏析。答:_(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答:_【答案】 (1)“随”和“尽”。随,追随。魂随南飞的鸟儿而去,诗人顿感前途渺茫。一个“随”字写出了诗人的茫然与伤感。尽,流尽,流干。“尽”字运用夸张手法,诗人睹花伤怀,黯然泪下,泪几乎要流尽。一个“尽”字把诗人去国怀乡、魂断大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任选一例即可)(2)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颈联写山雨欲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在这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希望早日赦归。7(2012临沂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寄公度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注】 此词作于作者因触犯当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职后。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词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 (1)提醒考生要准确判断概括景物的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2)本题考查的手法是从对方着笔,提醒考生注意此种手法的判断。【答案】 (1)词的上阕描写了凋零殆尽的荷花、昏暗迷蒙的天空湖水和劳燕分飞的双燕,给人一种孤寂凄清的感觉。面对孤寂凄寒的景象,作者独自一人,孤单寂寞,充分表达了词人被撤职后的孤寂惆怅之感。(2)这两句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从对方着笔。想象老朋友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同时,这两句还运用典故,借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寄予了主人公和朋友之间真挚深切的感情。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注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 寒花:菊花。(1)你认为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_(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 (1)示例一:“窥”。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示例二:“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示例三:“深”。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扶苏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2)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题组2综合提升1(2012常州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江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 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答:_【解析】 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答案】 运用了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答:_【解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答案】 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答:_【解析】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为什么尾联转为凄清。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还要联系作者身世。“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只要有。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安闲的日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为何这样?联系诗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济窘迫。【答案】 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2012泰安期末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 朝天曲张养浩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1)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答:_【解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答案】 “筛”,是“用筛子过东西”的意思,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将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上铺金撒翠的样子表现了出来,化平淡的现象为生动的动作,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答案】 作者通过对“柳堤”“竹溪”“鸥鹭”“农父渔翁”等乡村景与人的描写及最后一句的议论,表达对田园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寄情田园、山水的闲适隐逸生活的情怀。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王珪注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 王珪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 考查开头的作用,与现代文阅读答题方式相同,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答案】 点题,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相呼应。(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答:_【解析】 景与情的关系,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应注意一些术语的使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等等。【答案】 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惨淡、楼阁昏暗。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4(2012淮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秦楼月向子諲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答:_【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题目。其实,涉及两个问题:诗歌的意象及其意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约定性的特点,什么样的意象寄于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有一定的约定性,这也是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不同时代的诗人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诗人约定俗成了同一事物差不多的特定的形象意义,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特定的语境还是界定了同一意象的不同意义,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居然没有搞清楚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晓风残月”的具体情感内涵。本词只要结合注释,情感内涵是很容易准确把握的。【答案】 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虽然题目要求是“赏析”,但还是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抒情手法主要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词的上片就五小句,仔细读还是能够区分出来的。所以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解答关键还是要读懂作品本身。但还是有不少考生没有搞清楚抒情手法的具体内容,居然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混同了。【答案】 “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5(2012西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溪居(唐)柳宗元久为簪组注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答:_【解析】 本题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并不愿做一个遁世隐居的有志之士,是不得不过着无所事事的山林生活的,解题时要抓住诗中作者的行径。【答案】 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环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2)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答:_【解析】 本题要联系作者被贬的背景来解答。答题时,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点出字里行间隐含着的孤独的忧愤。【答案】 同意。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6(2012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注】 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指蟋蟀。(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 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7(2012湖南省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分清虚实:哪是实景,哪是虚景。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案】 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羁旅之愁,故园之思。第四联,“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笔画课件演示
-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 互联网医疗机构经营模式分析
- 内衣行业市场趋势预测
- 2025双方合作经营教育公司合同范本
- 汉字书写与鉴赏课件
- 水粉陶罐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施工期间的劳动保护与工伤防范方案
- 混凝土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案
- TCAPC 016-2024 院外呼吸慢病健康管理规范
-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4000字
- 第1章 汽车4S店概述
- 呼兰河传完整版课件
- 医疗器械监管实务
- 旅游景区反恐防爆应急预案
- 实验室隐患排查培训
- 浪潮iqt在线测评题及答案
- 中外运社招在线测评题
- GB/T 18802.331-2024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31部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